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未来》
英文书名:Remembering the Future
丛书名:哈佛诺顿讲座
[意大利]卢契亚诺·贝里奥 著
程佳 译
广西人民出版社
卢契亚诺·贝里奥(Luciano Berio,1925—2003),20世纪后半叶享有世界声誉的意大利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思想家,是继韦伯恩之后西方五六十年代先锋派音乐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他在序列音乐、偶然音乐、具体音乐、空间音乐、电子音乐、镶嵌组合音乐以及新人声音乐等战后新兴音乐上有很高的建树,喜欢探索新的音响、音色、音源,致力于发掘传统发声媒体的表现力,还广泛从诗歌、小说、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中取材,用以丰富音乐的表现意象,提取作为音源的语音素材,寻找音乐结构的形式依据,为全面推进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贝里奥的作品技法丰富、风格多变、题材宽泛,代表作有《主题“向乔伊斯致敬”》《迷宫II》《虚构的日记》《真实的故事》《交响曲》《模进》等。
1、2018年1月 百道好书榜·艺术类(20种);
2、凤凰好书榜·2018年1月榜(共20种);
3、“做书”2018年2月好书推荐(共9种);
4、《中华读书报》2018北京图书订货会推荐的70种图书;
5、《晶报》2018北京图书订货会推荐的30本好看的书。
一个非常敏捷的头脑产生的诸多想法,它们耀眼夺目并带来了无休止的争论。
——
这些文本是从多层面,常常也是对贝里奥最佳作品的原始的暗示,甚至他可以去证明,一个作曲家也可以偶尔成为他自己作品的最好的评论家。
——《音乐时代》
阅读《记忆未来》是聆听贝里奥音乐的一个宝贵的补充,这两种经验在它们的丰富的参考中是相似的。切中要害的是,这本书甚至还暗示了作曲家自己作品的未来。
——《时代文学增刊》(保罗·格里菲斯)
前 言
卢契亚诺·贝里奥(Luciano Berio)于1993—1994学年期间在哈佛大学做“查尔斯·艾略特·诺顿”讲座,每场讲座开始与结束时都会演奏一首《模进》(Sequenze)。《模进》是贝里奥为14种独奏乐器所作的一部系列作品,贯穿了他的整个作曲生涯。贝里奥这么做,并非是要把它们设想为讲座的“例证”,而是将它们作为“音乐引号,意在保护听众,使其不受一个音乐家谈论音乐时那种不可避免的不完整性和派性的影响。”
贝里奥的两位密友兼长期合作伙伴翁贝托·艾柯和伊塔洛·卡尔维诺在这个著名的诺顿系列讲座中领先于贝里奥。艾柯于1993年春季学期在哈佛讲授自己的著作《悠游小说林》(Six Walks in the Fictional Woods),这部书的标题和开篇表达了对卡尔维诺的致敬。卡尔维诺即将远赴坎布里奇[]去做《新千年文学备忘录》(Six Memos for the Next Millennium)的讲座,却于1985年9月突然故去。在贝里奥讲座的字里行间,这种精神上的契合以及他与两位作家好友的经验分享都有迹可循。因此,贝里奥从《国王在听》(Un rein ascolto)中衍生出这个系列讲座的标题也就并非偶然。《国王在听》是贝里奥与卡尔维诺合作的三部音乐剧之一。“记忆未来”很难说是对语义模糊的原文“ricordo al future”的直译。“ricordo al future”是剧中主角普洛斯彼罗(Prospero)临终时所说的话,他一生都在质疑声音和沉默,来回转动记忆,让其离开又不断走向未来:
记忆守护沉默
忆记未来这一承诺
哪个承诺?这一个,你现在或许
几乎不用声之末去触摸
它溜出脑海之际风正轻抚
声音里的黑暗,暗影中的
记忆,对未来的记忆
过去与现在、记忆与遗忘的这种相互作用在后面的文中不断呈现,但支撑它的始终都是一种对未来不可动摇的信念,坚信音乐可以穿越距离,将声与形赋予这种相互作用和信念。
贝里奥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去确定和勾勒这些讲座的内容与结构。早在1992年年初他就接到了做诺顿讲座的正式聘书。1993年秋我们定居在坎布里奇时,前面两讲已经基本成形,只需继续完善;后面四讲每一讲都是在开讲之前才完稿的,有时是讲完之后才定稿。所有讲稿都是先用意大利语写就,然后由安东尼·奥德柯恩译成英文,再由贝里奥自己进一步完善。
我丈夫在撰写这些讲稿和修订它们的过程中得到过太多人的陪伴与支持,我在此代表他所做的致谢必然是不完整的。这些人当中肯定包括大卫·奥斯蒙德—史密斯、露西·加利亚诺、安东尼·奥德柯恩。我见证过我丈夫经常与莱因霍尔德·布林克曼、已故的戴维·勒温以及克里斯托夫·沃尔夫做富有启发的交流;克里斯托夫·沃尔夫与多萝西、。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顺心愉快,在桑德斯剧场的会议和演出顺利进行,马克·卡根和南茜·史夫曼提供了一切可能的帮助。在《记忆未来》这本书漫长的成书过程中,从贝里奥被任命为诺顿讲师到这一版最后一个细节的敲定,一直都有哈佛大学出版社的佩格·富尔顿耐心的陪伴。
我个人要感谢莱因霍尔德·布林克曼,他为我提供了六场讲座全部讲稿的复印件,这也是现存唯一完整的全套讲稿。在每场讲座结束时,卢契亚诺会礼节性交给他一份他刚刚讲完的文稿。这些复印件要是在其他时候可能就成了“雕刻师的钞本”了,我尝试带着计算机时代之前的简洁和尊重对其进行相应的文字处理,我庆幸自己遇到了玛丽·艾伦·格尔这样一位感觉异常敏锐的编辑。玛丽娜·贝里奥曾经在讲座期间阅读并且评论过她父亲的讲稿;去年夏天她就陪伴在我身边,在文稿修订上帮了我很多忙。我想——也觉得卢契亚诺会同意的——把这本书献给她以及克里斯蒂娜、、丹尼尔、和乔纳森·贝里奥。
2005年10月于拉迪孔多利(锡耶纳)
(选文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