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3 23:42:58
《品读婺剧》选载 作者:赵祖宁
摇滚式的[二凡] 与形散神不散的[流水]
此前,通过观察[三五七]、[芦花]的伴奏,了解到传统乱弹乐队主奏乐器和助奏乐器的伴奏特点,运用即兴复调技术所展现的乱弹音乐风采。在乱弹中,常用的曲调还有与[三五七]配套的主干曲调[二凡]。如果说[三五七]、[芦花]所展示的是乱弹音乐抒情委婉一面,显有江南柔丽之美,让人静下心来细听的那一种,那么[二凡]、(包括与[芦花]配套的主干曲调[拨子])便是听了会令人动起来的那种音乐,显有高亢激越的阳刚之美。[二凡]、[拨子]大都用在重点场次的高潮戏中,即剧中主要人物的重点唱段。除此之外,常用曲调还有紧拉慢唱的[流水],(分[二凡流水]和[拨子流水])用于表达诉说悲伤、惊慌失措等情绪,它是另一种板式,另一种伴奏方式产生的音乐形象。本文说说[二凡]的摇滚式伴奏状态和它的音乐面貌。
急管繁弦锣鼓齐鸣的[二凡]
[二凡]擅长表现高亢、激昂情绪,于是,小唢呐往往加入其中,它以一当十,充分展示其特有的威力和魅力,自然成了不是主奏的主奏了(小唢呐伴奏谱例附后)。小唢呐大致模仿唱腔随腔保调,与笛子、板胡共同以音符疏密相间、大同小异的旋律伴奏。[二凡]大都情况速度较快,又因为[二凡]属于曲牌体、板腔体兼容的曲调,不同于[三五七]那样节拍固定不变的曲牌,演唱者可以有不同的变化处理。因此,无论是主奏乐器还是助奏乐器,即兴发挥的空间不大,仅仅在演奏过门时发挥一下加花变奏的特点。笛子、板胡的变体旋律,相对于伴奏[三五七]时显得粗疏,围绕唱腔的骨干音,分少合多,离唱调也较近,演奏过门时则齐头并进。只是传统乐队伴奏乱弹没有齐奏概念,也没有紧跟唱腔的意识,因而伴奏过程中各乐器按各乐器或方便顺手、或本着能分则分而衍生了不同的经过音、装饰音。衍变出相近而不相同的支声复调旋律,尤其是弹拨乐器,它倒比伴奏[三五七]时离唱腔更远,几乎抛开唱腔旋律不顾,也不理会其他乐器怎么奏,它只管自己“让板轮扫”,强调后半拍。[二凡]的伴奏,充分发挥弹拨乐器的特殊功能。各乐器大体上表现为吉子当家的支声复调手法伴奏特征。
三姐下凡 黄志宏 演唱
听老前辈艺人说,以前乐队人手少,每逢[二凡],众乐手定将全力以倾,所有乐器上阵出击,此时,演职员中凡能拨弄一点吹拉弹打的非专业乐手,往往会自告奋勇地加入其中鼎力助阵。[二凡]进行时,每位乐手放开手脚,似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旋律进行给人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冲击力。过门中,不但不时加入大锣大鼓,还跟进似马蹄声声的枣木板击节,司鼓密集地击打出似雨点般的滚扦鼓点,给人以催促感,逼迫感。十足的急管繁弦,锣鼓齐鸣,大有摧枯拉朽之磅礴气势。整个乐队的功能通过[二凡]音乐发挥到了极至!此情此景,你能联想到的是一泻千里,还是大潮奔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在此感受到[二凡]音乐的一种气势!一种震憾!尽显艺扫千军之魅力!展现乡土“摇滚”的威力!身处江南盆地孕育的[二凡]所迸发的激昂豪情,能让听众感受到与遥在大西北黄土高原秦腔土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了高亢激昂的[二凡],又有委婉柔丽的[三五七],才有了乱弹音乐的“豪放柔丽总相宜”的艺术呈现。
顺此说及,[拨子]也是乱弹中的主干曲,其音乐功能,与[二凡]大体一致,大多时候均为表现高亢、激越情绪,用在重要场次或重点唱段。因而,当了解了[二凡]的伴奏特点和音乐风格,也就大致明白[拨子]伴奏的基本特征和音乐面貌了。只是[拨子]曲调还兼有叙事、抒情音乐功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楼敦传、诸葛智生先生共同创作的《姐妹易嫁》,其中“心烦意乱把后园进”这段唱腔,委婉动听,极富抒情性,就是根据原板[拨子]旋律拓展而成的,深得观众喜欢。
形散神不散的〔流水〕
[流水]分[二凡流水]和[拨子流水],是乱弹中的辅助性唱调,可以单独使用,也用于长段唱腔中转折、连接之用。分[男宫]、[女宫],有板无眼,属散板,一种紧拉慢唱的形态。由于[流水]大多表现生离死别、万般无奈的情绪,其唱腔旋律吸收了民间妇女的哭腔特点,演唱较为自由,可松可紧,伸缩性较大。笛子不参与[流水]伴奏,板胡主奏。
笔者初次接触[流水]伴奏时,不太看重或者说不太喜欢这类散散落落不太规整的唱调,觉得缺乏音乐性,不具技术性,总以为[三五七]、[二凡]等主干曲牌才是精华,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以后,完全改变了原先想法。
首先,认识到板胡的即兴伴奏因为受制于演员自由演唱的即兴变化特征,要将散板特征的[流水]伴奏得井然有序,有筋有骨,松而不散,并非易事,可以说板胡伴奏[流水]比,伴奏上板的曲牌要难,发挥即兴伴奏更为重要且余地更大。在伴奏[流水]时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乱弹的伴奏中,唯[流水]、[紧皮]等板式,由于旋律和节拍的松散且不确定性,反倒成了乱弹伴奏中不多见的相对整齐合一的大齐奏,尤其是弦乐器。因而[流水]的伴奏,板胡不仅需要一边与演员及时呼应,另一边还要与司鼓、众乐手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这就需要相互之间的熟悉了解,尤其在转句、转板的当刻,板胡必须作出准确果断的即兴引领,作出明确交代,让助奏乐师心领神会,果断跟进,才能真正起到领头雁的作用,使乐队集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其次是真切地体验到,若想掌握婺剧风格,无论是学习演唱的婺剧风格还是伴奏的婺剧味,恰恰需要在[流水]中下功夫,通过这不起眼的伴奏中去寻找、去捉摸、体验婺剧风格到底是什么,领悟乱弹音乐的那种精、气、神,感受乱弹音乐个性艺术形象特征所在,即:那点儿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特有韵味,而把控那点儿的特有韵味,正是板胡即兴伴奏取得成功必须掌握的前置条件,从这个角度而言,板胡托腔保调的要领是否掌握、技巧是否过关、婺剧风格是否到位?[流水]伴奏是最有效的测试检验。
总之,板胡要胜任[流水]的即兴伴奏并达到形像神似,必须假以时日,通过大量的伴奏实践学习积累,储备足够多可供临场即兴发挥的乐汇、乐句,掌握即兴创作旋律的规律和技巧。如果能将那些从谱面上看上去松散、平淡无奇的[流水]奏出婺剧味,又能奏得跌宕起伏,有声有色,得心应手,演奏好主干曲牌也就水到渠成了。
板胡伴奏[流水]时,要集中精力依据临场反应作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把握好以下两点:
其一,托腔保调转折贴切自然,要熟悉剧情和演员的演唱特点,分句间随腔转换的反复乐汇不超前,不滞后,旋律变化既要体现婺剧风格,又要自然流畅,干净利落。
其二,句间过门的转折,抓准时间点特重要,领奏到位建立在对演唱的心中有数,视觉和听觉并用,看演员动作手势、脸部表情乃至嘴形的变化,准确判断演员演唱旋律的走向并能果断地抓住转折的瞬间作出反应,转句过门前的旋律走向有显明的提示性,至转板前引领的音节表现出导向性,能让司鼓心照不宣紧密配合,又让众乐师心领神会一呼百应,从而不紧不慢、恰到好处地演绎[流水]特有的音乐性和表现力。
附板胡伴奏[拨子流水]谱例
本谱例订谱说明:
1、[流水]一直来以1/4 记谱,本人尝试对该谱例用2/4、1/4 混合记谱,欲体现演出中伴奏过门时2/4 的实际音乐效果。
2、传统[流水]伴奏不注重与演唱句末落音的同一节拍转过门,待到唱完以后自然转过门。本谱例是浙江婺剧团成立以后为提升伴奏音乐效果,率先改进为与演唱句末落音同时切入过门的伴奏特点。
《品读婺剧》 选载(可点击阅读)
用文字让更多人读懂婺剧(滕谦)
《品读婺剧》 黄大同 序
《品读婺剧》 赵祖宁 自序
婺剧:小地方的大剧种 (代前言 )
笛子:托腔不跟唱特立独行的主奏乐器
亦主亦副嵌档让路的乱弹板胡
乱弹伴奏双主奏托腔模式的由来
乱弹传统乐队的助奏乐器及支声复调手法
“有规而无定格”的乱弹伴奏
即兴多变而风格不变的乱弹音乐
《品读婺剧》选载 |傲骨扬正气 狂笔著戏文
成功的探索 — —议楚良近作婺剧《贺家桥边》
欢迎投稿,联系QQ:185990327 微信:wusheng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