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音乐专业合唱团排练的问题和意见

2021-04-24 03:14:09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而合唱就包含了文学和音乐。


       通过合唱艺术本身,可以改造人们性格中的某些特点、追求某些方向,这是一个非常有助于团结、有助于协调、有助于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艺术形式。因此说,开展合唱活动,并不在于音乐,而在于对人的培养,包括儿童、成年和老年。

  

       合唱现在在中国是遍地开花,社区有社区合唱团,企业有企业合唱团,学校有校合唱团,而队员也基本上都是没有音乐理论基础,不认识简谱和五线谱的。要把没有音乐基础的人带出成绩来,是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也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特别是中老年合唱团。


       年轻的老师去教中老年人合唱,会遇到很多难以想象的问题,那应该是会有火星撞地球的惨烈情景。


       问题


       第一,老师没有话语权,基本上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让教什么歌曲就教什么歌曲,完全和老师对着干,对于合唱团来说,排练方面的事情应该让老师做“达康书记”,其他事情可以协调;


       第二,人员流动太大,有多少团队团员是固定的,童声合唱还可以固定两三年,如果指望每星期排练个一到两次,每次排上个两个小时,而且团员都是这次来下次不来的,面对的还是毫无音乐基础的队员,这合唱怎么能发展的好呢,大多数老年团队和教堂团队,教堂团队大多数也都是中老年为主,训练个三年,五年,真正能拿的出手的多吗,要想改变对合唱的看法,首先要改变的是排练老师,自己变了,才能去改变团员,既然大道走不通,可以绕道,把队员训练出来,教学方法是可以改变的,不要一条路走到黑,对于中老年队伍来说,时间不等人。他们也是有理想,有梦想的,咱们要让他们看到合唱的希望。


       第三,没有充足的排练时间。业余团队和专业团队不一样,专业团队拿过一个陌生的谱子就可以上手,业余的你要成千上万遍的去练习。中老年团队的训练,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要带给他们音乐感觉,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又很有限,毕竟上岁数的人的思想是得过且过,不会精益求精,所以我建议在教他们新曲子之前,不给他们发歌谱,老师一句一句的去教会他们,因为给了他们谱子,他们就会一门心思的去看谱子,没有人去听老师讲了,说实话,没有理论基础的合唱队员,百分之九十九的是看不懂谱子的,给了就是个累赘。在一句一句教他们的时候,要把旋律、节奏、音乐感觉、和声色彩一起教进去,不给他们叛乱的机会,那么老师成功的几率就会大些,前期一步到位,后期就会省很多时间,这就要求老师要对音色非常敏感,不能容一点点瑕疵。


       第四,合唱的根源问题就是音色的问题,音色解决了,一切都OK 了!,刚开始训练,不要让队员下去自己练习,因为他们下去自己练习,基本上就会把上一节课的内容给糟蹋了,得不偿失,自己不知道音色怎么处理,合唱老师首先要教会他们的就是旋律,因为知道他们没有基础,谱子也不懂,怎么放心他们自己唱的,如果唱跑音,那是灾难性的后果,根深蒂固,基本改造不了了。


        合唱老师要保证队员的音色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前期教学中,要处处小心,留神,不给他们留有犯错的机会,坚持上半年到一年的学习,团队的音色会有质的变化。要把音乐感觉融入到顽固分子心中,还要有技术高超的钢琴伴奏。


       学一首新歌对于非专业团队来说,是先学谱子呢还是直接唱词,这就好像是在争论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把谱子唱会了,歌词也就会了,把歌词唱会了,谱子也会了,不过这两种方法的差距确实很大。


       先学习谱子的中老年团队,要考虑他们是没有音乐基础的,节奏就更不可能唱对,所以还得一遍一遍的去教他们谱子,但是先学习歌词的他们,在唱谱子就会很简单,因为旋律已经都会了。当然了,如果你有耐心教他们乐理和视唱,靠仅有的那些时间!


       为什么有的人说,成功是靠百分之九十八的人际关系和百分之二的专业技巧,如果用在合唱上,能发展的起来吗?很多中老年合唱团是不在乎教师水平的高低,只要把他们哄开心,就没有人去在乎你的技巧!老师要做“达康”书记的话,会不招人待见,甚至有可能会下台。


       声音一弱值千金!有时候,老师在上课之前,也要给他们洗脑,让他们多触有接营养的东西,不要每天的狂吼乱叫,造成扰民的嫌疑。不改变顽固分子的思维,很难做出成绩。



       建议:


       第一,是要学会安静


       艺术品的两个特点:贵,娇气。音乐作为艺术品,最适用于这两个特点,音乐是一门关于声音的艺术,音乐又是最怕声音的艺术,音乐被破坏了,因为你发出声音了。


       第二,是要学会倾听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音乐当然是需要倾听的。在团队里,大家相互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倾听的习惯。


       第三,是要学会合作,会忍让。


       合唱是集体的事情,那么,在这个集体里,大家必须保持和谐的气氛。在这个集体里,无论是高声部,还是低声部,大家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只有几个声部彼此配合,才可能演出美妙的歌声。


       第四,学会服从


       在合唱中,对指挥的服从是很重要的。指挥在这里是引导者而不是领导者,对指挥的服从是为了确保合唱活动顺利展开。


       第五,学会尊重


       合唱是集体行为,成员间的彼此尊重是理所当然的。除此,还得尊重指挥,而全体合唱人员包括指挥还得尊重作曲家,按照作曲家的意思来理解作品、演绎作品。


       第六,学会分享


       学音乐如果不与人分享,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任何一个合唱队都不会说唱好一场作品,自己开个音乐会,不给别人听,就合唱团自己听,合唱必须与别人分享,音乐是最无私的,最伟大的。


       在参与合唱活动的过程中,能提升个人的多种能力。


       提升个人的4大能力:


      1,理解能力——音乐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语义的不确定性,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理解音乐语言,无疑对于他理解其他的语言具有促进作用。


       2,沟通能力——队员之间、声部之间、队员和指挥之间都需要沟通,这种沟通可能是语言上的,比如训练时的答疑解惑,也可能是表情以及肢体语言。


       3,合作能力——合唱是一门最富有个性而又需要充分合作的艺术。每一位参与者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学会与队员以及伴奏、指挥的紧密配合才能完美表现艺术作品。


       4,承受能力——无论演出还是比赛,都可能失败,而失败无疑可以锻炼人的承受能力,多参加演出、比赛,可以让团员有提升承受能力的机会,而且,是集体承受,相对没有风险。


       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也借鉴了其他网友的部分建议,欢迎坚持在合唱一线教学的朋友多提建议,共同完善和解决问题!



本文作者:李中正(一个跟顽固派抗争到底的合唱排练老师)


作者微信:lzz2366(如果您想跟作者交流请加此微信)

联系我们:

QQ群:608441534  (欢迎朋友加群,以认识更多热爱合唱的朋友) 

订阅号:hechangnaxieshi   名称:合唱那些事

邮箱:hechangnaxieshi@hotmail.com  

(欢迎您将您在合唱排练或演出中的心得、趣事、糗事形成文字告诉我们,让更多热爱合唱的朋友分享您在合唱中得到的快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