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上睡衣,加入这场八小时的音乐实验

2021-05-13 22:23:54

2016 年,新古典音乐大师 Max Richter 在巴黎歌剧院现场演绎了自己的专辑《Sleep》。与其他新古典类专辑或演出不同,《Sleep》不仅是 Max Richter 新古典领域的巅峰之作,也是其独特创作理念的最佳表达。







学院派根基与当代电子浸染


生于西德,成长于英国的作曲家 Max Richter,早年就读于皇家音乐学院,曾与先锋派作曲大师 Luciano Berio 同为校友。学院派的古典音乐素养和当代电子音乐的浸染,使得 Max Richter 很早即建立了独特而包容的音乐创作理念。Max Richter 毕业即加入了六人新古典合奏组 Piano Circus,在 10 年间发行了5 张专辑,并曾同 Arvo Part、Brain Eno、Philip Glass、Julia Wolfe、Steve Reich 等音乐大师同台共奏。

《Dead Cities》

除新古典领域外,Max Richter 也曾有过多次音乐跨界合作。例如 1996 - 1998 年间,Max Richter 与英国电子乐团 The Future Sound Of London 建立合作,在其三张专辑中担任钢琴师。例如在《Dead Cities》的单曲“Max”中,可以听出在合成器的绵延音色中,Max Richter 的钢琴声音温和而悠远。之后的十年间,在英国 Drum & Bass大师 Roni Size、唱作人 Vashti Bunyan、流行女歌手 Kelli Dayton 等音乐人的作品中,都能听到 Max Richter 贡献的钢琴声音。


新古典基石与经典续写


学院派出身的 Max Richter,对于当代新古典、极简、氛围等音乐风格的综合演绎可谓游刃有余。

《Memoryhouse》

以 Max Richter 的首张专辑《Memoryhouse》为例:早在 90 年代末,Max Richter 即有了对《Memoryhouse》的构想,但当时并没有哪个乐团有能力演奏录制这部作品;直到 2002 年,Max Richter 在和 BBC 爱乐乐团的跨界合作下,录制发行了《Memoryhouse》这张实验性的个人专辑。

在“新古典(Neo - Classical)”这一理念还未具象化的当时,《Memoryhouse》在传承了传统古典音乐谨密式编曲概念的同时,将极简、电子音色、氛围采样、诗歌朗诵等元素创新式编排呈现,为这张专辑赋予了远超古典音乐表现力的丰富内容,同时也让“新古典”这一风格得以落地生根。

  《The Blue Notebooks》      

         《The Four Seasons》 


继《Memoryhouse》被誉为“当代古典音乐的里程碑作品”后,2004 年,Max Richter 在英国独立厂牌 FatCat Records 下发行的专辑《The Blue Notebooks》同样收获广泛好评,其曲目曾被收录于《奇幻人生》、《疏离世界》、《与巴什尔跳华尔兹》等电影原声。

2012 年,Max Richter 将 Vivaldi 经典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The Four Seasons)重新编曲,将原作精简至 44 分钟的同时,赋以更后现代式的段落循环编排。这张重编版的《四季》使得人们对于“古典乐 Remix”的理解突破了“Disco 版世界名曲”的底层水平,转为对更当代化、更具美学体验的作品尝试。


八小时摇篮曲


《Sleep》

《Sleep》是 Max Richter 的概念专辑,也是一场规模宏大的音乐实验项目。基于睡眠神经学家 David Eagleman 的研究成果,并在现代主义音乐先驱 Gustav Mahler 的交响乐作品影响下,《Sleep》这张长达 8 小时的氛围新古典大作在 Max Richter 手中诞生。

以“睡眠”为主题,《Sleep》旨在帮助听众获得更深度的睡眠体验。Max Richter 将《Sleep》描述为“一首八小时的摇篮曲,在狂热世界中的专属安眠之声”,不仅是因为静谧的氛围式音乐适宜安眠,也是意欲借助“睡眠”这一场景引领听众的深层感受——就如 John Cage 的 4’33” 一样,曲目本身不是重点,听众在面对沉默无声时的反应才是。



除 8 CD 装的实体专辑外,Max Richter 还为《Sleep》呈现了更为宏大的演绎模式:2016 年,以“马拉松”般的演奏,Max Richter 在悉尼歌剧院为听众现场演绎了 8 小时的《Sleep》。

与以往正装严肃出席的音乐会不同,听众们皆身着舒适睡衣,手持香槟,在演奏大厅摆放的床铺上惬意地或坐或卧,迎接在歌剧院的安眠之夜。午夜降临后,Max Richter 与美国当代音乐合奏团共奏,伴以女高音 Grace Davidson 的人声点缀,循环的简约乐段和室外低沉的雷雨声酿造了绝美的夜间氛围,让人坠入迷离而静谧的梦境。

当悉尼歌剧院的演出结束时,醒来的听众意犹未尽,高呼“Encore”;在柏林、阿姆斯特丹、马德里,Max Richter 都为听众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入眠体验。今年 11 月,《Sleep》也将在巴黎爱乐乐团演出。

“我们身处密集的信息环境中,大量数据爆炸,

睡眠如同一个预设的长时间的停顿。

创作一段乐曲如同一片风景,

让人身处其中,放任思想徜徉。”

当清晨 8 点,《Sleep》的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你会感慨 Max Richter 的音乐不仅仅是助眠之声,更是当代生活中难得属于自我的静谧时刻。音乐不仅改变了你的睡眠和你的梦境,更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人生。


撰文墨里哀  

辑 / Wu Yin 、 Wanyee  

 NOWNESS 

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新奇与不凡 



投稿、媒体合作请联系:

微信 medinamo  

邮箱  medinamo@foxmail.com

请扫码关注 Ghetto Studio 街作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