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隐藏在香港歌坛天王天后之后的九大词人

2021-02-02 21:47:15

每一次听到经典的港乐,也许你会想到张学友、王菲、梅艳芳、郑秀文、陈奕迅等天王天后。

但大家又是否了解过,每一首经典背后正是因为他们——香港歌坛的九大词人,才有了如此辉煌的今天。


 70年代


在1974年之前,香港人听的是台湾的国语歌曲,粤语歌在当时还没流行。

直至电视剧歌曲《啼笑因缘》和电影歌曲《鬼马双星》的出现,才正式开启了香港粤语流行音乐的时代。

随着粤语歌的兴起,粤语词坛也出现了很多才子,最出名的莫过于当时被誉为词坛三剑客的黄霑、卢国沾、郑国江。

 

黄霑

 


黄霑在香港词坛上一直被誉为“词坛鬼才”,为什么要用鬼才来形容黄霑?据说霑叔的《上海滩》创作灵感来源于上厕所的经历。


当时霑叔因为肚子痛,于是去厕所蹲了很久,拉完肚子后,便按下冲水键冲洗马桶,看着水在马桶里冲刷,灵感突来,于是有了“浪奔,浪流,万滔滔江水永不休”这一句词。 

除了《上海滩》,还有那首他本人作词作曲的《沧海一声笑》。

这也是一首电影主题曲,黄霑在一本书中看到了“大乐必易”这句话,于是只用了五个音阶“宫、商、角、徵、羽”,并把它们倒过来,便谱出了这首曲。

70年代的电视剧发展蓬勃,而黄霑的大多数作品也是电视剧的主题曲,当中有《狮子山下》、《射雕英雄传》、《万水千山总是情》、《家变》等作品。

 

在2004年,黄霑因肺癌病逝,享年64岁,而他与粤语歌最后的交集,则是为同是广州出生的歌手张敬轩,写下了《blessing》这份词。

 


卢国沾

 


卢国沾一开始其实是一名记者,后来进入电视台做推广宣传工作。1975年,无线电视剧《巫山盟》准备播出。


机缘巧合之下,公司让卢国沾为电视剧的主题曲填一份词,于是写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份歌词。


歌词出来后,卢国沾填词的功力得到很多人的赏识,之后便开始了其作词生涯。


由于长期被要求写情歌,卢国沾对当时乐坛的“无情不为词”现象十分不满,于是便发起了“反情歌运动”。


当时卢国沾写了很多武侠电视剧的主题曲,当中有《天蚕变》《天龙诀》《陆小凤》等作品。


他认为粤语词有很多方面可写,可以写人生哲理、励志、亲情、社会现象等题材。于是后来也有《大地恩情》、《万里长城永不倒》等作品。

 

可惜的是,受限于当时的市场口味,该运动最终也以失败告终。但不可否认,他的作品确实是影响了香港一代又一代的人,其乐坛地位是与黄霑比肩。

                                   


郑国江

 

相比与鬼才黄沾、词侠卢国沾,郑国江的词则显得平凡一点。

可能是因为他本身是一位小学老师,所以他的词大多简单易懂。

适听年龄小至儿童的《IQ博士》、《小太阳》、《叮当》,大至《风继续吹》、《涟漪》,老至邓丽君的《漫步人生路》。

是香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老少咸宜的作词人。

 


80年代


80年代是香港乐坛百花齐放、全盛繁荣的黄金十年。

有情歌天王天后的张国荣、谭咏麟、梅艳芳等,有殿堂级的摇滚乐队Beyond。

有大玩电子音乐、英式摇滚的乐队达明一派、还有经典跳唱组合草蜢。

而在词坛上,也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

 


周礼茂



周礼茂80年代开始填词,他的第一首成名作,是那首《边缘回望》。


歌词描写的是词坛上比较少人写的死亡题材,十分具体有创新意识。


除此之外,周礼茂在描写题材方面也是十分得心应手。


张学友的代表作《李香兰》也是出自于他笔下。


周礼茂为香港乐坛开拓了多个非情歌领域,是香港词坛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林振强

 


相对于周礼茂前卫,林振强的词则十分传统老到,十分注重词句的工整、对称、韵律。


但林振强拥有天马星空的想象力,所以他的词十分具有娱乐性,很符合商业要求。


80年代里,林振强的词作品产量是最高的。


代表作也很多,有张国荣的《不羁的风》、陈慧娴的《傻女》、林忆莲的《滴汗》等。

 



潘源良

 


潘源良在80年代里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有谭咏麟的《爱情陷阱》、王杰的《谁明浪子心》等。


开始填词之前,潘源良曾是电视电影的编导,后来因为兴趣,才开始填词的生涯。


为谭咏麟填写的《爱情陷阱》大红之后,他的填词工作也接踵而来。


除了写情歌题材,潘源良也为达明一派写过很多批判的作品。


他擅于用轻描淡写的方式去阐述各类歌词题材,所以他的词能够直接简单地触碰到我们内心软弱。

 


90年代后


90年代后的香港乐坛,“四大天王”风靡整个香港乃至中国大陆和台湾,同时也开启了偶像时代。

但由于后劲不足,乐坛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在四大天王之后的新人中最有希望的似乎只有陈奕迅一人了。

踏入千禧年之后,则从“四大天王称霸时代”变为“陈奕迅时代”,香港乐坛开始走向衰落,唱片行业也在走下坡路。

所以词坛上林夕、黄伟文、周耀辉这三人的出现,是带着拯救香港乐坛的使命。

 

林夕

 


林夕的原名叫梁伟文,人们常说香港乐坛有“两个伟文”在撑起江山,说的就是林夕和黄伟文。


林夕的词风格多变,各种题材都有涉猎,而且他拥有旺盛的创作力,一年能够写下300首作品。


连黄霑也曾对他产生过质疑:

“我不信林夕比李白还厉害,他写这么多歌,肯定会有粗糙的。”


陈奕迅的走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有林夕的词。陈奕迅有很多首代表作,都是由林夕填词的。


当中有《明年今日》、《shall we talk》、《K歌之王》等。


除了陈奕迅之外,林夕也为张学友、王菲、杨千嬅等天王天后写过很多经典作品。

 


黄伟文

 

除了林夕,黄伟文同样也写过很多代表作,陈奕迅的《浮夸》、容祖儿的《我的骄傲》、杨千嬅的《可惜我是水瓶座》等都是出自黄伟文笔下。

乐迷们也常常将黄伟文与林夕做比较,两人的创作成就都非常高,难分高下。

 

周耀辉


 

相比于林夕和黄伟文,周耀辉的名气没有那么高。


但周耀辉与两人的词对比起来,就显得比较另类,周耀辉也写过很多情歌,但其歌词常常带给听众很多疑问。


例如他写给陈奕迅的《今天只做一件事》,香港人的生活节奏很快,试问香港人真的能够只做一件事吗?

 

词人一生可以写无数的情歌,教人伤心,教人流泪,教人看开,但听歌的我们,又是否真正地了解过他们?



来源:淘漉音乐(taolumusic)



投稿邮箱: aiwenyi01@126.com

联系QQ: 3067402679

投稿须知: 注明为原创或选摘、摘录等(若不注明责任自负),并注明联系方式,本平台不设稿费,文责自负。


底下有评论,你参与了吗?


【文艺】杂货铺子

三店又开张了

扫以下微信进去逛逛吧

注明“我爱铺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