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0 00:36:20
〖 民谣推荐 〗第 3 辑 · 混血摇滚
文:行之
民谣、摇滚,怎么定义?一直没什么统一的标准。但民谣党对于民谣的鉴别,基本是听个前奏就心里有数。我自己听民谣的经验是,无论是校园民谣还是都市民谣,木吉他绝对是标配,雷打不动的主角。基本如果前奏是木吉他开场,时长超过20秒,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民谣曲风。
民谣的默认模式基本是:木吉他开场 + 吟唱式曲调 + “诗与远方”式题材 + 感性色彩抒情。
这个模式虽然被运用得相对多,但现在的民谣歌手众多,基本不会甘心走一个默认的模式,而各自调试设置。
其中有一些民谣,听着是民谣,但在配乐和节奏感上又特别接近摇滚。有人称这些为“摇滚民谣”。这些民谣往往是创作理念还在保留民谣的特质,而在表达形式做了接近摇滚的调整,比起标准民谣的浅吟低唱,律动感和唱腔上,更偏向于大开大合,直抒胸臆。
这类民谣,简单来说,就像是民谣和摇滚结合后的“混血儿”。以下推荐10首。
1、《吉姆餐厅》赵雷
出自赵雷2014年同名专辑《吉姆餐厅》。赵雷,如今民谣界的热门人物,坐拥女粉丝无数。从他早期的作品就可以听出他的特点,曲风明净,唱腔硬朗。即便是唱很伤情的歌,也不会往凄苦的路子上走,基本属于那种“哀而不伤”的表达。
他声线的弹性并不大,基本很难做细腻的处理,但并不柔软的声线唱柔软的歌,这个自带的反差反而映衬出他的特色,滤化很多民谣歌手有的那种过于“柔媚”的缺陷。
我一直认为赵雷属于那种“太阳雨”式的民谣歌手。明明是太阳天,还在下着雨。阳光中盈满忧伤,这个特质,最讨姑娘们的喜欢。
这首歌是在他参加《中国好歌曲》,声名鹊起后的作品,从前奏上听就很明显感觉到混血了摇滚风格。其实在他早期的作品里,已经隐隐有这个表达的倾向,但了这首歌里,似乎就变得明显起来。
整首歌律动感较强,配乐较丰富和精细,但在抒怀上,还算是比较克制的。如果剥除全部配乐,只用一把木吉他伴奏,整首歌依旧能还原成纯正的民谣。
2、《晴朗》老狼
出自老狼2003年同名专辑《晴朗》。实在太喜欢狼哥,所以感觉每次民谣推荐若少了他就形同犯罪。老狼的歌大部分是高晓松所写,大多属于校园民谣标杆式的作品,混血摇滚的曲风想来想去,就只有这首。
狼哥的嗓音唱其他的歌没太大优势,但唱校园民谣就真的太完美。嗓音属于那种典型的“温婉的忧伤”。他唱起民谣来,再冷的调子,也是唱出月光一样的清冷,而不是寒冰一样的冰冷。所以他的歌,尽管忧伤,但却总是萦绕一丝温暖。
这首歌是许巍所写,后来许巍也自己唱过。许巍唱得更沧桑一些,而老狼翻唱得更平和一些。歌在前奏配乐上,相比狼哥其他的歌,律动感强了不少。
歌的前半部分还是不急不慢的抒情,到了高潮部分,相对密集的直抒胸臆,多少让首歌有点摇滚的味道。毕竟,许巍的作品里本身就自带了一些摇滚基因。
(歌手老狼)
3、《定西》李志
出自李志2014年专辑《1701》。李志,人称逼哥,算是目前都市民谣界的一大巨头,作品所表现出的“耍流氓式的深情”受到很多民谣党的青睐。
在我看来,他相当于民谣界的冯唐,才力充沛,但算不上天才,但奈何个性鲜明,经常以不正经的形式表达最正经的情感。这个反差让他的作品显得很有意义。
很少有人的歌像逼哥一样,有意接近诗体,又经常插几句脏话和玩笑,或夹杂几句讽刺和调侃。但唱脏话的时候还一本正经,好像在抒情一样。
他的这首歌是混血摇滚最明显的一首,略显得诡异的的前奏一响起,摇滚的范基本已经起来了。这是我较为偏爱的一首,节奏顺畅,情感色彩磊落。高潮部分是亮点,看似写得唱得很随意,但却是真性情。
(歌手李志)
4、《失恋日记》水木年华
出自水木年华2003年发行的第3张专辑《新歌+精选》 。作为水木的骨灰级超级粉,当然必推偶像。说到混血摇滚,这本身就是水木的特色之一,在水木成立的早期,就已经呈现不少这类的歌曲。而这首,更是其中的代表。
民谣党都知道,民谣虽然好听,但是不好唱,特别是如果不会弹吉他,自己唱起来多半寡淡。更别说去KTV唱民谣。
但是这首歌,完全解决了这些问题,基本上我和朋友每次去K歌,都要点这首歌,然后只管吼就是了。强大的背景乐,能掩盖很多瑕疵。
不得不说,这首歌用张扬的旋律来表达失恋后的心情,本身是一种反其道而行。而水木的唱腔并不雕琢苦闷,反而表现出一种洒脱,比很多苦风凄雨的失恋歌曲要有新意得多。
歌词摘录:那天你的话还没出口,我只是对你点点头。我说分开不需要理由,今后我们还是朋友。
5、《小牡丹》立东乐队
出自立东乐队2012年专辑《立东》。我在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后,就循环了不少遍。歌基本是一上来就是紧凑的直抒胸臆,像是一个小伙子,看见心上的姑娘迫不及待的表白一样,根本不给人插话的机会。
这首歌的唱腔爽落,一直到高潮的时候,都还是比较明亮的色彩。到了最后快要收尾的时候,又有个略带伤情的转折,这几句虽然不长,但却是最触动我的地方。
再然后是以重复的哼唱收尾,整体节奏较快,丝毫不拖泥带水,像这么快捷推进的曲风,在民谣里还真不多。
歌词摘录:花开花落都只不过一瞬间,却怎么度过这茫茫的一生啊。就这样静静地等待,却怎么度过这茫茫一生啊。
(立东乐队)
6、《乌兰巴托的夜》左小祖咒
出自左小祖咒2006年专辑《美国The U.S.A》。左小祖咒一直都是音乐界的异类,似乎不纳入到任何一个体系里,自成一格。说他是民谣歌手,民谣党未必答应,说他是摇滚歌手,摇滚歌手也未必答应。但这首歌,我还是固执的归类到民谣里,因为本身就是改编自民歌,基因里还是属于民谣。
但左小祖咒一改编基本就改成了自己的作品,也运用了不少摇滚的元素。这首歌他用破锣似的嗓音,唱起来就像是醉汉在说梦话。冶烈的配乐一层盖一层,但却十分有特色。
但这是首在正常情况下,很难让人“入戏”的歌。不过,如果在小酌几杯,情态微醺的时候戴上耳机听这首歌,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简直就是天籁,怎么听都听不厌。
歌词摘录:穿越旷野的风啊,慢些走,我用沉默告诉你,我醉了酒。飘向远方的云啊,慢些走,我用奔跑告诉你,我不回头。
7、《伏热》张佺
出自张佺2012年专辑《美丽心民谣·走江湖》。这是首致敬画家梵高的歌,我个人认为,在艺术性上可以媲美周云蓬的《九月》。可能唯一不如《九月》的地方,就是本身的歌词不如海子的诗好。
曲风很明显带有摇滚的风格,高密度的吉他扫弦,手风琴、手鼓轮番上阵,律动感极强。隐约的和声时刻在帮衬,但从不喧宾夺主。唱腔一起就直接切入主题,色彩劲洁,带着高扬的致敬感。几乎不用渲染,整首歌似乎处处都是高潮。
这是首越听越悲伤的歌,一种苍凉感具有延迟性。并没有刻意表达追忆,但张佺的声音像是从心底直接喷薄出来的一样,还带着腾腾热气。整体接近艺术感,我认为比一般的民谣要自然高几层格调。
(歌手张佺)
8、《我在太原和谁一起假装悲伤》贰佰
出自贰佰2014年专辑《贰佰作品集》。贰佰的一首代表作,民谣党并不陌生。大量电子乐器的融入,让这首歌律动感较强。在原声上也做了一些技术处理,使得声线更具有冷漠的质感和沙哑的磁性。和声像是主声的影子,隐隐绕绕。
整首歌节奏分明,曲调较为平稳,波澜性不大,但是整体氛围渲染得比较到位。一种淡漠的伤痛,通过好似没有多少感情色彩的嗓音唱出,漫漶出一种欲盖弥彰的沧桑感。
歌词摘录:唱一首悲伤的歌给你,请你不要再哭泣。点一支便宜的烟给你 ,你就不要再怀疑。
9、《让我去吧》破碎乐队
出自破碎2005年专辑《翅膀·方向》。这首歌毫无铺垫,张口就来,甚至伴奏就后来半拍。开始还比较清朗从容,40秒后就开始急促张扬起来,50多秒后就开始变得像是摇滚舞台上的咆哮。
这时候,配乐纷繁,架子鼓狂烈。而再转折,又稍微缓和一些,甚至有木吉他扫弦插入。接着又是密集的抒情,不久再转到咆哮。这咆哮后又夹杂了简短的旁白,配乐混杂,最后又全部撤手,留下短暂的平静收尾。
整首歌的节奏跌宕起伏,让人在听觉上应接不暇。
歌词摘录:让我们再看看夕阳,让我再为你歌唱。让我们跳起舞蹈,走过最后的夜晚。
(破碎乐队)
10、《相忘于江湖》耳光乐队
出自耳光乐队2010年专辑《艺术男儿裆自强》。我个人比较偏爱的一首。以老庄这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为基调来创作的歌并不少,但我唯独喜欢这首。
这首歌的配乐用得繁复、浓重,整体还是有些混血摇滚。前奏渲染了一分半多钟才开唱。其实曲调并不优美,整体偏压抑,凄凉。
但是其中唱腔有一种“迟钝的厚重感”。刻意字字咬紧的唱法,让情感的抒发显得稳健而不轻浮。整首歌唱下来,似乎是跋山涉水一样艰难,丝毫没有行云流水的轻快感。
也是这样,这种凝涩感,使得整首歌的氛围陷入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伤中。最后的高潮唱来,凝重而谨慎,听来格外令人动容。
如果在开头认真听,还能听出配乐中夹杂的海鸥的啼叫声。还有后半段在哼唱种和结尾时,这海鸥的啼叫声也极快的闪现过。这确实是对老庄这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有艺术化的点睛。
歌词摘录:沧海的水干了我们去哪里,风和时间终于磨去顽石上的痕迹。我们终于彼此忘记终于忘记了自己,多么伟大的爱也终将随风而去。
(耳光乐队)
— 终 —
相关文章(点击标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