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发文:退学是件很失败的事情,不值得学习!

2022-03-16 21:22:02

2018年,韩寒又打算和这个世界谈谈了。


昨日,他发表微博长文,谈到退学往事,感慨: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

韩寒微博截图


以下是微博原文:


前几天接受了“一条”的访问,聊了不少。我总结一下中心思想,这也是我这些时间的所想所得。


1:指责80后90后抗压能力不强是不公平的,因为经济和生存的压力都比以前大很多,社会发展和历史原因,给了这一代人太多的压力。


2:杂文这东西,无论起初三观多正,写着写着,会发现自己容易变成一个鸡贼的人,往往情不自禁想怎么样煽动更多人的情绪,当我发现自己有这方面倾向的时候,就反思和停止了。


3:很久没写杂文也是因为悲剧的源头往往雷同,除了宣泄情绪也没有其他作用,况且很多微信号和微博已经写得很好。我不认为这个时代里,杂文可以成为作品,希望把更多的时间和感情留给小说散文和电影的创作。


4:为电影做了很长时间准备和学习的,有很强的表达愿望的,转行做导演很可能会成功。觉得当导演好听又贴金,能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增加筹码的,肯定会扑街。


5: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值得学习的永远是学习两个字本身。“学习”两字,不分地点环境,是一件终老要做的事情。我听到有人美滋滋得意洋洋说,韩寒,我学你退学了。我不理解。我做的不好的地方有什么好学呢?为什么不去学我做的好的地方呢?


6:自我表达是很奢侈的东西,你不能又要完全自我表达,又必须要市场为你的自我表达买单,否则这世界就多么崩坏了。这也是一种自私的体现。表达的出口有很多,比如诗歌,比如写作,比如唱歌,不是事事都有必要拍成人力投入和资金投入不菲的电影。而且据我所知,很多优秀的艺术片导演,其实很为他人考虑成本回收,根本不是人们想的那么任性。不要让信任你的表达的那些人赔个底朝天去喝西北风,这样才能让表达走的更远。当然,如果你自己有钱任性,那就当我放屁。


7:我住在郊区,是因为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喜欢田野的味道,喜欢自然的开阔,我喜欢那样的生活。你要是让我住在上海那种顶层豪宅里,天天看着黄浦江外滩陆家嘴,看着这个光怪陆离纸醉金迷的城市,我……我……我他妈也很开心啊。


8:平时睡觉很晚,要是被割草机或者装修的杂音吵醒了,我会很生气,然后睡不着,被小朋友吵醒了,就很开心,然后转身就睡着了。所以一样的事情,不一样的心境很重要。世间一切很简单,就看喜欢不喜欢。


最后祝愿大家新的一年,自由快乐。



01


大家应该都知道韩寒吧?他为什么退学?


他自己说的是高一期末考试7科不及格导致留级,留级之后又再挂科7门,因此面临被学校劝退的危险,自尊心极强的韩寒决定主动申请退学,因为“这样起码有点面子”。


退学后的韩寒,于2000年出版了第一部成名小说作品《三重门》。这部以一个高中生视角,揭示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展现学生式的思考、困惑、梦想的小说,被很多人认为是天才之作。一经发售,即销售一空。


我有位高中好友,在看了韩寒的第一本书《三重门》之后,变身韩寒迷妹。用她的话说:她第一次发现原来作文可以这样写,原来人生可以这样过。整个高中时期,他疯狂迷恋韩寒,买下了他所有的书,也模仿他的用词写字,甚至买过钢笔模仿他的字体,后来韩寒写歌,他就当做作文范本整个背下来。


值得庆幸的是,我那位高中同学没有退学,而是考上了海南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去了泰国支教。但直到今日,我脑海中仍然浮现她当时提到韩寒无畏退学时,对他的敬佩和赞赏。她当然不是唯一的一个。可以说,韩寒当时的影响对整个青少年群体都是有冲击性影响的。


毕竟他的这一举动,鼓吹的是另一个直至今日仍被反复争讨的词汇——读书无用。




02


2005年韩寒开通新浪博客,上述微博长文中所说的“杂文”应该指的是发表在其博客里的文章,当时他的博客充满了对社会变迁的评论,言辞甚是犀利,因此成了很多人的“精神领袖”,迄今的点击率已经超过了3亿次。


2013年,韩寒还曾在博客中庆幸“到现在都一直在庆幸自己没去上大学”,并炮轰“高考作文很蠢”。不仅如此,韩寒还批评现行的教育,声称即便复旦请他去做教授,还得看他有没有时间。


而2015年,韩寒开始转变。网上搜索当时《男人装》的专访中,韩寒“责怪”父亲,称自己至今连高中文凭都没有“完全是他的错”:“他应该劝我好好读书……最后考取公务员,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栽培下努力成长,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歌颂这个伟大的时代……”


如今,韩寒身上已不再是单一的辍学少年的标签,他完成了从辍学少年到“赛车手韩寒”、“文学韩寒”或“公民韩寒”,再到主编、音乐人、电影导演的蜕变,韩寒也逐渐褪去曾经的轻狂,开始感慨当年的决定。


对此,网友表示韩寒也开始朝着中年油腻去了。

随后车和家 CEO、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也转发了这条微博并评论,韩寒点赞表示赞同。




03


如今很多人依然在鼓吹“学历无用论”,甚至是鼓吹“读书无用论”。搬出一些知名成功人士的例子来洗脑,比如: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大二时选择辍学;

扎克伯格也效仿了前辈,从哈佛退学;

乔布斯中学时就选择辍学却创立了苹果公司;

韩寒高中时就退学靠稿费养活自己……


但是他们没说的是,所有这些辍学并取得成功的人都在不同场合表示:千万不要效仿他们,无论是比尔盖茨还是扎克伯格或者是韩寒都认为,顺利的考取大学,获得学位才是最可靠的成功之路。


信奉“读书无用论”的人最喜欢讲的一句就是:你看谁谁谁,没读什么书照样混得好!“读书无用论”只是底层看到别人成功了但是没读什么书,就推断出这样的结论,其实越往上面走,你会越明白读书的意义。


这只是一个以讹传讹的阴谋,底层的人只看到了表面现象,看不清实质。


不服气?那我们用数据说话好了。


希望每一个看完以下内容的人,都还能理直气壮地认为学历不重要或者读书无用。


“读书无用什么的,我们自谦的时候说说而已,你们别当真了。”


Table 1: Mean Earnings by Highest Degree Earned, $: 2009 (SAUS, table 232)


Table 2: Unemployment Rates by Educational Attainment


图一是美国社会收入和最高学历的关系,图二是美国社会失业率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数据来自SAUS和BLS。


最高学历群体比高中学历群体的平均收入高整整六倍,且每个教育阶层都显示出明显的级差,这个差距称不称得上天壤云泥?


事实上,学历(即受教育程度)和很多因素相关,比如收入水平、健康水平、预期寿命、心理健康水平、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水平等等几乎所有的人类社会指标,而且都呈无可争议的正相关。


但由于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大部分网络话语权是掌握在低教育程度群体手中的,他们出于自身利益与社会认同感,当然会极力贬低教育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此前三十多年的急速发展中,很多人掌握了和他们能力极不相称的财富,这群人中有一部分掌控着社会的权柄,他们出于保护既得利益与社会认同的目的,当然也会极力贬损教育的价值。


这是2011年中国的平均收入和受教育水平的关系。


从图中明显可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平均收入比起高中文化劳动者有一个质的飞跃(超过2.5倍的差距)。


为什么没有把本科、研究生、专业人员和博士生单独细分?


我的推测是,一是样本数量不多,统计难度较高;,研究者为了避嫌有意隐瞒;三是本科文化以上的劳动者比起未受高等教育者差距极大,甚至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如果在研究中罗列出来还会牵扯到更深刻的社会问题,与研究目的不符,因此被研究者隐瞒。


然而即使如此,仅看此统计数据,也可以明显感受到中国不同受教育阶级之间的收入鸿沟。


此前知乎有一篇文章说得很好:高考就算是考电子竞技,仍然还会是目前上名校的这些人上名校。我很赞同这种观点,高考只要还是素质测试(电子竞技还真的是素质测试),那么它考什么都一样,因为更聪明、更勤奋、更有执行力的人,干任何事情都同样优秀。连高考这么简单的测试都通不过的人也敢说自己比他人优秀?!


至于说为什么现在世界各国不用LOL而是用数学物理等等来筛选考生,大概是想着把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作为高考、SAT的附加价值吧,毕竟三年时间呢。


许多电子竞技游戏都对国内各学校的总成绩有排名,比如LOL、DOTA2什么的都有,放眼望去名列前茅的几乎都是名校。答主高中班上有许多各县市中考状元,上了高中之后通宵玩游戏的大有人在,其中最狂热的一位在高三时还通过比赛加入了WE.IGE战队,最后凭数学全国奥赛一等奖保送中科大。人家抽一丁点时间出来打打游戏就比某些沉迷者整天打要强很多,真是悲伤的现实。

说回来,那些说“学历不等于受教育程度”的人,请等你们拿到高学历之后再说这话吧。我承认中国的大学教育一塌糊涂,但拿到学历的资格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比尔盖茨确实从哈佛大学退学了,但他申请哈佛时的SAT分数是1590分(满分1600),如果有人能在高考中拿到类似的分数,然后选择不上大学创业,我相信他也能一样取得成功。

最后再来说说,关于收入和绝对财富的关系。

说真的很不愿意写这一块,但基于现实原因,想必大家还是很关注这一点的。

收入和绝对财富的关系绝对是正相关,还不是线性正相关而是J型曲线,绝对财富随着收入增长呈指数增长,因为消费增长的速度并没有收入增长的快。

从二战以后,全世界范围内的投资回报率都比GDP增长率高2-4个百分点,经济学上马太效应可以很好解释这一现象。

再来一张图说明吧:



美联储St.Louis 分部的统计数据,说明了家庭中受教育程度最高者(需大于40岁)的受教育程度与家庭净财富超过100万美元的比例的关系。可见绝对财富的级差比收入级差触目惊心多了。硕士学历以上家庭比高中学历家庭的百万富翁比例高30倍。


30倍!够吓人吧!——感谢父母support我读书!


注: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新浪微博、观察者网、中外学术情报。


ID:zwy19930126

小编微信,随便撩


不尽兴,还想读更多?

(点击相应关键词即可阅读)


拖延症 | 最刻苦大学| 留学 | 留美花费

选校 | 个人陈述 | 推荐人 | 套磁

GPA | GRE | TOEFL | 实习 | 申请经验


加州系大学 USC | UIUC UCB USC

CMU | 密歇根 EE&CS申请 | 商科申请

大德州 | 华盛顿大学 | 哥大 | 宾大 | TAMU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