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洗衣做饭操持家务,终日不歇身影忙碌,默默无闻怨言从不,为儿为女生活朴素!母爱,它犹如一盏灯,点燃了永远不会熄灭,照亮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内心的黑暗和前进的路途!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亲节到了,我们有好多话要说,就让我们用心中最美的歌献给母亲,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健康快乐,永远美丽!
本期“母亲”主题作业参与作者:心有千千结 赵金朝 东方娟子 傲雪藏梅 东方玉 周良国 黄强 刁长育 窦青柏 雨柔 裴焕君 小诗小酒醉天涯 南竹林 洪涛 张汐 (内蒙古)王建秀 月涵 时光 张翠华 一缕香 刘兴亚(九歌) 绣青 杨金堂 朱琳/凯茜 九天揽月
5月12日 星期六
农历三月二十七
本期出题:东方玉
文字统筹:裴焕君
本期点评:书 童
本期编辑:书 童
音图来源:网络
(原创)新世纪母亲新时代的妈
作词:心有千千结
时尚的头发
眼睛会说话
打扮很靓丽 知性优雅
这就是新时代的妈
做一做美容
学一学书法
跳着广场舞 伦巴恰恰
这就是新时代的妈
新世纪的母亲新时代的妈
新时代的妈妈顶呱呱
任劳任怨 照顾好了家
照样漂亮得像十八
新世纪的母亲新时代的妈
新时代的妈妈人人夸
唱歌跳舞 诗词和书画
还有什么能难倒她
新世纪的母亲新时代的妈
新时代的妈妈个个绝代芳华
点评:首先要为作者的出新点赞,与传统的母亲形象相比,这首词给母亲赋予了新时代的气息和风采,非常的有现实性和典型性。我们的母亲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形象里,也要与时俱进,需要清新的笔触和理念注入新鲜的血液和营养。
这首词应该就是来代表新新人类眼光和个性的,值得称赞和学习。虽然在刻画新时代母亲形象中尚有更多元素可以采用,但首先应该是视角的转变和专注。
作品首句中“眼睛会说话”在这里不太合适,因为与“时尚的头发”不搭,不具有代表性,可以改成“漂亮的指甲”。还有副歌2中“新时代的妈妈人人夸”这句也要修改,因为也不具有新时代的代表性,难道过去的妈妈就不人人夸吗?写词思路很重要,打磨更重要,只有不断推敲才能更加严谨。
(原创)战前的遗书
作词:赵金朝
部队要出发了,
这时候想妈妈。
捡一张废烟盒,
写几句心里话。
儿子满十九,
我什么都不怕。
精忠报国杀敌寇,
放心不下是妈妈。
战斗要打响了,
这时候想妈妈。
洒一串木棉泪,
说几句宽心话。
儿子是好样的,
如今已长大。
假如为国捐了躯,
放心不下是妈妈。
啊,有一阵南风徐徐吹来,
那是我弹给妈妈爱听的琵琶。
啊,有一朵山茶微微绽放,
那是我送给妈妈美丽的鲜花。
点评:这才是真正的战士情怀,赵老师是真正的军人,经历过风雨的洗刷和炮火的熏蒸,有战前的切身体会,是发自内心的语言和真情实感的表露。。如果离开了生活的源泉,就很难写出符合生活的作品。
赵老师这首《战前的遗书》,题目非常之庄严,意象非常之明确,让人徒然生起一种敬畏之情,但是全词却没有交待特别的想法,相反却都是那种很自然的人之常情,故尔有题目与内容不是很贴切很到位的不足之处。是不是把题目确定为《想妈妈》更好些呢?
(原创)中华母亲
作词:东方娟子
你从历史的长廊走来
五千年文明是你不朽的风采
你精心编织辉煌未来
泱泱华夏呈现繁华的精彩
你从滚滚的硝烟走来
你昂首阔步新的时代
铮铮傲骨展现豪迈的气慨
啊,中华;啊,母亲
请让我温柔的拥抱你
亲爱的中华母亲
你的力量给了我前进的勇气
啊,中华;啊,母亲
请让我热情的赞美你
亲爱的中华母亲
你的富强让我们扬眉又吐气
点评:一看就知道作者写词功力了得,且不说立意大气磅礴,单说遣词用句就是非常讲究,语言组织的非常到位,有气势,对仗工整,对中华母亲的优秀伟大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但仍有可以提升和打磨的空间,比如相对主歌的丰满,副歌显得略微单薄,“你的力量给了我前进的勇气”这句,改成“你的壮美给了我自豪和底气”是不是更好呢?
(原创)母爱
作词:傲雪藏梅
母亲心中执著的独白
牵挂儿女的心永远不更改
他乡生活还好吧
有没有受到伤害
难以摆平思念的情怀
只有眼角的泪滴依旧还在
儿女心情好不好
夜难眠思忖久在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天外
多近多远都是一样爱
母亲情思寄托等待
盼着远方的你快快归来
从不知疲倦为儿女忙坏
母爱节奏永远不会拖拍
哪能拍摄母亲的宝
随时看看儿女是否精彩
点评:行文老道,用词准确,歌词自带旋律,容易成歌。“哪能拍摄母亲的宝”这句可能需要再推敲琢磨一下。
(原创)岁月分一半
作词:东方玉
怪我成长太慢
让你等得脚步蹒跚
娘亲,有了你
孩儿才能来到人世间
怪你走得太快
让我想得泪水涟涟
娘亲,没有你
孩儿从此没有安全感
娘亲,如果时间可以重来
我多么渴望能回到从前
扯着你的衣角
分享快乐团团又圆圆
娘亲,如果给我圆个心愿
我愿意把岁月分你一半
陪在你的身边
分享幸福岁岁又年年
点评:这首出自很会写词的高手,很会提炼句子和深化主题,用关键性的一句话就能点明意境,赋予形象和翅膀,看似简单的重复词句,但却是为了结构的紧凑和意象的深入。
可是另一方面,越是高手,越容易中规中矩,中规中矩虽然没啥问题和毛病,但写到极致却很难,不如创新更能捕获听众的耳朵。
(原创)我没叫过几次妈的女人
作词:周良国
噢!
我没叫过几次妈的女人哟,
没有文化,不会疼人。
穿针引线手笨脚笨,
父亲面前活像将军。
吵吵嚷嚷,无休争论,
年复一年,耗尽青春!
噢!
我没叫过几次妈的女人哟,
大大咧咧,火爆嗓门。
男人世界争斗不停,
生意场上见缝插针。
风里雨里,沙里淘金,
一心一意,支撑家庭!
噢!
我没叫过几次妈的女人哟,
粗中有细,爱听书声。
一介草民供三学生,
支持读书妈最爷们。
如今老了,依然强硬,
不屈生命,令人心疼!
噢!
我没叫过几次妈的女人哟……
点评:算是另辟蹊径,敢于直面“虎妈”的一个作品。生活中确实有这种强势的妈妈,不温柔,不贤淑,不讲究,不慈祥,但依然把子女养大成人,尽了母亲的职责,只是一般得不到应有的倚重和崇敬。天性使然,费力不讨好的女人,就算大多数人没有亲身经历和体验,但心中绝对是有共鸣的。
这首作品算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的,如果再深化的写写,应该能成为一篇力作。作者的思维和视角值得鼓励和称赞!
(原创)母亲的叮嘱
作词:黄强
是你听到我 第一声啼哭
是你用心血 来把我哺乳
是你扶着我 蹒跚来学步
是你泪送我 踏上求学路
是你扭过头 不去看我哭
是你告诉我 一定坚持住
是你提醒我 要有主心骨
是你教会我 走向了成熟
母亲的叮嘱 我永远记住
做人不能轻易认输
那怕面对贫穷困苦
脚踏实地去走自己的路
母亲的叮嘱我铭心刻骨
做人不能嫌贫爱富
哪怕别人一无是处
前面才是你人生的征途
母亲的叮嘱 陪伴我走过
一生的路
点评:这首词总体很好,题目与内容都很到位,只是个别词语应该再好好斟酌一番,尤其是要从语法和语言习惯上考虑一下。比如“来把我哺乳”,明显是不符合语法习惯的,文中或生活中只能说“给我哺乳”或“为我哺乳”,不能说“把”。“哪怕别人一无是处,前面才是你人生的征途”,这两句衔接的很突兀,好好考虑一下。
(原创)娘的目光
作词:刁长育
年幼时,
娘的目光多么慈祥,
像雨露,像阳光,
滋润我成长。
孩提时,
娘的目光多么和蔼,
抚创伤,暖心房,
辅佑我坚强。
离家后,
娘的目光几多苍凉,
望雨雪,穿风霜,
期待有多长?
现在啊,
娘的目光驻在儿心上,
长相守,伴吉祥,
愿娘享安康!
点评:好诗一首。简洁明快,学习了。
(原创)我最亲的娘
作词:窦青柏
走在返乡的路上
脑海里都是家的模样
时间怎么这么漫长
恨不得飞到娘的身旁
远远地看见家的老房
娘早已站在门口眺望
她用冻的冰凉的手
为孩儿端上一碗热汤
是谁把饭菜热了又热
是谁在村口每天盼望
盼儿盼的她盼的多了白发
我最亲最最亲的娘
点评:很质朴深情的一首词,文字简练,意向明确,情感递进的也很好,就是简单了些。
(原创)妈妈,你在哪儿
作词:雨柔
小雨丝丝还在下
屋檐淅淅沥沥依旧滴答
听着窗外呼呼的风声
突然觉得有些害怕
默默的喊着妈妈
好想我能再陪你说说话
好想我还依偎你身旁
伸手能摸到你脸颊
我最亲爱的妈妈
你含辛茹苦把我抚养大
你是那么疼爱女儿
怎么舍得把我一个人抛下
雨还在不停的下
房檐的雨水依然在滴答
呼呼的风声响依旧
我亲爱的妈妈呀你在哪儿
点评:情景交融,通俗易懂,行文流畅,就是主题“妈妈,你在哪儿”有点模糊,道理上应该是妈妈在天堂,彼此天各一方,无法接近;不应该是现实中失去联络,应该在明确一下,如何更动情呢?值得琢磨。
(原创)体味母爱
——素材来自小学生们的作文
作者:裴焕君
天,突然下雨了,
险些给我留下一个冷冷的、湿漉漉的记忆。
母亲的身影神仙降临般地来到我身边,
轻轻地把伞递给我……
——世间居然有这么神奇的速递!
我,突然摔倒了,
险些摔丢我再次爬起的勇气。
母亲温情的双手向我伸来,
悄悄地将我扶起……
——让我瞬间有了不服输的勇气!
深夜,我的卧室里闪现微弱的光亮,
传递出关爱没有片刻离开的信息。
母亲徘徊在我的床前,
又一次轻轻地为我盖上被子……
——寒冬里,暖流在我心头涌起。
这都是母爱——母爱如影随形,无处不在!
母爱,有时候可能显得有些琐碎,
但是,你可知道:
琐碎的母爱叠加在一起,
曾经创造出多少奇迹?可歌可泣!
点评:这也是一首散文诗,前三段寓情于景,通过场面的设定和描写,体现了母爱的无微不至和教化的力量。可最后一段对母爱的解读和总结,看似圆满,其实是扼杀了读者的想象力,打消了读者的回味,有“画蛇添足”之嫌。
(原创)军中思念
作词:小诗小酒醉天涯
小时候回到家
进门喊声妈
扑进妈妈的怀抱
脸上笑开了花
长大后离开家
总会想念她
她的身体还好吗
别总为儿牵挂
不见了芳华 皱纹脸上爬
如今的妈妈 头上添了白发
渴望儿女能陪她说说话
不求啥报答
门前紫藤花 爬上竹篱笆
军中常思念 梦里头又回家
我看见妈妈站在屋檐下
眼里含泪花
点评:这首题目是《军中的思念》,但军中的体征明显不足,作者应该不是军人,没有军人的生活体验,所以看不到那种真情实感。小酒老师最擅长男女情歌,在这个领域好像很少涉猎,恕我直言多嘴,也没准是我感觉错了。
(原创)妈妈的发饰模样
作词:南竹林
外婆常常对我讲:
妈妈年轻时很漂亮,
是山沟里的一只金凤凰。
一根大辫子足有三尺长,
红头绳扎成蝴蝶结在身后飘荡。
爸爸长长对我讲:
自从我出世妈妈特别忙,
烧茶做饭还要出工争工分粮,
剪掉长辫半月型的发卡戴头上,
幸福写满美丽的脸庞。
我常常跟朋友讲:
我的妈妈勤劳朴素很时尚,
任凭它风吹雨打也很阳光,
一头卷发三层波浪,
人到中年端庄漂亮。
妈妈依然住在老村庄,
一头白发写满岁月沧桑。
扎个小发结清清爽爽,
常常哼着《咱山区变了样》。
啊!最难忘
是妈妈发饰的模样。
点评:一首很好的小诗。“红头绳扎成蝴蝶结在身后飘荡”这句不够美,尤其是飘荡一词得需要改改。
(原创)母亲
作词:洪涛
你是我远方迷途的火光
指引我向前行的方向
你是我心中温暖的太阳
驱散所有冰冷给予我力量
漫漫人生路太多风雨沧桑
岁月的痕迹刻在你脸上
再多的挫折再多辛酸苦难
依然散发着微笑的光芒
当我第一次跌倒你把我扶起
告诉我要勇敢不要哭泣
当我第一次在风雨中迷失
希望在前方不要放弃
当我弟一次离家为梦想努力
行囊装满嘱托和温暖话语
当我第一次面对挫折打击
你的微笑话语激励我前行
当我第一次在回到家里
看到您的脸上洋溢着笑意
两鬓的斑白深藏岁月的痕迹
您伟大的爱编织美好的记忆
我亲爱的母亲……
点评:这首更像一首赞美诗,若作为歌词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组织。
(原创)妈妈,你真的辛苦了
作词:张汐
在我很小的时候
给予了我们最美的温柔
不管受了多少苦 流了多少泪
依然选择为我们守候
时光一点一点地溜走
你的疼爱一直在身后
岁月染白你的头发 苍老你的双手
把你的美丽都带走
妈妈,你真的辛苦了
你的付出我们一定会记得
我们都在努力拼搏长大
而你却一天一天地苍老了
妈妈,你真的辛苦了
爸爸和我们都是爱你的
为你写下这首歌
希望你能幸福快乐
点评:内容来自真情实感,语言自然朴实无华,作品中规中矩,可以作为母亲节的一份敬意和一份献礼。
(原创) 暖流
作词:(内蒙古)王建秀
岁月的河不停息
带不走我深深的记忆
妈妈的温暖
伴我走过每个雨季
长得像妈妈
我很开心
常常望着镜子里的我
端祥仔细
月高挂
风轻吹
耳边似乎传来妈妈的声音
告诉我
明天是我的生日
这世界上
妈妈的爱最无私
如春风
如暖阳
如细雨
让人终生难忘记
点评:简单的话语,丰富的含义,只能算作母亲节的一份节日寄语。
(原创)母亲
作词:月涵
你微笑的样子
像阳光一样温暖
给我关怀
给我力量和挂牵
你生气的样子
像风雨一样伤感
让我清醒
让我懂道理少遗憾
不记得你青春的样子
在似水年华里黯然
只有你的微笑
在我心里面
忘不了你的叮咛
在远方天地里思念
只有你的微笑
一直把我陪伴
点评:这首词一个“微笑的样子”和一个“生气的样子”形成对比,用来刻画母亲的形象。“力量和挂牵”放在一起好像没有把意境升华,反而显得乱了。还有“不记得你青春的样子,在似水年华里黯然”不细琢磨好像句子还很美,但细琢磨就是问题了,似水年华是一个形容词,说明流水不复回,青春不复返;而黯然有阴暗、难看、情绪低落、心情沮丧的释义,在这里好像怎么解释都不适合。
月涵老师是写词老手了,擅长语言凝练、短小精悍的词句。其实短句短词更不好写,所谓言简意赅、微言精义,耐人寻味才是短的追求和宗旨,更加需要推敲和斟酌。
(原创)幸福来处
作词:时光
拥你在怀里的感受
是一份无与伦比的幸福
一天一天陪着你长大
快乐每天都充满小屋
凝视你清澈的双眸
亲吻你胖嘟嘟的小手
你的一个微笑能融化
这个世界所有的残酷
我祈求生命长久一点
就能陪你多走一段路
我感谢上天让我生养了你
你是我未来的全部
爱是种自我满足
你给我释放的窗户
从此阳光雨露的滋润
才有了灿烂生命的眷顾
爱原是自愿付出
不要求回报的给付
从此读懂了父母
明白了幸福的来处
点评:这首词好像有几个角度的变换,如果不揣摩都难以看出在写谁,作为诗歌尚需要推敲和审视,作为歌词就更得提炼修改了。
(原创)家乡的母亲
作词:张翠华
鸡叫 唤醒了黎明
厨房里传出了锅碗瓢盆的响声
汉珠悄悄爬上 妈妈的额头
菜肴淡淡馨香 勾起了我馋虫
细雨 敲打着窗棂
烛光里摇曳着飞针走线的身影
不经意的向我 慈祥一回眸
针刺破手指尖 溢出点点殷红
异乡里 我徜徉在碧绿的草丛
柔柔的风 吹来妈妈深深的情
仿佛觉得凝注我的目光
还有 那如花的笑容
今夜里 月还如临行那晚朦胧
仰望星空 握住那思念的酒盅
内心灿烂出了一盏明灯
妈妈 愿您永远年轻
点评:愚以为这首更像诗,和歌词还是有差别的。“慈祥一回眸”这句很创新,“内心灿烂出了一盏明灯” 这句也很创新,但一时我还有点不好理解。
(原创)妈妈的叮咛
作词:一缕香
清早鸟儿鸣 耳旁妈细声
暖被窝 梦里游 睡梦不想醒
碍于亲魄力 揉眼心里明
赶快起床去学校 让妈把心省
长大去谋生 满袋装叮咛
远行母担忧 细数耐心听
儿长大 妈放心 人生必须拼
自己照顾好自己 儿子才轻松
在外伴孤灯 耳旁响娘声
沙漠里的清泉 全是滋润型
心中流淌母亲的爱
妈妈牵挂中 全部是柔情
妈妈的叮咛 一路伴我行
似果园里铁剪 将我细修整
儿子知道娘的艰辛
倾尽一辈子 无法来还清
点评:这首模仿了妈妈的“絮叨”方式,如同流水账一样一路絮叨下来,应该说写的太满,或者说太琐碎,应该提炼出金句和主题,不然有同感,却没有共鸣。
(原创)妈妈
作词:刘兴亚(九歌)
妈妈呀 你是我的牵挂
我想知道 你过得好吗
好几年没有通过一句话
才让你伤心让你眼泪流下
妈妈呀 我是你的九娃
我想知道 你还牵挂吗
这些年没有找到一个她
才让你担心让你放心不下
噢妈妈我已长大成人了
请你不要再把儿牵挂
只要有你的祝福伴我走天涯
追梦路上我什么都不怕
噢妈妈我一定早点回家
请你不要再把泪落下
哪曾想你的青丝已经变白发
远在他乡我该怎去报答
点评:这首词角度很独特。
(原创)母亲
作词:绣青
看到您忙碌的身影,
我的心就会作痛。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我就是搞不懂,
您从来不使用据理以争。
为了开辟家的航程,
您总让泪水和汗水互相交融。
把和睦攥在您的手中,
躲过一次又一次的雪雨霜风。
看到您憔悴的面容,
我的心就会颤动。
人人自有情感多种,
我就是想不通,
您为什么总是深藏苦衷。
为了儿女事业有成,
您总是默默勒紧肩上的纤绳。
整天忙里忙外忙不停,
忙着一个接一个的春夏秋冬。
点评:我也搞不懂,想不通,词还可以这样子写。
(原创)母爱
作者:杨金堂
打开历史的大门 向远方追寻
那里有母亲和孩子的故事
岳母刺字 孟母三迁择邻
每一个故事 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
或许有一天真的会天荒地老
但亘古不变的 是那镌刻在天地间
永远不会被遗忘的名字——母亲
乌鸦反哺 羔羊跪乳
千年的美谈千年传承
十月怀胎 一朝分娩
创造着一次又一次的感动
伟大并不需要惊天动地
平凡中点滴的积累
便能绽放爱的彩虹
母亲的手臂是孩子的摇篮
襁褓中一次次与妈妈对视
仿佛已读懂母亲的眼神
母亲的怀抱是孩子幸福的港湾
从呀呀学语时便知道
这里可以避雨遮风
母亲在哪里哪里就是快乐家园
因为这里有温馨的唠叨和叮咛
有妈妈呼唤回家最美的声音
母亲的胸怀比大海宽阔
用一生的无怨无悔
赋予儿女永久的担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那丝丝缕缕织就出
母亲 人间第一亲
母爱 人间第一情
即使有一天
草枯萎了
花儿谢了
承诺变成了谎言
爱已随海枯石烂
唯有母爱
将是不变的永恒
点评:这是一篇散文诗吧,笔锋纵深开阔,但流于简单的叙述,缺乏煽情的句子,只能算作随笔练笔吧。
(原创)母亲
作者:朱琳/凯茜
岁月染白母亲的长发
年轮捆绑母亲的腰身
母亲的眼睛 没有黑色的滋润
母亲的门牙 远离了她的嘴唇
母亲却把爱 留给了子孙
苦度自己 熬干了心殷
为儿女 捧着一颗炽热的爱心
为儿女 献上青春如火的年轮
落花逝去了她 繁花似锦的梦
枯萎风干了她 玫瑰的香纯
烛光下美玉无瑕的燃尽红尘
风雨共担的 守护过我们青春
如今化做时空的流星
瞬间划破了苍穹
芳华落尽
完成了你 在时空燃烧的梦
留下传承你 血脉的英名
多少回忆的梦 留在天空
多少浪漫的风 伴你西行
母亲 是我们感激不尽的恩人
母亲 是我们永远留在心中的梦
点评:这是时下很流行的一种写法,合辙押韵,通篇很丰满,很华丽。
(原创)写给母亲的信
作者:九天揽月
又是一个母亲节
五月当属于夏天
可天气依然未暖
就像您走的那个春天
雨下的那样淅淅沥沥
病重的您拼尽全身力气
拉着我的手,一字一泪
我的孩子,愿世界能温柔待你
我的孩子,愿你永远不受委屈
我的脸,贴上了您的脸颊
泪水.流在了一起
是的!母亲走了
走的很远!很远!
霎时间,孤独,无助与恐惧;
贯穿了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天涯海角
而是天上人间!
时光啊,你倒流吧!
不要剪断我情感的脐带
不要让那个春天
成为我一生的,悲哀!
点评:用来寄托思念的絮语,不多评。
后记:为母亲的写作,本该不需要评价,因为都是心中最诚挚的祝福和感动!我站在共同学习和提高的课堂,和各位老师一切切磋、探讨,说的都是个人感觉,如有谬误,还望老师勿怪,多多原谅!
《东方音乐文学》顾问
(排名不分先后)
杨湘粤简介: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顾问,广东省数字音乐协会副主席,暨南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导师、研究馆员。
出版《昨夜心曲》《红黄蓝白紫》著作两部;为20多部电视连续剧创作过片头、片尾及插曲;;获国家级、省级大奖100余项。代表作品有《真的好想你》《牵挂你的人是我》《扎西德勒》《中国梦》等。
崔臻和简介:
国家一级作曲、音乐制作人,,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东莞市文化馆副馆长。
陈经荣简介:
国家一级作曲,74年入常宁歌舞团任首席小提琴,80年至82年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进修作曲,曾任常宁歌舞团团长,衡阳市艺术研究所所长、现是中国音协会员、湖南省音协音乐创作委员会顾问和音乐评论委员会副会长。
公 告
本公众号无偿为作者提供作品、信息发布平台,凡交给本公众号所发作品,均系作者自愿免费提供给本公众号发布,如有版权纠纷等问题,责任自负,与本公众号无关。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有使用作品的,请与作者本人联系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