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野蛮人在唱歌

2021-04-27 03:40:48

PS:每天一千字,Day4,谢谢围观~



很意外,中国“最危险的女人”突然就半退了。


正式消息说,胡舒立卸任财新传媒总编辑,改任社长,但对于65岁的她而言,可算半退,保留现职是再扶接班人一程吧。

 

“最危险的女人”是《纽约客》在报道中对胡舒立的称谓,这不是恭维,作为财新传媒的掌舵人,,他把那些专门揭丑的记者称为“扒粪者”),她及其团队能将“大老虎”的罪行公之于众,这让那些只能摸摸“小老虎”屁股的同行们艳羡不已。

 

小个子,瘦削,短发,精致的妆容,锐利的眼神,永远充满斗志,年轻人都很难跟上她的语速和思维。


她的指令不容置喙,是无可争议的大家长,她凭借丰富经验,巧妙地游走于各种红线边缘,而不会引来惩罚。

 

出生于传媒之家,她进入新闻这个行当具有天然性。,胡舒立进入《工人日报》,被派驻厦门记者站。


那时,厦门有位副市长也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年轻人,在刚刚结束的十九大上,。

 

后来,胡舒立回京 ,进入《中华工商时报》,得以结识经济界诸多风云人物,尤其是与92派的一帮青年学者和官员建立了持续一辈子的友谊,这些人当中有后来的央行行长,建行行长,财政部长,还有一位,过去五年,官员们听到他的名字就会瑟瑟发抖。

 

作为记者,有丰富的政商人脉是应有之义。西方那些白发苍苍的记者们,常常是总统的座上宾。就说过,他与CBS王牌主持人华莱士曾经。

 

在将《财经》杂志打造成为国内的新闻标杆后,因为与资方的矛盾,胡舒立带领骨干出走, 接手《财新》周刊,并使这本杂志很快改观,风头甚至超过《财经》。



当胡舒立在北京叱诧风云时,在南中国也有一个女人以特有的方式影响另一个传媒集团,南方报业。

 

同样是小个子,瘦削,短发,但江艺平着装朴素,她能给记者和编辑们开出高薪,自己去挤公交车。她被视为南方报业的良心,是晚辈们的灯塔,但她的风格却是春风化雨般,温柔恬静。

 

胡舒立让她的记者和编辑们喊她舒立,显得卓尔不群,充满张力。而南方报业的记者和编辑们则自发地称呼他们的领头人为江老师。

 

尽管待人接物不疾不徐,但江艺平和蔼的外表下,同样是一颗坚韧的心,对好新闻的追求充满兴奋和饥渴,对腐败不公则难以容忍和无比愤懑。

 

性格相差如此之大,但这两个女人都竭尽全力去保护自己的记者和编辑,因为做揭黑报道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情。

 

如果说,财新传媒还有上层路线可以疏通,南方传媒更多是在夹缝中去折冲,江艺平的处境就更为艰难,她给下属们承担了太多的非难。

 

胡舒立卸任总编辑后,接替者是王烁,他们有20年的同事经历,王烁博闻强识,睿智,他每年分享的读书清单,在业内反响蛮大,只是在胡舒立的长期光环下,他的才华被遮蔽。

 

胡舒立说自己不会退休,担任社长,专注战略转型,目前,财新传媒是国内唯一一家内容收费的媒体,他们有足够的底气如此操作。

 

江艺平退休有几个年头了,很遗憾,她的继任者们皆难堪大任,南方报业的声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低。

 

就在昨天,一家广东公司的职员,对于拟邀请参加活动的媒体狠狠羞辱,把领取车马费的记者比作要饭的,他在朋友圈晒出装有车马费的信封,抬头赫然就是南方都市报。 曾经这份报纸立志要做中国最好的报纸,一段时间内,倒也名副其实,如今,士气则史无前例地消沉。

 

财新传媒转型能否成功是一件值得期盼的事,毕竟这个时代,还是需要严肃的新闻。但南方报业已经掉队了,目前还看不到雄起的迹象。

 

有人说,南方报业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曾经最引为自豪的优秀记者和编辑们都慌不迭地离开。就在昨天,他们曾经树立的一个榜样,韩寒,也选择了与历史自我切割。



韩寒在微博发表长文提起退学往事,他感慨: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

 

“韩寒退学”,曾被当作应试教育中的特例,让憎恶考试制度的少男少女崇拜不已。后来,他又成了“赛车手韩寒”,“文学韩寒”,在博客时代,他是超级IP,拥趸不计其数,用针砭时弊的杂文赢取了许多名声。


南方报业给了他一个名号:“公民韩寒”,这是他个人声望最鼎盛的时期。到了微博及微信时代,他又摇身一变,成了“创业者韩寒”,他一方面贩卖情怀,一方面又极力靠近世俗。

 

他早不再写书,已然变身娱乐圈人士,在电影开拍时,会把女儿推出来为自己站台,获得“国民岳父”的称呼,尽管这是一个很不道德的叫法,但他还是欣然接受。

 

如果说那时他还是矛盾和分裂的,那么现在他则彻底世俗化,他不但否定了过去,还直接表达了对物质的钟爱。他到底还是向郭敬明靠拢了,他曾经最看不上的那类人。

 

同为新概念作文大赛出道,同在上海滩各领风骚,但韩寒从来鄙视郭敬明,在不同场合肆意贬损,郭敬明的阴柔被视为一个隐疾。


对此,郭敬明也只能弱弱地反击,说韩寒是一个野蛮的家伙,他不会去计较。然后更努力地去挣钱,用金钱武装自己的内心和身高。

 

该青春的时候青春,该谈钱的时候谈钱,韩寒的选择具有正当性,只是相对于过去的人设,他转变的让人措手不及。他否定了杂文写作,否定了批判性,他决定不再野蛮生长,要做一个温顺的商人。



愤青人到中年,告别野蛮,但另一个真正的“野蛮人”,姚振华,又重回大众视线。


因为兰州等城市楼市政策有松动迹象,近期房产股一路飙升,万科再创新高,持有大批万科股票的姚振华浮盈500亿,令人咋舌。


这可真是刀口舔血得来的钱呀,想来,除了姚老板,没第二个人敢这么玩,就算前首富许家印,呼风唤雨的角儿,也愣是没抗住,在低位时将吃进去的万科股票都抛了,按照如今股价算来,亏了300亿,比恒大半年利润还高。


所以,真豪杰还是假英雄,需要拉出来遛遛。


两年前,当王石正潜心琢磨怎么做好一碗红烧肉,来讨好他的小女友。姚老板挟宝能系公司,大量买进万科股票,意欲控制万科董事会。


等沉溺于温柔乡的王石回过神来,大势几乎已去。 姚老板不知不觉已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全球青年导师王石有点乱。他可不想再次折戟。那阵子,他已经够灰头土脸了。花甲之年还能登珠峰的他,愣是没爬过田朴珺这座山,被耍的颜面扫地,还只能装聋作哑。


如果说两性角力场上的败北他还能忍。姚振华的挑衅他不能忍,再失去王座,他就完全祛魅,从大叔变成老师傅了。


王石到处搬救兵,狙击宝能系。 姚老板也不是吃素的,拉来许家印,一起买买买,那段时间,万科股票的走势让小股东们怀疑人生,最后被停牌了。


狙击不利,王石开始打情怀牌。他不欢迎菜贩子出身的姚振华,说他是“野蛮人”,万科全体员工要宁死不从,一致对外。


虽然英语不灵光,但王石在哈佛游学还是长了见识,知道金融史专有名词“野蛮人”。


这个说法来自《门口的野蛮人》这本畅销书,出版于1990年,两位《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凭借技巧,获取了第一手的资料,曝露出当时华尔街最大的收购——1988年KKR公司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的来龙去脉,以及华尔街金融操作的风风雨雨。


在史学意义上,“野蛮人”是与“文明人”相对出现的。古罗马人建立帝国后,自称“文明人”,将帝国之外的部落(主要有哥特人,勃艮第人,汪达尔人及匈奴人)统称“野蛮人”。在这些“野蛮人”的多次进攻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野蛮人”入侵后,并不会驻扎,建立王朝,而是烧杀抢掠一番,呼啸而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自后,对于那些不怀好意的收购者,华尔街通常称之为“野蛮人”。


王石及其追随者认为,姚振华就是这样的“野蛮人”。


如果按照商业逻辑演进,姚振华控股万科没毛病,但王石捍卫荣誉的决心如此强烈,动用了一切力量……


,给了姚振华和宝能系一个大大的警告。许家印觉得不妙,把股票都卖了,先走为上。


姚振华一股都不卖。这两年来,即使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也持股不动。如今守得云开,赚上一大笔。


两年前,因为政策,姚老板举牌万科失败;两年后,又因为政策,坐享股市红利。


政策就是这么神奇。


财经评论马光远说,中国房地产政策最大的问题不是政策有没有用,而是政策从来都没有坚持过。


你跟他讲情怀,他就跟你讲规则,你跟他讲规则,他却对你耍流氓。


如此看来,谁才是真正的“野蛮人”呢?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