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音乐产业园区建设现状与发展战略

2020-11-01 00:33:12

核心思想

音乐产业涉及音乐创作、录制、出版、复制、发行、进出口、版权交易、演出、教育培训、音乐衍生产品等诸多环节。


音乐产业园区,作为音乐产业集聚的地区,和音乐特色小镇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于音乐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发展战略、空间组织等方面的研究,对音乐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具有“他山之石”的意义。


本文基于对我国四大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建设现状、相关政策、重点项目和入驻企业等内容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原创、音乐园区建设与区域建设协同发展、提升入驻企业创新能力、加强音乐产业园区的多方合作等发展战略,对我国音乐产业园区和音乐特色小镇的建设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规划评论

1、音乐小镇规划,空间与产业是核心要素

与音乐产业园区的规划相似,空间和产业是音乐小镇规划的两大核心要素:空间分实虚,实体空间是指土地空间,即建设一个小镇(或园区)的土地承载,虚拟空间如互联网上的资源等;产业是音乐小镇的内容。空间和产业对于音乐小镇的建设同样重要。例如北京城区虽然音乐产业要素集聚,但缺少承载产业的土地空间,所以没法建音乐小镇;而对于远离城区的郊区,虽然拥有足够的土地资源,但音乐产业聚集度成为制约小镇发展的一个短板。所以,音乐小镇的建设要在空间和产业的平衡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2、音乐小镇建设和管理,关键做好内外两个层面

在内部层面首先要建立一个平台,通过提高音乐小镇创新能力建设和音乐人才的培养,提升小镇的核心实力;在内部层面,一方面要借助小镇的优惠政策福利助推小镇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内部平台组织产业要素、拓展产业链、创新产业链,推动共赢的产业模式。


3、音乐小镇发展,重点在于音乐本身

音乐的软件和硬件,音乐与互联网、音乐与科技、音乐与金融的融合与创新,音乐产业要坚持“内容为王,创意致胜”,即要有好的音乐内容,也要创新形式,将好的音乐传播出去。只有音乐本身的质量提高,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才能将音乐产业做精、做大、做强。

正文内容

一、国家音乐产业园区建设现状

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是为促进我国民族音乐产品的开发、创作、以及关联产业发展而设立的产业集聚区。,,从2009年至今,先后成立了上海、北京、广东、成都,四个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共12个园区。

1

2009年11月批准组建的上海虹口园区。

2

2010年5月批准组建的广州南方广播影视传媒园区、广州飞晟园区、深圳数字音乐园区、深圳梅沙园区。

3

2011年12月批准组建的中唱园区、中国乐谷园区、天桥演艺园区、1919园区和数字音乐园区。

4

2012年12月批准组建的成都东郊记忆园区和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现已更名为“中国移动咪咕音乐有限公司”)。

?中国四大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内容


就四个基地12个园区的运营情况而言,除了深圳梅沙园区因房屋租期方面的问题暂缓无运营两年,其他11个园区正在加速推进建设与发展。


从对多家基地园区的调研与走访情况来看,多数园区的建设以审批规划方案为指导,在道路改造、环境改善、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积极开拓建设,并凭借基地园区的多项优惠政策吸引了一批优秀入驻企业。


根据最新发布的《2016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音乐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018亿元。其中,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总资产达178.38亿元,同比增长47.6%。营业收入总额8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5.91亿元,基地园区利润总额6.6亿元,主营业务利润4.73 亿元。

 ?国家音乐产业园区2014-2015年发展概况


从国家音乐产业园区2014-2015年发展概况图来看,虽然2015年度基地园区总资产呈增长态势,但利润总额和主营业务利润同比有所下降。


根据所收集和了解的数据,在2014年度,咪咕音乐有限公司的前身——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其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和主营业务利润分别是200亿和170亿。


而2015年,咪咕音乐独立成为专业公司,财务上也独立核算,公司在抛除了对外结算后,包括结算给唱片公司大约10亿之后,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和主营业务利润分别是12.69亿和12.65亿。


可以说,主要是基于咪咕音乐有限公司财务独立核算后营业收入数据上的变化,导致2015年度园区总营业收入和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均有所下降。

?咪咕音乐有限公司2014-2015年发展概况


二、音乐产业园区建设相关政策

源自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驱动作用是很显著的。


从2009年首个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批准组建至今,在有关省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关注之下,园区的基础建设已初具规模,产业集聚带动效益日益显现。特别是2015年12月1日,,为基地园区建设带来了具体的、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若干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集聚效应,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把基地培育成为音乐创作和音乐人才汇聚的孵化器,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助推器。并提出到“十三五”期末,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实现产值1000亿元,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骨干音乐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若干意见》提出了主要任务,包括:推进优秀国产原创音乐作品出版、激发音乐创作生产活力、培育大型音乐集团公司、加快音乐与科技融合发展、推进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建设等十个方面。


从相关政策对园区建设的影响来看,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园区的建设已经得到相关政府部门在政策和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如成都东郊记忆园区已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营销推广平台项目补助,并在税收方面可获区级所缴全额返还;中国移动咪咕音乐有限公司园区已获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北京天桥演艺园区已获北京市西城区财政等方面政策支持等。


特别是2016年8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出台的《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音乐产业发展的意见》,在支持原创音乐方面,成都将每年举办一届原创音乐榜、原创音乐奖和原创音乐发榜颁奖典礼,并每届给予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等。在支持音乐演出方面,对成都音乐企业创作生产的音乐产品国内巡演每场补贴5万元,国际巡演每场补贴10万元。


在支持音乐企业发展方面,提出由国家知名品牌领军音乐企业在成都注册设立的区域总部将可授予最高1000万元的综合资助,由国内知名品牌音乐领军企业在成都注册设立的地区总部将可授予最高500万元综合资助的扶持方案等。地方政府对地区音乐产业的政策和财税支持和补贴,不仅有助于推进区域音乐产业的建设,还将有助于推动跨区域音乐产业综合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三、国家音乐产业园区重点项目

当前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各园区的发展定位略有不同,有的以音乐演艺为发展特色,有的在立足传统音乐产业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有的重在搭建数字音乐平台与音乐产品推广,有的以新式音乐教育为重点,有的以音乐娱乐休闲为主……

?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各园区发展定位


以音乐演艺为发展特色的天桥演艺园区地处北京市西城区,在《北京市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天桥演艺区纳入西城区“一核、一带、多园区”的整体空间发展布局。


从2015年11月天桥艺术中心正式开业至今,园区所引进的优秀音乐剧《剧院魅影》《罗密欧与朱丽叶》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和票房,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为进一步推动原创音乐剧在国内的普及发展,园区在举办演出季和交流活动的同时,积极培育音乐剧文化消费市场,鼓励创作具有本土化和民族化的原创音乐剧目,推出优秀国产原创音乐剧,并举办“天桥奖”等颁奖活动。目前,园区已被列为西城区首批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立足传统音乐产业基础上的开拓创新,是多数音乐产业园区适应时代发展所需做出的积极应对与调整。以北京基地的中唱园区为例,虽然其占地空间较小,但拥有丰富的音乐版库资源。


经过多年的收集与整理,中国唱片总公司目前已积累了约13万金属唱片母版。从2011年挂牌成立中唱园区至今,园区主要致力于“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源库”项目的稳步推进,不仅成立了老唱片数字化项目组,旨在抢救珍贵老唱片,还推出了“听戏”APP,获得用户的广泛好评和苹果公司APP store的主动推荐。


特别是,园区将中华老唱片数字化项目作为重点项目,每周定期召开采录和验收人员工作会议,并研制专用唱头设备,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为做好老唱片相关纸质文档的保护与挖掘,园区还邀请了20余位海内外专业学者为保护工作建言献策。目前,中唱园区的互联网开放戏曲平台项目已获2016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


中国移动咪咕音乐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于2006年5月正式成立,至今也走过了十个年头。中国移动咪咕音乐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园区的代表性音乐企业,重在打造数字音乐平台与推广数字音乐产品。咪咕音乐的重点项目建设包括内容版权库的建设和正版歌曲采购、“咪咕和ta的朋友”全国巡演落地活动、中央音乐平台建设与运维服务等。与此同时,园区还加强对原创音乐作品和原创音乐人的扶持力度。咪咕音乐原创音乐平台为广大原创音乐人直接提供歌曲发行推广、名师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帮助草根音乐人实现音乐创业梦想。目前园区已汇聚独立音乐人6700余名,原创版权5万余首,发行多张原创专辑,荣获首届中国优秀网络文化“宝鼎奖”和“四川省省级文化发展专项奖”。


从各个园区重点项目建设来看,结合不同区域和音乐资源优势,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园区的建设正在实现差异化发展,特别是通过不同重点项目的投入建设,以此来推动基地园区的特色发展。

四、国家音乐产业园区入驻企业

从调查数据来看,当前各个园区在吸引入驻企业的数量与多样类型上,还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园区入驻企业与合作单位数量较多,有些就较少。有些园区入驻企业主要从事与音乐产业相关的项目,有些只有小部分企业在从事与音乐产业相关的工作。应当说,当前多数音乐产业园区正在积极开展与音乐产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但是也有的个别园区,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开拓音乐产业发展项目不足的问题。但音乐产业园区不能打着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金字”招牌,开展与音乐产业发展无关的活动。


从园区入驻企业从经营类型来看,主要有文化传媒、乐器制作、音乐制作、数字音乐、通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等。现阶段如何加强对基地园区建设与运营的管理,也已引发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对检查合格的园区给予保留,对检查不合格的园区要求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要求进行摘牌。


在2016年12月举办的“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园区协同发展论坛”上,,推动音乐产业园区的发展要不忘初心,不能舍弃本质业务,不能本末倒置为了挣钱而挣钱。为此,,以力促基地园区的健康发展。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园区退出机制的明确提出,也引发了各个园区运营主管单位的高度重视。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一个集聚的概念,其运营模式与入驻企业有关,但不等于入驻企业运营模式的简单叠加。”(冯根尧著:《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效应与发展战略》,第160页。)当前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园区为入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比较优越的发展平台,虽然已经吸引了不少入驻企业,但今后仍应加强对入驻企业的管理,增强入驻企业之间的联动与资源互补共享,从而充分发挥音乐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

五、国家音乐产业园区发展战略

内容为王、创意致胜、协同发展,是力促国家音乐产业园区发展的三组关键词。“音乐产业要坚持内容为王,创意致胜”,即要有好的音乐内容,也要创新形式,将好的音乐传播出去。为此,加强政策引导和项目落地、重点扶持原创音乐作品、在产业化和产业集中度上下功夫、加快转型和融合发展步伐、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等,。


基于此,加强音乐原创,打通音乐产业链,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媒体音乐产品培育孵化系统,是推动音乐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方面。特别是,音乐产业园区作为具有较强专业色彩的园区,还应注重产业链的横向融合,积极主动选择与其他产业链相关的优势创意产业园区携手共建,实现合作共赢。

?以音乐为主线的音乐产业纵向产业链


音乐产业园区的建设规划,还需和园区所在区域的建设规划协同发展。从地理分布看,当前已批准组建的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园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北上广”,以及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今后国家音乐产业园区的建设仍需进一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区域优势资源协同发展,共同培育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音乐产业服务体系。


提升园区入驻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园区相关音乐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是助推园区建设的重要力量。比如,如何加快乐器制造行业的转型升级,合理运用少量有限资源实现更多市场价值,也已经引发以乐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音乐产业园区管理者的关注与思考。“音乐+广播”、“ 音乐+影视” “音乐+动漫”、“音乐+游戏”、“音乐+网络”、“音乐+乐器生产”等横向跨界发展创意项目,也将为传统音乐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以音乐为主线的音乐产业横向产业链


在音乐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内部层面的管理建设,还要加强外部层面的多方合作。为此,音促会将从多方入手,为基地园区争取优惠发展政策,推动各个基地园区之间的联动与协作,为园区与企业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推进传统音乐企业与新型科技公司之间的融合发展,以及各个音乐产业园区之间的多方合作与协同发展。

六、小结

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园区的建设发展离不开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服务保障、人才保障和技术保障。


从首个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园区批准组建至今,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


一方面,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中国民族音乐产品的开发、建设与发展。


另一方面,也对国家音乐产业园区的建设提出了相关的考核要求,以期进一步规范园区的建设发展。新时期,关注我国音乐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推进音乐与科技、音乐与金融、音乐与旅游等的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对于提升我国音乐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和打造音乐产业链,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也将在推动我国音乐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


文章来源:未来城市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