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8 00:00:46
12岁王羽佳演奏的《旱天雷》
论家长在孩子学习钢琴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在把艺术教育作为普及素质教育方式之一的当下,学习钢琴也成为了一种时尚。许多适龄儿童在老师正确的教育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下,通过努力,短短的几年间就成为一个出色的琴童,佳话不断。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影响琴童正常学习的负面因素,其中不乏来自家长方面的,严重阻碍了琴童的健康发展,令人痛心。
当今的钢琴已走入平常百姓家,家长让孩子学习钢琴的现象正变得普遍。一个适龄儿童,如果在老师正确的教育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引导下,通过努力,在短短的几年里成为一个出色的琴童,并不是梦想。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却出现了一些影响琴童正常学习的负面因素,严重阻碍了孩子钢琴学习的正常进程,其中不乏来自家长方面的,这十分令人痛心。接下来,笔者将谈谈在孩子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来自家长的负面影响。
一、急功近利因素的影响
一些家长出于急功近利心理驱使,总想孩子学习钢琴能够快一点,甚至越快越好,结果却由于违背了学习规律,揠苗助长,孩子没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家长不但看不到想要的愿景,反而让孩子学得力不从心。孩子们有的发音不清晰,有的节奏把握不准确,有的对音乐理解肤浅,还有的因此练坏了手型。总之,毛病一大堆。说到底,基本功不扎实,想把钢琴弹好是不现实的。等道理明白过来再让孩子重新回去认真学习,既走了弯路,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得不偿失。急功近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出于考级的考虑,认为级别越高代表水平越高,孩子考级快,是孩子聪明,家长也有面子。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一起学琴,别的孩子进步得更快,赶不上别人自己脸上无光,超过了别人则心里舒坦。二是认为孩子学得快就是节约了时间,可以把省下来的时间拿来做别的事情,一举多得。
二、日常管理不当因素的影响
孩子能否练好钢琴,与是否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练琴习惯密切相关。每天保证相对充足的练习时间,对于孩子琴技进步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时间的保证,是让手指灵活和对曲谱熟练的要求;再者是练琴的效率问题,要教育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效率的最大化。做好以上两点,并持之以恒,练琴的质量就将得到保证。但凡一个优秀的琴童都有这样的好习惯,这背后与家长的严格要求以及管理督促息息相关。但琴童在实际练习过程中,遇上家长管理方式方法欠妥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有的认为自己的孩子天资聪颖,学东西容易,在平时就缺少最起码的管理要求,觉得孩子的练琴能应付老师的复课就比较满意。有的认为只要孩子按时到老师那里上了课就行,对孩子练琴不督促或很少督促,至于孩子学得好不好那全是老师的问题。有进步了,考级过了关,就觉得老师教学有道;反之,那就是老师教学水平不够。还有的家长虽然平时也关注过孩子练琴,但对于是否认真练习却没有严格把关,不表扬也不批评,只要孩子完成了练琴时间就可以,导致一边练琴一边看电视的也有,凳子没有坐热就跑来跑去的也有,心不在焉像玩游戏一样的也有。还有的练习时间安排不够合理,等孩子做完其他功课已经倦意浓浓了,再来匆忙指挥孩子练习一下,这样能否达到质量要求,可想而知。
三、求数量不重视质量因素的影响
对于高质量表现乐曲的评价,要求标准是多方面的,既有基本功方面的要求,还有情感方面的许多要求,综合起来,这就是表现力。表现力好不好,直接会体现在听众的评价上。所以学习钢琴要对质量要求严格,以能够经得起考验。事实上,许多专业老师对培养孩子演奏表现力方面经常会下大功夫,学生弹得不到位的地方会费尽口舌讲解和引导,甚至暂停新课来让学生琢磨领悟,直至学生达到要求为止。另外,老师通常会根据每个孩子接受能力,联系曲目本身的难易程度以及孩子平时的练习效果来综合考虑确定上课的作业量,尽量准确地把握分寸,有时多一些,有时少一些。也可能不布置新内容,让学生把没达到要求的旧功课带回去继续“咀嚼”。但有一些家长接受不了这种教法,觉得自己付了学费代价,就是希望孩子在一堂课内能多学些曲目内容,如果不让老师多教一点不合算,是损失。至于小孩完成的效果如何,就无心考虑了。更有甚者,孩子刚到老师那里复课,没等得及老师检查上一堂课的作业完成情况,也不愿听老师的评价,就迫不及待地要求老师上新课。家长这种重量不重质的心态,长期下去,结果不说自明。
四、盲目节约因素的影响
如果一个琴童选定了合适的老师,保证定时去上课,让老师及时纠正错误,并接受到新鲜知识,那是十分符合教学规律的。长期以往,循序渐进,琴艺提高应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是,有些家长的做法出现了偏差,为了节约学费,会经常找理由帮孩子请假。有的逢年过节不来;有的因孩子过生日或参加同学生日不来;有的寒暑假出去旅游或参加其他聚会不来;有的其他功课作业多了不来,一到假期则让老师每节课多教一点,回去则争分夺秒“修行”;有的甚至只在考级前让老师指点一下,回去突击苦练几天便去迎考……各种情况五花八门,总之,一年到头上不了多少课。造成的结果是,学费的确省下了一些,却严重违背了学习规律,既没学好琴,也养成了坏的习惯。少数家长为了请假方便还教唆孩子编理由欺骗老师,时间一长,就造成孩子言语礼貌等文明习惯缺失,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欢迎转发
❤️
你们的支持是我们的动力
趣弹琴 | 让我们“趣”弹琴
“趣弹琴”微信公众号致力于中国儿童音乐启蒙教育&基础钢琴教育的发展,及提供音乐教师交流、服务的平台,曾多次应美国 Alfred Music 出版公司邀请赴美学术交流研讨。趣弹于2015年获得美国Alfred公司授权成为Alfred《快乐钢琴》系列教程在中国的组织推广方,开展《快乐钢琴》教师培训及认证。同年趣弹和美国Alfred公司、上海音乐出版社联合主办首届Alfred青少年国际钢琴大赛取得圆满成功。趣弹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阶段性成长及学习特点自主研发基础钢琴完整教育体系,将课程、技巧、乐理、听力、视奏、合奏、即兴/创作等融入教学过程中,同时加以趣味App游戏辅助纸质教程,让我们更快乐地“教”与“学”,实现趣弹倡导的Learn• Teach•Play教学宗旨。
发现学习的快乐
&
享受快乐的学习
【联系我们】
官网:www.qutanqin.top
趣弹琴 I 一个分享快乐的公众号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