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平用音乐讲述的故事 (第070期)《家乡水》曲丹演唱

2020-11-30 20:32:53

人常说:美不美,家乡水。《家乡水》这首歌就道尽了家乡水的“美”与“情”。大多数抒写乡情的歌曲往往以景带情,这首歌却独辟蹊径,以情带景,句句诉情,句句咏景,景随情至,情深而景醉。在富有江南情致的婉转曲调中,歌曲以“水”为载体,人与水、情与水的感觉不断置换、相互渗透,从容细腻地表现出游子对家乡至深的眷恋,对家乡近乎本能的爱。这份浓郁深厚的情感,融合在自然纯朴的旋律中,如江南流水一般曲折婉转,温柔灵动,透人肺腑。在一首玲珑的别致小歌中,却品出一份大境界。


作词:阮晓星

作曲:吴小平

编曲:

演唱:曲丹



吴小平曲作者。江苏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音协、剧协会员、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原江苏省文化厅艺术总监。曾获第十届文华音乐创作奖、第十七届群星奖、第七届音乐金钟奖、中国第十届电视剧单项音乐奖,多次获中国戏剧节优秀音乐设计奖。代表作有:歌曲《梅兰芳》、《青衣》、《俏花旦》、《问江南》、《美丽的中国梦》、管弦乐曲《垓下随想》,舞剧《格桑花与茉莉花》、《王羲之》,京剧《西施归越》、《飘逸的红纱巾》、《青衣》,越剧《陆游与唐婉》、《春琴传》、《李清照》、《柳毅传书》、《丁香》、苏剧《红豆祭》、锡剧《江南雨》,晋剧《红高粱》,话剧《韩信》、《此心光明》,木偶剧《嫦娥奔月》,歌剧《青春之歌》等。

阮晓星,前线文工团创作室副主任。国家一级编剧。主要从事诗歌及音乐文学创作。多次获全国全军大奖。作品被选入《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中国女诗人名作导读》等十多种典籍。曾出版个人诗集。主要代表作品有:《望穿秋水》获中国广播文艺政府奖一等奖;《格桑花》获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曾连续四届获得全军文艺会演声乐创作一等奖,多次获得全军文艺会演“晚会文学撰稿奖”。担任获奖舞蹈诗剧《妈祖》及芭蕾舞剧《八女投江》的剧本创作。

曲丹,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荣获三次嘉奖,一次三等功;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本科班,师从于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教授,攻读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期间,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邹文琴教授。曲丹是第五代之一,军中“五朵军花”之一,她长期致力于民歌的演唱和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国内许多含金量极高的音乐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形成了清新、甜美、大气、主流的演唱风格,被誉为民歌歌坛的“灵动女声”;因为歌声宛如一盏清茶般沁人心脾,她的歌唱作品被冠以“新茶乐”的美称。

长期以来,曲丹致力于民歌的演唱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出版发行了《有福同享》、《红楼梦》两张个人专辑,拍摄了《高山流水》、《国旗之恋》、《藏韵》、《飞天舞袖》、《有福同享》等十余部音乐电视作品。多次参加《欢乐中国行》、《激情广场》、《中华情》、《新视听》、《天天把歌唱》、《墙来了》、《梨园闯关我挂帅》《欢乐英雄》等栏目的录制,并在南宁国际民歌节、央视秋晚、各地卫视春晚等多个一线晚会舞台演唱。曾主演《》(饰演)、《小二黑结婚》(饰演小芹)、《秦始皇和万里长城》(饰演孟姜女)等大型歌剧。数次应邀参加李谷一、蒋大为、刘和刚音乐会担任演唱嘉宾。并随团赴欧洲、东南亚等地区进行访问演出,用歌声向世界人民传播中国文化。

创作阐述

 “点”“线”谱写《家乡水》

文/吴小平


中国音乐家协会“江苏行”采风创作活动合影


2011年,江苏省邀请中国音协的众多著名词曲作家来江苏采风创作,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

采风活动结束后,词作家们写出了一批歌唱江苏风貌的作品。我一眼就看上了阮晓星女士的《家乡水》一词。歌词意境很美,画面感也强。长短句结合的很有韵律的句子,也便于谱出有新意的曲子来。尤其看到“春风柳笛吹,秋雨荻花飞”“情在乡音里迷路,心在水边倦归”这样的句子,真是有谱曲的冲动。

吴小平(左)、阮晓星(右)


但是我又清楚,写乡情的旋律是很难的。难在既要出新还要有根。我经过反复思考,选择了锡剧的“老簧调”为音乐素材,并将原素材进行了“陌生化”的处理。锡剧的“老簧调”原为“宫调式”(35615632111),我将其改为了“商调式”(35615631222)。希望能通过调式上的改变,使人在听觉上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新鲜感。

在结构上,我在独唱前,先用通俗女声的伴唱唱出了三句“家乡水”,强调了“家乡水”的词意。接着又对第一句歌词“怎能不爱你,家乡的水”中的“家乡的水”四个字,作了连续四次的变化重复,再进一步强化“家乡水”的听觉印象和和多情不舍的浓浓情愫。

在旋律写的作上,我运用了“点”“线”结合的方法。“点”“线”结合的写法,是我在多年音乐创作中摸索出来的。在声乐作品中,长时间(相对而言)的“线状”旋律,会使人感觉冗长拖沓,而长时间(相对而言)的“点状”旋律,又会使人感觉刻板单调。因此,只有处理好旋律中“点”和“线”的关系,才能使旋律灵动优美。《家乡水》是我运用“点”“线”结合的旋律写作方法较为充分的一首作品。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