和姑娘看《爱乐之城》之前,你可以用这些音乐技能和她侃大山

2020-12-28 19:29:02

看电影之前,聊点跟音乐相关的,

不妨就看看这一篇,

跟姑娘侃侃“如何听懂古典乐”的真·技能!



从穿着T恤冲进巴洛克式音乐会现场那一刻起,田艺苗便注定与众不同。


与大多数人正襟危坐如朝圣般听音乐会不同,习乐多年、如今是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的她,并不会为听一场音乐会而大动干戈。古典音乐于她,是和读书、看电影一样轻松自然的日常。


“其实穿什么并不要紧。礼裙、西服、T恤、牛仔、睡袍……反正不穿T恤也可以听古典音乐。怎么听并不重要,如何对待的态度才重要。”


以平常心去对待“高冷”的艺术,这样的姿态有点儿酷。田艺苗想要带来的,正是这份轻装上阵。



欣赏古典乐很难吗?

不,一点也不


对于这个问题,田艺苗思考了许久。


从2010年起,她做了一系列沙龙式讲座,准备好好说说这件事儿,没想到一发火爆得不可收拾。节目在喜马拉雅电台上的播放量甚至超过了当下大热的创业类讲座。今年更是一鼓作气,出版了同名新书《穿T恤听古典音乐》


电台里她声音轻柔,却扣人心弦;笔下有力度又不失优美。与其说田艺苗选择了古典音乐,不如说是古典音乐选择了她。“也只有她,能把这么小众的话题带得这么火。”


归根到底,田艺苗想说,音乐是最原始的情感语言,欣赏音乐一种是本能。从这个角度来说,听古典乐一点也不难。




不畏难了吧?

然后一块儿来看看这些干货

(划重点,重要谈资)



被打动了?像追剧那样追下去吧!


偶然听到一首让人念念不忘的高颜值乐曲,就不妨从这首“真命天曲”顺藤摸瓜。

 

最开始可能因咏叹调《晴朗的一天》心弦惊动,于是把整首歌剧《蝴蝶夫人》找来听, 大呼花园里的情人二重唱才是亮点。沉迷在由眼泪、鲜血、激情和心碎组成的世界里不能自拔,于是刷遍了普契尼的所有歌剧,欲罢不能。


如同追剧,一旦上瘾就不忍舍弃。


进而,你为歌剧的秘密而惊奇:曲调是如何像蝴蝶一样在乐池里翩飞,合唱、对唱、情节、咏叹调、伴奏、人物个性如何做到在整首歌剧里纹丝不乱……


就这样,跳入了歌剧的坑,一颗亲近古典的心迅速生根发芽。



你怎么听《小白菜》,就怎么听《天鹅湖》


“小白菜啊,地里黄啊……”没错,就是这首《小白菜》。它曲调缓慢、音流匀称地往下降,凄苦得如泣如诉。


但民间音乐哪有什么作曲规则可寻?人们在劳作中自然地形成了这种传唱,天然的情感共鸣让闻者几乎落泪。


用这个思路去听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是一样的。


必须承认,由于时空久远、文化背景有异,西方古典音乐和大众天然存在文化距离。


田艺苗说,用“情”去感知古典乐,便不再会陌生。


大部分音乐是抒情的,当每首乐曲唤醒了听者的回忆,触动了心声, 那些音符便由温热到蒸腾、直到深入肺腑。


在莫扎特《唐璜》、《魔笛》的欢快中,你想到儿时的自己,那个在阳光下激动得满脸通红的快乐少年。


如果你知道巴赫所在的年代德国正在经历30年的艰苦战争,就会听见他音乐中的温暖以及深沉的抚慰。


为什么大家偏爱贝多芬?在习惯沉默和低调的当下,热情如火的《第23号钢琴奏鸣曲》 让你不知所措,热泪盈眶。那些试图去谨慎克制的欲望,都在贝多芬的咆哮和呐喊里得以消解。


贝多芬《第23号钢琴奏鸣曲》


情感触发联想。虽然很多乐曲常常被想象成月光、大海或“命运在敲门”等,但音乐本身并没料到它会被如此解读。


音乐擅长暗示,在无意间打开想像。


在瓦格纳的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中,每位主角会有主导动机,你听到曲调前奏就知道谁即将出场;


在穆索尔斯基《两个犹太人》乐曲中,低沉傲慢的曲调代表富人,节奏密集的小号代表穷人;而莫扎特歌剧《女人心》中的两姐妹永远在唱二重奏,以此暗示她俩毫无主见。


小孩子听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时,管乐声渐强,他若有所思:“好像南京紫金山的森林在秋天里一点点变深。” 化乐为诗,多棒的想象!


拉威尔《波莱罗舞曲》


 

音乐信息量超大,当背景乐未免太可惜!


田艺苗很认同作家杨照的观点:古典音乐是不能拿来当背景乐的。它自带清晰主题、严密逻辑和丰富的信息量,是简单的配乐乃至如今的流行歌曲所无法企及的。


每换一种和弦或配器,每个声部便能展现不同的情绪。在莫扎特的七重唱、六重唱中,小提琴哀怨哭泣,长笛呜咽、单簧管明媚又活泼。


《波莱罗舞曲》中,魔幻搭配的乐器轮番上场,长笛、单簧管、大管自然过渡,高音单簧管带来少许陌生感,小号与长笛创造出新的木管音色……在听觉的迷幻混杂中,音色又忽然变得流畅,长号独奏,清冽如水。


古典乐的结构,精巧得犹如宏美建筑。


《穿T恤听古典乐》,田艺苗

 出版社: 理想国 | 台海出版社


讲音乐时,田艺苗把巴赫的赋格音乐比喻成流动的建筑;讲练琴时如何将前奏的“切菜声”弹得壮阔动听,她演示声调转位时,左右手如何灵巧交替;她还解释道这段旋律之所以让人心中充满悲情,是由于乐器繁复低鸣……


让更多人不仅满足纯粹而原始的感官享受,更体会到古典乐背后抽象、精炼的美,是田艺苗的心愿。


她专注地解释音乐理论,也领悟到,“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灵感火焰,才是音乐最美之处。”


专心听,音乐会紧紧地抓住你,让你跟着它走下去,直到火苗闪现。




别躲啦

这些古典乐你绝对听过



古典乐并不是一潭死水,它一直在各个时代、各种载体中鲜活流动。你可以不专门去听莫扎特,但你躲不开他的音乐。


童年哼过《小星星》吧?它来源于莫扎特根据法国民谣《妈妈你听我说》创造的12段灵气逼人的变奏曲;


上学时偷偷插着耳机听S.H.E的这首《不想长大》,取材于他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法国大红流行音乐剧《摇滚莫扎特》中,混杂着摇滚、流行和电音和古典的前奏刚响起,全场观众就已经尖叫中燃烧!


音乐剧《摇滚莫扎特》选曲《夺命交响》,必听!



在人尽皆知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宁愿铤而走险也要听莫扎特的音乐。他用大喇叭放广场音乐,圣洁的女高音响起,被牢笼禁锢的人们不由自主地抬起头,仰望辽远的天空。


有没有被这一幕戳中?这首《西风吹拂》就出自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女仆苏珊娜与伯爵夫人的二重唱。


安迪为此付出了被关黑屋一周的代价。他对狱友说:“我一点也不沮丧, 因为莫扎特一直在我心里, 他就是希望。”身陷囹圄的安迪,心随音乐而自由。


《费加罗的婚礼》选曲《西风吹拂》


说起这些古典乐改编的现代音乐,田艺苗兴致盎然,连说喜欢。用现代人的视角去解构两三百年前的作品,反而会为古典音乐带来新生命。


就拿演奏来说,现代人弹奏得再精妙,也无法和前人如出一辙。加拿大钢琴家古尔德可以把巴赫轻盈的曲风弹奏出机械时代的火光,巴赫严谨的对位法、机械率与工业时代的弹性、张力和强度相融合,。


音乐依旧是古典的,但你听,它的生命依然可以很现代。


古尔德演奏 巴赫《十二平均律》


在现当代音乐作曲系习乐六年,最终又回归到追随古典乐的路上。与历史上众多音乐家似曾相识的回溯过程,让田艺苗更为明晰古典音乐存在的意义。


它神圣,但又很平凡。十年之后,我低头看看自己,仍旧是穿了T恤在听古典音乐,我再次确认了,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艺术本身就是为了质疑一切规则与繁文缛节而存在。田艺苗带来的,带来的远远不仅是一份姿态。


看到这,对古典乐是不是也能说出个一二三了?



干货收好,本兔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明天和姑娘聊天开心,挤眼。



- end -



推荐阅读


关爱群发祝福爱好者,人人有责



这20个车标让我迷失在这世界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