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女孩看不见光,却听得到音乐梦想

2021-10-19 04:55:55

第2174期

摄影:嘉兴日报 田建明 编辑:崔家乐

腾讯新闻出品

12岁的李冰和李雪是一对双胞胎盲童,4年来,在众多志愿者音乐老师的义务帮助下,她们在黑暗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李冰和李雪是河南省焦作市特殊教育学校盲(10)班的学生。4年来,她们发挥了自己的音乐特长,相继学习了音乐表演以及古筝、葫芦丝、竖笛等许许多多的器乐。

2003年1月,在母亲温暖子宫里才待了7个月的李冰和李雪提前来到这个世界。这对早产双胞胎一共重2.5公斤,被放在保温箱里,靠吸氧维持生命。“后来发现两个孩子不对劲,爱睡觉,且双眼不明亮。医生说,可能是吸氧过多导致了失明”,李冰和李雪的大姨郭美英告诉记者。“谁说我看不见,我都快要能自己走路了!”眼睛有微弱光感的妹妹李雪不服气地打断大姨的话。退休后的郭美英经常照顾姐妹俩的生活起居。

父母有时候工作比较忙,大姨和志愿者会护送两个孩子去学音乐。周末,在去找志愿者老师学音乐的路上,左眼有光感的妹妹李雪挣脱大姨的手,兴奋地跑步上天桥。每到周六,她们总是迫不及待地去上课。

“小鱼儿蹦蹦跳,它要把春天找……”姐妹俩对自己学习的第一首歌《找春天》记忆犹新。“小时候,带她们去外地看病,车上放的这首歌,回到家里,李冰便缠着要听歌。”郭美英就买了录音机和一些儿歌磁带。没想到姐妹俩学得很快。从那以后,这个位于焦作市解放区焦北办事处的50平方米的小家,便时常传出幸福的歌声。“俩孩子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乖巧活泼,给家里带来不少欢乐。”图为唱歌之前,音乐老师教姐妹俩唱歌时正确的运气身姿。

音乐老师吉利娜帮助李雪做“抬笑肌”动作,此动作能让她演唱时面带笑容、情绪饱满。

在钢琴的伴奏下,姐妹俩合唱了半天的歌,老师和学生都有些倦意。

古筝是姐妹俩都很感兴趣的乐器,弹奏之前,用胶带在手指上缠上“义甲”,既能弹出纯净的音色,又保护了指甲不受磨损。

2011年夏天,妈妈把姐妹俩送到焦作市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盲文。开学第一天,姐妹俩因为歌唱的好,被任命为音乐委员。下课了,孩子们都喜欢赖在教室里听她们唱歌,就像课间音乐会。这一幕在2012年6月4日被志愿者贾爱霞意外发现。沉浸在古筝的优美旋律中,她们俩仿佛在黑暗中摸索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她们虽然双目失明,却能欢快地唱歌,当时感觉心被什么撞了一下,眼泪就流了出来”。贾爱霞得知姐妹俩喜欢音乐却没有专业老师教时,当天晚上就在焦作志愿者QQ群里发消息,为这对小姐妹求音乐老师。

退休在家的吕宝刚老师,擅长吹竖笛,他决定免费收两姐妹为徒;毕业于郑州大学音乐系,目前开了一家音乐培训班的吉利娜看到消息后立即回复说,愿意免费教姐妹俩学习古筝和声乐;市民李云的快板小有名气,也主动请缨……至少有4名志愿者回应请求。贾爱霞决定,每周末腾出一天时间陪着郭美英护送俩孩子去上音乐课。

每到周末傍晚,姐妹俩会来到焦作市人民公园跟李云老师学习快板。姐姐李冰的语言表达能力强,进步很快。

在家里面,大姨拿起快板,协助李雪回忆老师白天教的内容。

妹妹用有光感的左眼感受志愿者贾爱霞送的手镯。

大姨经常带着姐妹俩外出游园,与其他正常的孩子不同,盲孩子在成长阶段一刻都离不开家长陪伴。

姐妹俩在焦作市人民公园的游玩时,一起用手抚摸花朵,感受美好。

从2012年第一次上音乐课开始,一晃4年过去,李冰、李雪吹拉弹唱无所不通,成了学校的小明星,她们还曾代表学校去北京参加演出。

在焦作市一场大型演出时,李冰(右)、李雪(左)登上“音乐梦想季”的舞台。在一众志愿者音乐老师的帮助下,她们离音乐梦越来越近。妈妈希望她们毕业后,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属于适合自己的职业。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