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9 18:30:06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需要有两个地方被“柔软”——文字与音符
文字诉说故事,音符表达情感
文字的领地在聆听者的眼眸
而音符的归宿在演绎人的心
新曲速览,让每一位聆听者,感动大师的故事
匈牙利地处中欧,
长久以来与欧洲其他各国有密切联系,
使得全欧洲的古典音乐观念涌入匈牙利,
加上匈牙利本土的民间音乐,
造就了匈牙利音乐的独特性。
巴托克是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及民族音乐学家,
他的音乐创作一方面吸取匈牙利民间音乐的精华,
另一方面借鉴新颖的当代作曲技巧,
以二者的融合创作独特的音乐风格。
第三号钢琴协奏曲是巴托克最后的杰作,
这部作品质朴而舒缓,
被视为是作曲家回归传统风格的代表作品。
全曲共分3个乐章:
1.小快板,在颤动的中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之上,钢琴奏出一个单旋律,使人想起民间舞蹈节奏。这个乐章是整部协奏曲中民间音乐特色最鲜明的一个乐章。旋律富有民间乐器演奏中的那种独特的即兴性和装饰性。调式丰富多变而不失民间音乐的特色。
2.柔板,这部分弦乐器在旋律上相互模仿,令人想起文艺复兴时期的经文歌。它与钢琴独奏的众赞歌或赞美诗般的乐句轮换出现。在一片轻微的、不协和的小提琴颤音的背景之上,木管和钢琴奏出极短小的反复动机,似乎是阵阵鸟语。当开始素材重现时,众赞歌般的乐句是由木管组奏出的。
3.活泼的快板,这一乐章和传统的许多协奏曲一样,是用回旋曲式写成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终曲。这一乐章体现了巴托克精湛的赋格写作手法。
《第三钢琴协奏曲》
——————————
巴托克作于1945年
这首《第三钢琴协奏曲》便是5月17日将会演出的其中一首曲目。这是一部直接体现了匈牙利和罗马尼亚民间音乐的精神的作品。这些民间音乐的素材在巴托克手中得到改造和发展,它们既不是简单地维持原始状态,也不是被以猎奇的心理肢解以致歪曲它们的本来面目。他把创作的出发点立足于民间音乐,并且力图便之与高度的专业作曲技巧相结合。
众所周知,《第三钢琴协奏曲》是巴托克用他生命的最后余温谱写的曲子。在这之前他创作的《乐队协奏曲》《中提琴奏鸣曲》和《中提琴协奏曲》(草稿)同这部协奏曲迥然相异。他一反奇崛与浑厚的笔调,而以澄彻疏落的气质,表现出一种莫扎特式的平易率真的风格。他登上了又一级阶梯。然而,在这一级阶梯上他只留下了这第一步脚印就离去了。正像他临终前对医生说的:遗憾的是,我不得不带着许多没有说出的东西而死去。
对于这样一个不知满足的艺术家来说,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正如我们对音乐的渴望,也是无止境的。
5月17日,让我们一同见证这位与贝多芬比肩的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巴托克的作品!
演出预告
《莫扎特&巴托克交响音乐会》
演出时间:2017年5月17日 晚19:30
演出地点:宁波大剧院大剧场
演出嘉宾:鲍里斯·贝尔曼 、李伟安
演出票价:280/180/100/50
票务咨询:0574-83086028、83086029
门票火热开售中 !
官方微博二维码
更多音乐信息敬请关注施坦威宁波官方微信平台(Steinway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