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30 22:53:55
1
1969年,15岁的我升上高中,新来的英文老师提着一台录音机走进教室,叽哩呱啦用英语说了一节课的话,又插播了几段自外国电台录下来的广播,全班有如鸭子听雷,但心头震撼极大。他要我们把英汉辞典丢进厕所,改用英英辞典。在他引导下,大家竞相结交美国笔友,合订英文报纸,阅读英文本《希腊罗马神话》。
他教我们唱鲍勃.迪伦(Bob Dylan)与琼.拜雅(Joan Baez)的英语民歌,第一首就是迪伦的《在风中飘荡》(Blowin’ in the Wind),启发了我们对争取人类平等、自由,成为有个性、特立独行的人这类美好意念的向往。
这么多年后,我才了解:原来我过去几十年写诗、译诗,作为中学、大学老师,努力把我觉得美好的事物和学生、朋友、读者分享,动力居然来自半世纪前太平洋边花莲中学这位大学刚毕业的林文光老师。
多年来,我虽然不断在教室内、教室外,向学生们、朋友们放送鲍勃.迪伦,但一直到去年受邀参与《鲍勃.迪伦诗歌集》翻译,才有机会把缠绕心头的他的许多经典歌曲译成中文,包括《在风中飘荡》《时代正在改变》《暴雨将至》《地下乡愁蓝调》《铃鼓手先生》《别再多想,没事了》等。
这些歌,有的早被奉为民权运动圣歌,带给当代知识青年极大影响;有些则是幽微、世故、耐人寻味的情歌。迪伦延续了中世纪以降英语叙事歌谣的传统,,但绝不流于口号似的吶喊。他或借戏剧手法,以暗讽或戏谑的语气,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善用“押韵”利器,为歌词注入跳跃性极强的“超现实趣味”,让他的许多歌成为词曲并茂的杰作。
对照自己的中译,重听迪伦,真觉得林文光老师教我的是一首反复“在风中飘荡”的时“光”之歌:
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
你才会称他是人?
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海洋
她才能以沙滩为枕?
加农炮弹要飞多少回
它们才会永远被禁?
答案啊,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一座山能存在多少年
在被冲刷入海之前?
一些人能存活多少年
在获准自由之前?
一个人能掉头多少回
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答案啊,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一个人要抬头多少回
才看得到天际?
一个人要有几只耳朵
才听得到人们哭泣?
要多少人丧命,他才知道
已有太多人死去?
答案啊,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鲍勃·迪伦《在风中飘荡》
2
有人称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但其实生命才是真正的“时间的艺术”,或者说“魔术”,恰如我25年前《魔术师》一诗中说的:
人生,他说
就是一场大魔术
但有些变化太缓慢
需要一生一世
才看得出其中的奥秘
我非常喜欢葡萄牙传统歌谣“法朵”(Fado),买了很多唱片和书籍,写了一篇很长的“想象葡萄牙——灵魂之歌Fado传奇”收在《世界的声音:陈黎爱乐录》里。我提到西班牙导演卡洛斯·绍拉( Carlos Saura Atarés)2007年的电影《倾听里斯本》(Fados,又译《花渡》),结尾处有一段接近十分钟,十位“法朵”歌者、吉他手轮流飙歌的音乐盛宴,非常饱满、动人,让我忍不住将一首首歌词译出,做成字幕,上传到网络。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电影《倾听里斯本》剧照
电影《倾听里斯本》结尾飙歌场景 陈黎译歌词
我最喜欢当年才19岁的女歌手卡蜜儿(Carminho)唱的这首《时光之歌》(Fado das Horas)
我以前因见不到你而哭,
而今我哭因为见到你;
我哭,只因为我想
时时刻刻见到你。
时光飞旋而逝,
你说话,我倾听;
在我们生命的时光中,
每个小时短似一分钟。
紧紧靠近我,
不要再离去,
好让我可怜的心
至少能存活一个小时。
《时光之歌》
啊,真美妙、奇妙的一首情歌——见不到你也哭,见到了你也哭——因爱而哭,因喜而哭!为了致敬这首歌曲,我写过一首五行诗《金》,收录在我的诗集《蓝色一百击》中:
时间的汇率:见面时,那葡萄牙
民歌说一小时短似一分钟。不见时
有人度日如年,有人以一日易
三秋。刺桐花方红时,我们
尚未满月,如今已一千几百岁
陈黎《金》
3
1988年,我在家中卫星电视上看到伟大的德国男中音菲舍尔·狄斯考(Dietrich Fischer-Dieskau)在东京演唱舒伯特歌曲集《冬之旅》,一首首从小熟悉的名曲《菩提树》《春之梦》……伴随岁月的声音自63岁老歌者口中传出,感动之余,只能流泪。那苍凉而沧桑的歌声中包含多少艺术的爱与生命的真啊。但我岂知30年前因感动而写出《春夜听冬之旅》一诗的我,如今也已63岁了。
这世界老了,
负载如许沉重的爱与虚无;
你歌声里的狮子也老了,
犹然眷恋地斜倚在童年的菩提树下,
不肯轻易入眠。
睡眠也许是好的,当
走过的岁月像一层层冰雪
覆盖过人间的愁苦、磨难;
睡眠里有花也许是好的,
当孤寂的心依然在荒芜中寻找草绿。
春花开在冬夜,
热泪僵冻于湖底,
这世界教我们希望,也教我们失望;
我们的生命是仅有的一张薄纸,
写满白霜与尘土,叹息与阴影。
我们在一撕即破的纸上做梦,
不因其短小、单薄而减轻重量;
我们在擦过又擦过的梦里种树,
并且在每一次难过的时候
回到它的身边。
春夜听冬之旅,
你沙哑的歌声是梦中的梦,
带着冬天与春天一同旅行。
陈黎《春夜听冬之旅》
点击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陈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