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01:55:57
▲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
音乐小编的痛,谁人懂?
频率总监的担忧,谁人解?
预知今日文章,我们来看一副漫画……
十几年来,总监、主持人、音乐小编…类似上面的对话,大家心里各自的委屈……珊珊听过无数次!
因为,真的,众口难调!最要命的是,现在已经不是内部工作人员众口难调了,是连受众都各自有期待,更要命的是,现在有如山的自媒体迫不急待、想要取代你来满足受众需求!
在广电业界和我接触过的朋友都知道,珊珊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
常常在这时候,大家不约而同的陷入沉思……或者,出现另外一个场景,努力为自己的行为解释、说明……语气强烈一点的,甚至演变成防卫性辩论赛!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大家没有“先期共识”啊,团队没有在出发前,“先就目的达成明确的共识”啊!
举个简单的例子,传媒人常常这样说,我们频率的目标受众是25-50岁,所以我们就播他们最喜欢的经典音乐,例如像周杰伦的歌曲,就是我们频率的热播啊!
2009年,有本畅销书《从“为什么”开始,乔布斯让Apple红遍世界的黄金圈法则》。作者西蒙·斯涅克提出了黄金圈法则的概念(详情请自行去看书),书的重点是why(为什么)、how(怎么做)、what(是什么),这三者构成一个圆环,如下图:
俗话说的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啥概念?!就是,功力不够或思考太浅层的人,通常就只看到别人成功的表面现象,唯有你的基础功磨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藉由现象看到背后的本质、根本原因”。
也唯有真看到本质后,才能掌握How,也就是能把过程中,工作实施的技巧、SOP流程,精准掌握、能够不断改进How的方法与技巧,最终参悟做这些动作的根本原因,也就是那个Why!
所以,珊珊讲课讲了那么多年,最怕的就是~我讲的很投入,听的人却只想问我:那现在我该做什么?珊珊老师请告诉我执行步骤,我该怎么做才会有效果?唉~~
在我的心目当中,我们每一个做节目的人都是产品经理!
你的产品要怎么打造,想要达到什么目标,产品经理心里一定得先有方向设定啊!!
要不然,方向都没弄明白,只是设定了一个收听、创收都得提高的“虚目标”,行进中一旦碰到问题,团队成员采取的对应措施各自不同; 最终,面对不如预期的结果,这时候,就算复盘,可能也就揪结在“责任归属”讨论……如此现象,不断循环,对改进现状会有效益吗?
就像我的课程一样,我知道,课重、讯息量大、超级烧恼!你们的“投诉”,珊珊不是不知道。但为何这么多年来,我还是坚持要讲“Why为什么”,而不愿意直接贩售一套“操作步骤”?卖个现品、让你们回去直接操作,短期内有效果,多轻松愉悦啊!但是为什么我就是不这么做?
因为,我心知肚明,那些“不知道为何要如此做的操作步骤”,实施到最后,因为当事人的不明所以,前期兴奋期过后,或渐渐流于无形,或不再被提起。甚至于,有些团队士气一落千丈,当然也就更不用提持续优化升级了!
就像音乐编排这件事情一样,各频率好像都设定了目标,受众年龄段、音乐熟悉度、艺人火热程度、主持人特性…等等,但为何没能达到原设定目标?是执行策略的问题?还是具体执行流程上那里没控管好?还是每人理解的“目的、方向”压根就有落差?
不摸透Why,就算是100%模仿,也很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个只有What的模仿,常常也只是仿到形式而已啊!
所以,这一次,珊珊老师想邀请频率总监、音乐小编闭关三天,和我一起来探讨频率的核心目标究竟在哪。
讲到这,也许有人会说,珊珊老师真傻,这个当下顾及创收才是核心关键,哪有时间讨论音乐编排啊!但不也就是因为,这个当下,我们都需要直接面对创收市场的残酷事实,频率核心价值的提升、目标设定是否可以和市場紧密对接,才是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吗?!
唯有爬上问题解決金字塔,才能看清问题的真正面貌!
5月09号-11号,北京「听觉升级年代之音乐编排工作坊」诚挚邀请想看清全貌的频率一起来爬金字塔。
珊珊原创的音乐编排方法论,从Why(目的设定)出发,至How(实现途径)制订,让你可以一一检测频率的What(频率目前现象),更重要的是,你将学习到如何修正、从哪下手优化。
三天封闭式学习,课重、讯息多,能不能有收获?那就看你个人的投入程度啰!有兴趣的朋友,请扫描二维码联系33老师的小秘书,或戳下方链接获得更详细的活动讯息。
「浸润式工作坊」三天学会珊珊老师20年的独家秘方
Copyright ©TsaiShanshan
文章为原创,版权归33老师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请洽mkt@umbeijing.com
主笔 珊珊
台灣資深傳媒人
创办NuStar Radio、U Radio
首个类型化交通广播
首个中老年乐龄广播
各地授课培训过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