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0 03:17:42
音乐无法作假
几乎所有艺术都无法作假
当音乐被功利绑架时,音乐就失去了撼动人心的作用。
当音乐成为一种固定程式时,音乐就失去了情感共鸣的作用。
当音乐只剩下技术的骨架时,音乐就失去了灵魂交流的作用。
当学生已成为老师的私有财产时,音乐就失去了催化孩子成长的作用。
当为了某种目的而学习音乐时,音乐其实已经游离出了人的心灵世界!
音乐无法作假,几乎所有艺术都无法作假。
因为,一切艺术的本质都是心灵世界的反映。所以,我们对一切艺术的最高评价都是以“返璞归真”、“天然纯粹”来定义。
可见,真,是一切艺术的前提,也是终极的标准。
可惜,在如今大多数充满着教育功利的现实情况中,孩子的艺术学习早已被标签化,被功利化,被程序化。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就埋下“做”的种子,这种“做”也许不完全是“假”,但却包含“假”的因子,偏离了“真切感受”的航道。
当艺术失去了“真切感受”,一切艺术之美,只能是一种标签化的解释,而不是与美相关的感受,在此基础上的心灵失去了因美而产生“化学作用”的良机。
我们坚信,音乐教育,包括一切艺术教育,本质是基于人的情感的最真切感受的教育,是基于人对于一切美好的敬仰的教育。
而一切艺术的技能教学,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技能的学习而更深切地体会、感受、理解艺术对美的表达方式与内涵,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艺术表达美的方式方法,学习创造美的方式方法。
真正的音乐教育
是关于人的教育
美,关乎于每一个生命的自觉意识;
美,关乎于每一个生命成长中的价值养成;
美,关乎于每一个生命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自律;
美的教育根本是关于人的教育。
如果我们缺乏对美的敬仰,缺乏对人性的敬畏,那么,我们又如何去培育一个生命的未来价值?!
真正的音乐教育,应该是学生生命美感的培养者,是人性美感的引航者,是学生创造美的辅助者。
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艺术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的教育。
- END -
- 特别精选了一组音乐家在演奏或者排练期间最真实的表情流露,有拉赫玛尼诺夫,有阿劳,有阿格里奇,有里赫特,有卡拉扬,有霍洛维兹……他们或喜或悲,或凝重或深情,无一不在淋漓尽致展示描绘最真实纯粹的艺术与灵魂
- 编辑:缭心
用音乐发现隐藏在心灵深处丰满却不可见的感情
用音乐证明每个人的自我价值并传达生命的意义
用音乐宣扬执着的音乐精神成就非凡的教育力量
原创文章
转载请事先联系
并注明出处与二维码
谷米GUMI
音乐艺术中心
最美音乐教育
20
How Do I Live
Without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