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星们都拼了命的让孩子学音乐?

2021-04-18 04:25:11

文 | 米粒妈(公众号 米粒妈频道)


过年我们一家去夏威夷,看土著小姐姐反弹尤克里里,米粒也跟着手舞足蹈的,那股子劲儿啊,感觉恨不能上台和小姐姐一起唱一曲呢!



夏威夷到处都是尤克里里,他们夏威夷语叫乌克丽丽,在夏威夷呆的那几天,米粒一看见琴行就要钻进去看看,各种试弹,走的时候还非想把自己手里那只买走。最后只要许诺回国好好研究研究一定给他买一个。



不得不感慨,音乐对人的感染力实在太强了。还记得《寻梦环游记》里对音乐恨之入骨的伊梅尔达,站到舞台上拿起话筒,仍旧唤起了内心对音乐的渴望,用歌声征服了全场。



还记得我大概13岁之前,很不喜欢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就算自己爱唱歌、唱得还可以,除了父母和极少数知心闺蜜,没几个人知道。


当时的米粒妈就跟《欢乐好声音》里面害羞的小象米纳似的,热爱音乐,渴望歌唱,却始终无法鼓起勇气展示自己。



后来有一次,冥冥之中改变了我的命运,学校组织唱歌比赛,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想锻炼锻炼我)老师“强行”把任务安排给了我。比赛前天晚上把我紧张的,翻来覆去睡不着。


第二天,终于轮到我上场,台下坐着上千名同学还有老师,静静的望着我,没想到,我站到台上之后,如有神助,所有害怕瞬间消失。


一曲终了,雷鸣般的掌声,感动得快要哭出来了。更神奇的是,从那以后,我的性格越来越开朗,从前的不自信与怯懦,消失殆尽。


每次,米粒姥姥和姥爷说起这事,就啧啧称奇。我想,这就是音乐的神奇力量,仿佛给我一把自信的钥匙,从此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大部分80后的家长,基本没有给孩子做音乐启蒙的意识,在他们眼中,“音乐”离普通人生活太远…那是“音乐家”的事情。


如今的父母,特别是明星父母,格外重视孩子的音乐启蒙:


黄磊的女儿多多,弹得一手好钢琴,10岁就能上台演出。



除了会弹钢琴,多多还会玩吉它,绝对遗传了黄磊文艺青年的特质~



陆毅的女儿贝儿从小就有音乐天赋,不但唱歌好,琴弹得也很不错~



李湘家的小公举王诗龄,弹琴的时候有模有样。



田亮的女儿Cindy,不仅会弹钢琴,还会弹古筝。



郭涛的儿子石头,很喜欢吉他,弹起琴来化身文艺小暖男。



最近好多明星的孩子学起了尤克里里,林志颖生日的时候,Kimi还弹奏了一曲生日快乐歌祝爸爸生日快乐呢!



胡可也在微博晒出小鱼儿弹尤克里里的视频。



那些父母本就是音乐人的孩子,更不得了~王菲的女儿李嫣、汪峰的女儿小苹果、曹格的女儿Grace…至少会一种乐器以上。


尤其是我伦家可爱滴小周周,路还不会走,妈妈昆凌就陪着她坐在钢琴边上啦。



明星们让孩子学音乐,是为将来成为“音乐家”或子承父业?不一定。对他们而言,让孩子学音乐,是为了使他更好的感受美好与感动。因为:




Part

1

音乐,是优雅的生活方式


奥地利,世界闻名的音乐王国。那里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有音乐相伴。


幼儿园老师会带他们分辨狗叫、鸟鸣、汽车轰鸣等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声音;教他们儿歌并随着节拍做动作;让他们听一段音乐,来区别欢乐和悲伤。


对他们而言,音乐不是“教育”,而是融入孩子生活的,习以为常的伙伴。


6岁左右,孩子们可以系统学习音乐。歌唱、演奏乐器还是舞蹈?只要你喜欢,什么都可以学。但这同样不是“任务”,而是为了寻求快乐与美好。


在奥地利,随处可见高水准的街头表演,各类音乐会、歌剧、音乐剧更是数不胜数。音乐,早已融入他们的血液。


奥地利的孩子从小被音乐充分滋养,正是这种对音乐的天然热爱,使得奥地利诞生了许多音乐大师:沃尔夫冈·莫扎特、弗朗兹·舒柏特、小约翰·施特劳斯、海顿…等等。



所以,学习音乐不仅仅是掌握一门技能那么简单,更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


只有孩子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好,才能对他的性格塑造,品格磨炼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反过来,再促进他的学习。




Part

2

音乐,让孩子的品格与气质更出众


1. 热爱音乐的孩子,性格更加开朗自信


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热爱唱歌让我的性格日益开朗,一次难忘的表演经历,更是空前增强了自信心。


音准不错,性格外向的孩子,尤其适合练习声乐,可以让情绪得到尽情的抒发。性格偏内向,音准很好的孩子,器乐演奏则是更适合他的情绪舒展方式。


无论声乐还是器乐,都能让孩子从中感受快乐,让他学会更好的表达自我!而每次表演收获的赞扬与掌声,会逐步提升他的自信心,感觉自己棒棒哒~


2. 热爱音乐的孩子,更有毅力懂坚持,更容易成功


音乐是美好的,学习音乐的道路却异常枯燥。最初的新鲜感过去后,面临着长年艰苦的练习,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这就不和人生是一样的吗?


音乐巨匠贝多芬,4岁开始苦练钢琴,有时候小手弹肿了都不休息,每天晚上困得迷迷糊糊了,还在弹琴。


朗朗,从小热爱音乐也很有钢琴天赋,每天练琴8小时以上,却遭遇许多同学的嘲笑,认为他根本无法成材。



父亲对他说:“孩子,做人应该像棵树,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也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只管自己生长,当有一天你芬芳馥郁时,别人自然会理解你。


从那以后,无论遭遇怎样的打击,他都一心一意的练琴,只为坚持心中梦想,终于在17岁誉满全球。


就像胡可写到的那样,我们不需要执着于完美的结果,却要拥有坚持的品格。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有毅力能坚持的人,才是最后的赢家。音乐恰恰把这种耐力和坚持带给了孩子。


热爱一件事物很容易,想将它做到极致,难!孩子的雄心+父母的正确激励与引导,才能促使他不断坚持,突破自我!


3. 热爱音乐的孩子,身体更健康


练习声乐,可以调动身体各器官与肌肉群,比如口腔与腰腹肌肉,需要呼吸与丹田之气的配合等。唱歌,可是不简单的动动嘴就好,它是一项全身性“运动”。


练习器乐,无论钢琴还是其他管弦乐器,都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双手与手臂。对孩子的肌肉力量锻炼,还有手指精细动作发育大有好处。


生理学家和医学家做过研究,节奏有序、柔和优美的音乐可以引起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谐和律动,提高人的听觉反应,调节人体内的生物节律。


由此可见,孩子从小多感受音乐,会促进身体发育和健康,好处多多~


4. 热爱音乐的孩子,更聪明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音乐可以刺激大脑皮质的活动,并对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调节大脑功能。


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罗素,在1993年就通过实验指出,对3岁左右的儿童施以音乐训练,可以增强他们长期在非语言方面的辩识能力的增长。



音乐可以让孩子的左右脑平衡发展,增强它们的沟通。国外曾有调查显示,音乐课成绩优秀的孩子,往往数学课成绩也不错。右脑的开发,还能大幅促进想象力与创造力。


热爱音乐的孩子,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记忆力都比普通孩子更出色。



5. 热爱音乐的孩子,更具专注力


米粒有段时间写作业的时候,老走神儿,铅笔还在手里,写出来的字都快上天了。后来带着他一起识谱、练琴,过了一段时间,写作业也不左顾右盼了。考试也更仔细了,我这个当妈的,被老师叫过去“谈话”的次数也少多了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可以让孩子静下心来静静聆听,多让孩子听音乐,可以逐步训练他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美国科学家做过实验,当你将儿歌念给孩子听,他要花很长时间去记忆才能背出来。直接放儿歌音乐给孩子听,没一会儿他就能跟着唱出来,哪怕是外文也能很快模仿。


孩子的记忆速度得到提升,正因为聆听儿歌音乐时,他更加感兴趣,从而认真专注。


6. 热爱音乐的孩子,情商更高,人缘更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情商成了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每次刷微博都能看到XX高情商圈粉,XX情商低遭封杀之类的。话说回来,谁不愿意和超nice为人处世让人舒服的人打交道呢?


情商低的孩子,长大后无论职场还是情场,都更容易受挫。明明对方已经从声音、语调、语气及表情明示或暗示出不愉悦的情绪,可你get不到…还在尬聊。相信我,会错意的下场很悲剧!


学音乐的孩子可以精准地把握到对方语言中的轻重缓急,不同情绪,妥妥高情商,无论是在朋友圈还是在职场上,绝对游刃有余。


当孩子全身心沉浸在音乐之中,他的情绪会随着节奏旋律的变化跌宕起伏,充分感受音乐蕴含的情感与故事。这种长期锻炼,会极大提升孩子的情绪敏感力。


7. 热爱音乐的孩子,性情更平和


很多时候,家长会抱怨孩子性格毛躁,脾气差,动不动跟父母长辈发火。


我们要明白,人有喜怒哀乐不分年龄大小,当孩子有了情绪,他和成年人一样,需要抒发或者说沟通的渠道。



很多成年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当你心情不好,听首舒缓的曲子可以很快平静下来。当你心情很好,但一时没人分享你的感受,听首欢快的曲子或高歌一曲,也会很快平复激动。


大人如此,孩子也一样。当有了音乐这个伙伴,无论何种情绪,都可以与它进行交流。它永远不会粗鲁的打断你,会非常耐心的倾听,与你进行心灵的交流。


无论单纯的听音乐,还是歌唱或演奏,都可以让孩子摆脱激烈的情绪,逐渐平和下来。这对塑造孩子沉稳的性格很有帮助。


8. 热爱音乐的孩子,更具气质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音乐给气质带来的影响同样强大。


音乐能使孩子更加开朗、自信、坚韧、聪明、具备专注力,同时拥有平和的性情,更高的情商。



有了这些综合塑造,孩子的整体气质,会变得内敛大方,优雅谦和。


这样的孩子,更懂得享受并感受生活的美好。面对学业和将来的工作,善于动脑,同时更具恒心和毅力,更容易取得成功。




Part

3

音乐,总是与聪明的大脑相伴


不少人对音乐存在一个偏见,即爱好音乐的应该文科生居多,毕竟这类人情感丰富,更容易多愁善感哈哈~我只能说,你真的想错了!


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从小深受音乐熏陶,6岁时开始演奏乐器,会弹钢琴和小提琴,而当他到苏黎士学院报道时,手里还拿着一把小提琴。他自己就说过:“我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



1912年8月的一个早晨,爱因斯坦喝完咖啡后走到钢琴前面开始弹琴,他时而弹几下,时而又停止,记下一些什么,接着他跟妻子说了:“我有一个奇特的想法,”然后就钻进楼上的书房,一个多星期未曾下楼。


当他下楼时,把几张稿纸在妻子眼前摊开,稿纸上尽是一些奇怪的公式符号。这,就是后来震惊世界的“相对论”。



爱因斯坦说:“在科学思维中,永远存在着音乐的因素,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


我国许多优秀的科学家也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拥有一个辽阔无垠的科学世界,而且还拥有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



钱教授对文艺理论、音乐、诗歌、戏剧都很熟谙,其中钢琴为他所深爱,弹钢琴是最能让钱教授感受愉悦的事情。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会写旧体诗,还有很深的音乐造诣,尤其爱好小提琴,曾经谱写中国最早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钱伟长、建筑学家梁思成等都会演奏乐器,或有很高的音乐修养。


,曾经是大学合唱团的成员,也爱好拉小提琴,曾用人生的第一笔工资买了把小提琴。



,经常满身泥土,在制种育种阶段,工作不分白天黑夜。每当月光满地,蛙声不绝,琴声能消除一天的疲劳。


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85岁的屠呦呦,同样热爱音乐。当蜂拥而至的记者想采访她时,屠奶奶并没有站在象征荣誉的奖杯和证书面前,而是优雅的坐在心爱的钢琴旁。



由此可见,科学与艺术才产生了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具有无可替代的互补性。


一个严密、完美的创造思维过程,一定是人脑左右两个半球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


正是音乐中一串串闪烁跳跃的音符,激发科学家们的更多的想象力!




Part

4

做音乐启蒙,无需刻意不能过早


既然音乐对孩子的双商开发,以及性格塑造有如此多的益处,妈妈们肯定很关心,到底怎么给孩子音乐启蒙最合适?


1. 音乐启蒙的时间及乐器选购


关于给孩子进行音乐启蒙的时间,及容易走入的误区。早前写过一篇《千万别让孩子太早“学”音乐》,可以好好回顾。


如果想让孩子学乐器,什么年龄段适合学什么乐器?可以参考这一篇《你家孩子几岁学什么乐器,一看就知道!


这里再强调一句:给孩子买什么档次的乐器,要根据家庭的经济条件来定,简而言之,就是在能力范围之内给孩子买最好的!


学乐器是长期的事,后期投入肯定不少,要有心理准备。如果乐器水准跟不上孩子的能力水准,对他的学习肯定是阻碍!但也不能为了买最好的乐器,搞得生活极度窘迫甚至负债累累,那是本末倒置。


2. 音乐启蒙书籍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乐老师——少儿音乐教育指南》



作者是郑又慧老师,这本书中的理念相当棒!尤其适合认为自己“没有音乐细胞”的家长,不要把音乐启蒙想象的太高大上,书中有很多具体建议,比如:


乐器学习要做哪些准备?如何选购?

如何培养孩子的乐感?以及识谱的问题。

需要报音乐班吗?如何配合老师的工作?

……等等


相信会给家长带来很多实用的帮助。


  • 《我的第一本古典音乐启蒙书》



英国金牌儿童艺术启蒙绘本,古典音乐品牌Naxos重磅出版。曾获中国音乐家打击乐学会会长金纪广推荐。


书中的语言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介绍了古典音乐的相关知识,以及形形色色各种乐器和著名的作曲家。


书中附有光盘,包含了28首经典古典音乐,相当赞~


  • 《德国经典儿童音乐启蒙书(套装全4册)》



这套书曾荣获德国音乐图书大奖,获得中央音乐学院荣誉教授推荐,畅销20年之久。


包括《一起来听音乐会》、《各种各样的乐器》、《第一次看儿童歌剧》、《我爱跳舞》共4册。包含丰富的音乐知识+场景体验+妙趣故事+精美图画,让孩子身临其境感受音乐,提升音乐素养。


  • 《儿童古典音乐绘本(套装共8册)》第1辑&第2辑



,还有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的联合推荐!常年稳居德国音乐童书畅销榜Top10。


全部都是经典的交响乐、钢琴或歌剧、芭蕾舞剧作品,通过绘本孩子可以了解音乐表达的故事,通过配套音乐可以鉴赏作品,加深对故事的理解。音乐与阅读得到完美结合。


音乐启蒙的书有很多,这里推荐的是我和米粒看过,感觉比较好的~大家也可以再挖掘。除了看书,平时多带孩子看音乐会、歌舞剧、儿童剧,去逛逛音乐节,都可以给孩子音乐熏陶。


PS:如果亲爱的们想看电影《欢乐好声音》,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欢乐好声音,即可获取下载链接!



美国著名作曲家科普兰,曾问过一个问题:“音乐有意义吗?”


“当然!”海顿说:“音乐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以超越的苦难。


出生于曲艺世家的马云也曾经说过:“不让他们体验,不让他们去尝试琴棋书画,我保证30年以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



既然“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个不完整的教育”,既然音乐可以丰富孩子的灵魂,帮助他更好的感悟生命。


为何不让音乐成为孩子的最佳伙伴?用音乐让孩子感受由衷的快乐,抚慰心灵的伤痛,并让孩子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从米粒学尤克里里开始,每到周末我家都会来个小型“音乐会”。我唱歌,米粒跟我一起唱或者弹尤克里里,米粒爸就是个称职的观众,负责给我们拍拍照,偶尔还给我们献个花呢!


最后米粒妈想用余光中写给未来孩子的信里的一段话结尾:


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相关阅读 

超详细的夏威夷攻略,夏威夷跟你想的不一样!

怎么选出难度正好的英文绘本?后悔知道晚了!

要不要送孩子去蒙台梭利幼儿园?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连外国人都学中式教育了,你还在想快乐就好?


亲爱的们,欢迎投稿哦(投稿发至:milima123@126.com,主编微信号:daoshidabai)!一经采用,稿费1000-3000元哦!请勿一稿多投,我们需要:教育教养(3-12岁)、婚姻情感、学习启蒙(3-12岁)、科学喂养(0-3岁)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