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0 21:56:42
摇
滚
or
民
谣
小伍休息了,最近小伍在军训,真特么苦,知道什么叫军训不?给你们插播一张关于军训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听说某高校的军训]
怎么样,可以吧.大家也乐呵乐呵了,那开始咱们今天的正文.
前方高能
在我们这里首先会讨论一个问题,只有拿吉他的就是摇滚嘛?
摇滚是一种风格,民谣也是一种风格就像前边有一章文章推送的都是一些关于摇滚和金属的分类,我在这儿也就不太多说,大家看一去看一下.今天主要给大家扒一扒摇滚和民谣....
开门见山,现在有很多刚接触摇滚的朋友们,总是说牛逼,然后随着节奏,摇头晃脑,这是我最近发现的小白们.说句残暴的话,自己懂不懂,心里TM没点逼数嘛?
它们的区别就在这儿
1.乐器的编排和节奏上的编配.
2.器乐的用运
3.歌词的搭配
我们不讨论所谓”于精神上的和”于立场上的不同。
民谣在乐器编配上没有那么多琐碎的东西”,多采用架子鼓、手鼓、手铃、电贝司或木贝司、木吉他或电吉他的轻失真,有的还会加入钢琴、口琴、手风琴之类的乐器。
摇滚在器乐上的编配可就多了去了.架子鼓,贝司,节奏吉他,主音吉他,采样,键盘一系列的爵士乐的东西都可能会用到.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摇滚是民谣,民谣是摇滚.
民谣多强调旋律的优美、歌词的婉转上口、歌手的嗓音磁性或是柔软等,节奏上强调平和、轻快、温柔
摇滚多强调力量,歌词,氛围,效果,节奏等一系列比较专业的因素问题.
插播一个看到的段子:摇滚就像西北的馍馍 接地气 真实.民谣就像童话里的天津狗不理 极少人说过好吃 可交流起来都说不行[其实也挺对的]
前期在知乎看到有人有人这么说
1、民谣直接的理解就是民间的歌谣,是音乐最古老最容易流传的一种形式。《诗经》中的国风和部分小雅的作品都属于民谣作品。因为来自民间,所以民谣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个人为中心,也就是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是民谣创作的主题。比如爱情、亲情等等。因为以个人生活的情感为中心,而且来自与民间,所以民谣的曲一般都不会很复杂,以小调为多,配乐也以常见的民间乐器为主,词更多要平实易懂却又有艺术加工不低俗(二人转什么的荤段子只能说是民间小调不能叫民谣了),很容易被广泛的接受。回到楼主说的近几年,感觉民谣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包括原声态的民歌元素、包括类似油麻地的城市民谣等等,不能说褒贬,但一些被推崇的民谣作品和歌手把民谣这种音乐形式做的晦涩化、符号化个人不认同,不过是市场要求的标签化体现,不具备太强的生命力。但好的作品也不少《当年老了。《米店》应该属于精品。总的来说,民谣是贴近于民间土地,简单却不俗气的一种音乐形式。
2、摇滚伴随这工业革命的时代大变革兴起,从带有宗教色彩的福音音乐和个人化的民间歌谣中异军突起,用相对简单的编制表达更丰富的主题,过去高级的音乐是贵族圈的事情,乐队编制或乐器都是很复杂,由于资产阶级的兴期,摇滚乐从社会意义上来也代表了平民中精英阶层把贵族或宗教音乐通俗化的一种方式。所以相对于古老的民谣,摇滚从出生开始,就赋予了呐喊甚至是战斗的使命(这种呐喊和战斗不一定是激烈的),所以摇滚乐的关注的主题比民谣更加宏大,从社会现象到个人情感、民族情感、,表达手法也更丰富,有愤怒的、幽默的、颓废的、温暖的、晦涩隐喻的。这也决定了摇滚对于旋律、配乐、编曲要比民谣一般来说复杂。那么近几年国内摇滚也表现出本土化的趋势,从早期崔健精神上的本土化(红旗下的蛋)到如今很多乐队把中国的都市生活精神内涵本土化的同时,也在技术上的本土化努力,例如民族乐器的使用和民族音乐调式和摇滚的融合。但是由于国家现在是个和平发展时期嘛,摇滚的对社会批判的内涵并没有民谣(尤其是城市民谣)能更容易为大众接受。个人认为,中国摇滚近几年的发展没有民谣快,但是也是有一些好的作品和乐队。包括一些改编作品。例如许巍的《空谷幽兰》和新改编的《喝茶去》、万青的同名专辑等等。摇滚对个人欣赏水平和情感敏锐度的要求可能更高。
当然,很多作者既有优秀的民谣,也有不错的摇滚作品,而有些优秀的作品,也很难明确的区分到底是民谣还是摇滚,例如谭维维在2015年我是歌手中改编《乌兰巴托的夜》,作品本身是民谣,但是通过更复杂的编曲结构和更都层次的乐队表现后,效果十分好。
一句话总结,一定要说本质的区别,就是两种音乐类型的生成土壤不同而产生在关注主题、表达技巧、编曲配乐上的一系列不同。但在风格上,我认为任何音乐类型并没有高下,看是否符合要表达的态度而已。
摇滚武山丨小伍
小彩蛋,由于学业繁忙,大家也就别在意,哈哈哈.偷偷告诉你们,今晚可能设备部会看我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