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2 21:42:51
今天的主题是——想要又嗨又接地气,有的是无毒无害的选择啊!
比如说:
DISCO
绕了一大圈,其实就想说:自从喊麦火了,我再也不羞于表达对Disco舞曲的爱啦!
对于千奇百怪的Disco就没什么吐槽的立场了,它的含义由于形成时期的模棱两可和传播时期的各种因地制宜而显得太广,往大了说,跳起来能嗨还不累的舞曲都可以算Disco.
60年代,娱乐业对于现场演奏乐队的需求骤减,便宜又好用的唱片播放机在舞厅里扬眉吐气,黑人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爵士乐、摇滚乐,怎么乐呵怎么来,反正都是为了跳舞,什么都不如跳舞。
他们的作品为舞厅而生:结构精短,节奏强劲,每拍都强,轻重的区分不大,是一种均匀的“强”(可以理解为嗨版的发条节拍器?);歌词也很简单,且多有重复。
还是那句话,Disco的概念太杂,换不同的代表人物去介绍会是完全不同画风的推荐。
关键词:GAY
舞厅文化爆发与同性恋群体个性的觉醒互为表里,鼎盛时期的Disco舞曲在欧美尤其是欧洲几乎成为了文化的标志,许多走Disco路线的女歌手成为了们心中的女神,她们的一些代表作可以称得上是圈圣曲。
7080年代同志群体对Disco的狂热程度通过一些反映当时同性恋者生活的影视剧也不难体会到,看过电影《骄傲》的一定对下面这首歌不陌生:
而这首由Gloria Gaynor舞台摔伤、母亲去世等亲身经历而来的I Will Survive,体现了战胜自己、顽强重生的精神,成为不仅是同志群体甚至包含女权主义者等在内的弱势群体表达争取权利决心的代表曲目。
关键词:中国、80年代
80年代的中国年轻人与7080年代的欧美同志群体所面临的时代浪潮是互通的,从压抑中成长,渴望释放。自由不须要流血,只需一曲热情洋溢的Disco.
个人觉得那真是国人审美的一个巅峰啊,由于这样那样不能描述的原因,高度开放带来了这个巅峰,不仅体现在大胆新潮的服装搭配,更体现在音乐品位,比如说热销的《猛士的士高》系列。
遗憾的是,又由于这样那样不能描述的原因,这个文化自由的巅峰很快就变质、继而消失了。
关键词:入侵摇滚
上文说过,Disco的来源本就有摇滚成分,而任何音乐包括摇滚也可以制作成Disco风格。Disco盛行时期其对摇滚发展的影响也很深,尤其是当暗黑的后朋遇上阳光的Disco,奇异的美感层出不穷,以New Order为代表的一众80年代摇滚乐队谱写了一段光辉的合成器流行乐历史。
关键词:复古风潮
也有张蔷这样的老将携手新裤子这样的良心乐队重出江湖:
能听出大波浪受New Order的影响很深,他们把后朋与合成器流行的融合玩得潇洒至极,对Disco文化的推陈出新又充满天赋,还有非常优秀的VJ,每次现场演出都会奉上特别酷的视觉体验。
在北京的一家小livehouse里看过他们的专场,那天的结束曲是翻唱New Order的Ceremony,背后的大屏幕播放着New Order另一首名曲Blue Monday的MV.
其实那支MV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New Order成员在录音室演奏的场景,但当时我的感觉实在太难用语言形容……
人生有很多梦想,远大点的梦想有中彩票、chips粉丝破亿、以及看一场New Order的liveshow,距离近一点的梦想有常吃的外卖多搞点优惠活动、按时写完明天的报告、以及搬家之后能在卧室里挂一只Disco球。
我们将青春汇进灵魂深处
We will youth in the depths of the soul
写一场悸动
Write a throbbing
演尽璀璨与辉煌
Play all the splendor and glory
QUEEN CLUB
王妃国际
More Than A Nightclub
夜生活·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