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话题 日本食

2020-09-21 23:25:17

年长日久,生活总不免让人失望,唯有食物,却呈现出一种越来越美好的趋势。


铁锅煎饺


乌黑泛着油渍的铁锅上,卧着盘龙状一圈圈肥胖白嫩的饺子。油泛起,沸腾地煎着。直至于饭堂深处闻到垂涎的香味。穿和服的老板端上来,置于一种日式深紫色陶盘中呈给你,清澈的醋一掠而过,缀上泛红星的辣椒末。

深夜中,一盘铁锅煎饺,就像海边一座孤独的灯塔。于夜空中,格外明亮,格外令人向往。

它和中国煎饺就像一对双胞胎。虽然外表相似,可仔细交往下来,却让人发现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这种“酷似又迥异”,茨维格曾经用过,如今用来比喻日式铁锅煎饺和我们的水饺,真真是再恰当不过。

或许醋也是不同。日本的醋我觉得更淡些、更飘渺些。但也有可能是我吃饭的这家馆子有意调过。深夜中店门口的布帘于东京夜里微凉地飘着。在宁静小巷里的小吃餐厅,外观低调。且附近都是公寓,不是那种热闹的商业街。新宿的热闹在不远处嘶吼。突然想起一部日剧《陪酒须加学园》。少女的伶俐张扬,于黑暗中涌现。

又有一部大叔主演的美食日剧《侠饭》,讲述两个“”和一个大学将毕业的废柴住在一起的日子。其中也专辟一集讲铁锅煎饺。烹饪过程尤其让人饿得眼眶泛泪。狠辣爽烈的烹饪风格,刚好配合主角一身侠气的特质。

这种食物擅长做夜宵吃。夜半时分,刚刚结束加班,上班族在回家的路上吃一盘铁锅煎饺。胃暖了,则心也没有那么凉了吧。


烤炙牛肉饭


东京有一家非常有名的吃牛肉的地方,源自神户的牛肉料理餐厅。用餐时分往往队是要排到店门外还要转圈的。于高田马场地铁站下车,走路可以到达。

一日晚间十一点,我被人带着去吃。在门口买了各自想吃的那种饭的食券,走进刚刚有空位的店堂。

四个刚出来的中国留学生用中文说着些什么,一个个脸上一幅意犹未尽的表情。

粉红色、极薄的牛肉片,小山似的堆在雪白的大米饭上,上面静静卧一个检验极其严格的生鸡蛋。我学着旁边的日本女生,用紫檀木的筷子尖将生鸡蛋在“火山口”和牛肉缓缓陷入。不用太刻意,只缓缓的,在生鸡蛋处、牛肉山顶端挖一个小小的洞,让鸡蛋缓缓融入滚热的米饭。再用筷子,夹合着生鸡蛋、牛肉、米饭,凌空送入口中……

我觉得自己似乎从未吃过这么新鲜、细腻的鲜牛肉,并夹有脂肪,爽滑可口。蛋黄,是几乎用筷子也能夹起来的那种饱和。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像站在火山口边缘欣赏一轮深刻的明月。一种火热和恬静并存的感觉。雪白的米饭配合着鲜红色的牛肉片,那种画面感,极其冲击人的视觉。

日本尊重“食材本身的味道”,所以各种刺身屡见不鲜。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那些,连鸡肉、羊肉都可以用来生吃。《孤独的美食家》我们看了那么多集,是不是还是五郎吃肉的时候,让我们看得最爽?


拉面


非常喜欢日本的拉面。非常。

白而浓厚的豚骨汤。游走着软硬适中的手工细面。好吃的拉面店,面是混合着自己家汤料所制成的“自制面条”,上飘两片现烤的滋滋儿响的猪肉,或叉烧。置于浓厚汤底的面上,旁边豪洒京葱,并配以三片干海苔。还有蛋黄微呈液体状的卤蛋,被切成两半——一定要是半熟蛋。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拉面的汤底内会漂浮着“背脂”,即猪背部的脂肪,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絮状浓厚。而虽然它属脂肪,但却据说有排除不好的胆固醇、抑制动脉硬化的功效。

有些拉面店会于面中放一种“焦蒜头油”。这主要也是熊本拉面使用的香味油,依炸蒜頭火候有茶色跟全黑两种,从而形成浓厚豚骨汤配苦香味的味道,辨识度极高。同样的效果,有时也用煎大蒜片来替代。

日本人对于拉面的热爱已成为一种集体的文化现象。在横滨,有拉面博物馆,地下楼有集合着来自全国九家的著名拉面店。建造这座博物馆本身就是本着“不用坐飞机也可以遍尝日本各地美味拉面”这一宗旨。然而,就算如此,相信很多人还是会宁愿寻找那些街头巷尾、门面不起眼、食客不多不少的属于自己的拉面店。

平价、易食、亲切、热腾腾,这是日式拉面吸引人的一个最初原因,也是很多人最终成为“拉面狂热者”的不可避免的因素。汤底的构成不同、面条的千差万别、配料材料、做法的迥异……使得几乎每一碗拉面,都是特别的。


天妇罗


这或许是日本平民美食中最经典的一款。最好找那种家族经营、温泉场附近、店主不会英语的,往往味道极其正宗、氛围极其温暖。

我于神奈川县一家温泉场附近,误打误撞走进一家天妇罗店,要了一份天妇罗定食。旁边位子上坐着一个僧人。不知是不是我刚刚路过的附近寺庙里的,异常活泼,和桌上的其他人热烈地说着什么(完全听不懂),边喝着一壶酒。

不知为什么我看见日本僧人总想起一休哥……

也许是觉得自己太吵了吧,他们用英语跟我道着歉,僧人遂递过来一碟盐烤白果,非要让我尝尝。我礼貌性地拿起一颗,僧人究竟不依,非要待我抓起一把后,才缓缓微笑着收回碟子。

紧接着,炸天妇罗套餐就上来了。

Oh! My! God!

新鲜的茄子被切成了片,炸得通体金黄,再配合着旁边小碟子中的酱油以及芥末……真的要有久炸天妇罗的经验,才能形成这么脆的口感。我望着厨房窗子内穿和服的日本老者,正一丝不苟地将一只大虾投入滚滚油锅。

天妇罗中最经典的当然是炸大虾。新鲜海虾被裹在轻薄面衣之下再深深一炸。并且呈上来以后,油沥得极净,吃完以后完全没有给人特别油腻的感觉。再配上滚热滚热的白饭,以及一杯五郎常喝的冰乌龙茶。不好吃,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好的天妇罗店,虾的分量往往极足,不像有些不知名小店用很小的虾裹上很厚的面衣。


海鲜饭


在早稻田大学附近,一家就叫“寿司”的寿司店,吃一份海鲜饭。

《挪威的森林》中最让我们感动的是那种年轻时的友情以及难以名状的爱情。可是曾经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的村上春树,作品中的吃食大多洋化,于是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吃过这家看上去很老的寿司店。

总之,食材新鲜得令人可喜。

因为是做寿司用的米饭,所以那碗海鲜饭会略有些酸味。但是三文鱼刺身清脆爽口、金枪鱼红润可喜、扇贝肥白又嫩,最难得的是其间的甜虾。我能吃出是从东京筑底市场今晨刚刚运过来的海鲜,不仅肉质鲜嫩到达到一种黏稠,而是当我凑近虾头的那一刻,一种海洋的咸腥味立即扑面而来。


新鲜的甜虾

真是用料纯正的海鲜啊!

木质柜台后,矜矜业业的老夫妇两人,正给面前的客人呈上一份单人寿司。而更让人感动的,是他们不经意间默契温暖的相视一笑。

“不明白所有大风大浪、尔虞我诈、口蜜腹剑,我人生最大的梦想,是和你在一处宁静社区开一间小小的寿司店。”


冰啤酒


日剧《侠饭》中说,罐装冰啤酒是一定要倒在玻璃杯里喝的,因为泡沫能起到一种氧化的效果,使得刚刚倒出的啤酒异常爽口清冽。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日本的爵士乐酒吧,端来的冰啤酒是一定要配上一个杯的。在习惯了英美直接对着冰玻璃瓶喝酒的文化后,我又开始尝试这种日式喝冰啤酒之法。心想虽然当年村上春树去海边是和同学直接喝易拉罐里的冰啤酒的,但不知为什么,当我把Sapporo生啤倒入玻璃杯的那一刻,却觉得真的比罐装中直接喝,好喝了许多。

夜晚,于酒吧喝美酒,放大音量听波萨诺瓦。音乐在人生中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就和美食、酒精以及一切曾经使我们高兴的东西都很相似。有时,听某首爵士乐的瞬间你发誓那让你回到了深夜落雨的欧洲街道。当一切美好在我们生命中呈现时,我们并没有特别珍惜,而每每自己重新回忆,一切才形成一种绝难塑造的经典。


(部分图片来自作者,部分来自网络)



回顾往期可点击: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下面封面图

一键下单新刊「卡斯特罗」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