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6 04:43:11
这是一个朋友点的命题作文,拖延症患者终于还是拖到新一年才交作业
原本打算音乐部份做音频版的,然而窗外下着雨,房间不够隔音,老天爷帮我偷懒了
以前有个好友是朴树的超级迷妹,为了能见他一面特意去参加了某个省台举办的大学生民谣比赛(朴树是决赛评委),然而第二轮就被淘汰了。
即便如此,也依旧阻挡不了好友追星的步伐,在那个网络信息远不如现在发达的年代迷妹们追星一点也不比现在的小妹妹们逊色。因为她的缘故,对那时候的朴树不说如数家珍,也是颇为了解。
据说他一首歌就打动了高晓松和宋柯,决定帮他做专辑,然而朴树却表示“乐坛都是傻X”,要自己攒钱做。高晓松说成立麦田音乐是为了朴树,有多少夸大成分不知,我们第一次知道朴树和他的音乐确实是由麦田音乐出品。
会说着得罪人的大实话的朴树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却极为羞涩和木讷。当年曾陪着好友看他的歌友会,全程除了“你好”、“谢谢”几乎没多说几个字,全程专心弹琴唱歌,仿佛这只是一个平常练歌的下午。
比起迷妹朋友,其实我更早认识朴树,在唱片店听了一半的歌曲就把《我去2000》带回了家。
专辑的封面很容易让人想起《麦田的守望者》,而整张专辑也是围绕着“愤怒”和“焦虑”两大主题,一些歌曲还带有“呐喊”的意味。
传唱度最高的《白桦林》和《那些花儿》不是这张唱片最好的作品,除这两首歌之外其他的全都值得一听,尤其是歌词,简单直白的书写着关于青春的绝望、释怀和矛盾。比如“天真是一种罪 在你成人的世界 生活不在风花月”,“都会好的 总会有的 那些风雨 还有阴霾 关于未来 就请你坦然”……
如果说《我去2000》还带着一点原生态,是属于朴树的青春日志,那么《生如夏花》就显得成熟和精致了很多。可能是编曲的原因,整张专辑更偏流行,有些歌明显打上了张亚东的标签,而少了朴树的个性。即便如此,仍是一张很好听的专辑。我更喜欢《苏珊的舞鞋》、《她在睡梦中》这样的冷门歌曲。
据说口味偏流行的人更喜欢《生如夏花》,口味偏摇滚的人更喜欢《我去2000年》。这样看,我大概属于摇滚一族
(前几天刚好整理专辑,找到了《生如夏花》却没有找到《我去2000》)
后来再看到朴树,是湖南台的某档综艺。迷妹好友已经在大洋彼岸,我倒是几乎完整的看完了整档节目。然而现在几乎想不起来那档综艺节目到底什么内容了,还能记得的是朴树某期的海盗装扮,以及最后朴树妻子的亮相。据说粉丝们对于朴树此次的综艺尝试颇为痛心疾首,我不是粉丝,只是觉得妻子亮相有点煽情。
印象里朴树第一次在我朋友圈里刷屏是因为鲁豫的一档采访节目,大约就是说现在这个年代朴树住在出租屋里,几乎不用手机,没有车……记得当时伴着新闻看到了各种赞礼的诗句,内心无限吐槽,怀疑转发的人基本都没看完整看采访内容。
朴树是住出租屋,然而那是顺义富人区的别墅,价值几千万,租金大约也不便宜。家里的工作室里有很多价值不菲的乐器和音乐器材,平时生活也有保姆照顾。不用手机是因为有经纪人,而15年去英国制作专辑的时候,因为需要用微信,换成了智能手机。
写这些当然不是对朴树有意见,毕竟采访里朴树自己说了“我没有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糟”。
有钱就安心做音乐,没钱就去挣钱,然后继续自己的音乐,有能力再做点公益。这样的生活状态至少我是羡慕的!
那期访谈对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原来朴树还没有放弃音乐,有生之年我还能听到他的新专辑!
而这一次他也没让我等太久,去年新专辑《猎户星座》出版,只是很可惜,对我而言这是一张听完即忘的专辑。单看每一首歌,不说优秀,至少也是词曲流畅,然而变成一张专辑以后,我却发现我完整听完后什么都记不住,听了好几遍都是如此。
最近火爆的视频我至今没点开过,印象里朴树嚎啕大哭不止一次,每次几乎都和音乐有关,上一次好像是《猎户星座》出版发行的时候。
真好!在这个成年人越来越懂得得体和分寸的世界,有人还能如此随心所欲的想哭就哭。这多么让人羡慕啊!
大多数人觉得在中年的时候还执着做一个少年,让人心疼。我却觉得这得多么幸运啊!
曾经我们和他一样,都是少年。当大多数人都被生活和现实所迫渐渐长大的时候,他还能纯粹着,脆弱着。除了自我的坚持还得需要很多很多的宠爱。
希望下一次再见到朴树的时候,他依旧是一个少年,并有了一首能让自己满意,死而无憾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