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音乐“敏感期”,抓住它,你的孩子就会有无限的潜力

2020-11-27 23:14:4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让孩子及早接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择一两门乐器便成了很多家长的首要选择。那么到底孩子几岁接触音乐教育比较合适呢?


众所周知,学音乐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好处,这点已成公论。孩子从小学习音乐,无论开发智力、手脑协调配合、提升审美水平、还是培养个人修养,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

而且音乐对孩子的性格塑造有着极大的影响,很多学音乐的孩子一般都性格开朗、活泼、大方,乐于表现自己,这在如今这个需要沟通与推销自己的年代,这种品质便显得弥足珍贵。

更不用说最为大家熟知的好处,学习音乐可以提升孩子的气质与生活品味了。

音乐,把握时机很关键

有研究表明,3~8岁是每个孩子听力发展的敏感期和关键期。在这个时期,通过自然的环境刺激与影响,可以让孩子们自然地将音乐语言的发音标准植入脑中,但7岁以后,这种自然能力将被关闭。

所谓“敏感期”可以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神奇的生命助力。当孩子处于某个特定的敏感期时,他在学习与该敏感期对应的能力上会表现出极大的毅力与激情。

对孩子来说,敏感期往往是其获得某项基本能力的最好时期。而如果在这个时期他没有获得相对应的能力,等到时机一过,便极有可能便会失去发展这项能力的天赋。所以敏感期不仅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影响孩子心灵、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喜爱音乐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够抓住3~8岁的听力发展的敏感期,让孩子在这一阶段得到很好的音乐启蒙教育,那么孩子未来在音乐艺术上必将展现出过人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也将长久保持着对音乐的极大兴趣。

方法,把学习变得有趣

早一步让孩子接触音乐教育,有助于为他今后的人生铺平道路。但是毕竟孩子只有3~8岁左右,年龄尚小,所以也要注意找对合适的教育方法。

很多时候,孩子“学一门乐器,恨一门乐器”,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实是教育方法上出了问题。毕竟孩子年幼,特别是对于3~8岁左右的幼儿来说,接受能力有限,如果按照传统的乐器培训模式,让孩子一味苦练,那也只能是抹杀了孩子的天性。

所以说,让孩子早点接触音乐教育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大量练习,锻炼其演奏乐器的能力;而是要以培养孩子乐感、乐理知识为主,通过情境化教育的方式,培养孩子听的习惯,进而培养其学习力、想象力、创造力、注意力,以及情绪管理能力、音乐分享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么情境化教育又是什么呢?

简单说来就是根据孩子所处环境的变化,设置符合情境的背景音乐。比如,早晨起床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播放轻快的音乐;嬉戏玩耍的同时配上活泼的音乐;晚上睡觉前放一段祥和的摇篮曲。此外,家长们还能够经常带孩子们参加一些轻松活泼没有压力的演唱、演奏会或文艺汇演。通过这些形式,让孩子感受到生活在一个充满音乐艺术熏陶的优良环境当中。时间越长,孩子们就可以和音乐艺术成为好伙伴,并能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对今后儿童兴趣培养、文化学习以及对事物的喜爱和用心程度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除了情境化教育,家长还可以适当安排一些音乐变换游戏。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不仅可以刺激幼儿们参与的积极性,也使他们思维能够高度集中、增强记忆力


潜力,你的孩子其实很有天赋

有些家长总是会担心,害怕3~8岁之间的孩子,年龄太小,接受能力有限;又或者天生“五音不全”,没有学音乐的“天赋”,现实却并非如此。研究表明,世界上没有五音不全的孩子,只有未接受到音乐语言标准发音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音乐家。


儿童潜藏的音乐才能是极其丰富宝贵的,远远超出成人的估计。在成年人中,五音不全的音盲、对音乐一无所知的大有人在,所以有时候我们往往由于自身某些因素的局限低估了儿童的音乐潜能。喜欢音乐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本能,音乐在儿童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为此,应该有意识地用音乐来丰富孩子的生活,而其中,最让孩子们感到其乐无穷的当属晚饭后的家庭音乐会。

当儿童的生活充满了音乐,儿童每天都能接触音乐、听音乐,慢慢地,儿童就能逐渐听懂音乐,也会学着表现音乐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好比儿童学习语言,必须有一个语言环境,使他能每天都听到大人们的谈话。这样,慢慢地他就能听懂成人的语言,不仅在用词造句方面,而且连抑扬顿挫等音调变化都学得自然。

鼓励孩子参与各种音乐活动,鼓励孩子参加学校乐团、合唱队,上台表演节目;鼓励孩子参加集体音乐活动,鼓励孩子在人们面前施展音乐才华。鼓励孩子的一切努力,并赞赏他们,这将让孩子的生命和音乐连成一体。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