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Music给一下

2021-07-03 22:03:22

既然这周的推送是以二次元×交响乐开始的,那我也用这个话题结束吧~


说到交响乐/古典乐/管乐团/管弦乐团等等的字眼,我最先想到的是我近十一年的乐团生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初入管乐团的惊喜与胆怯,初一到高三在管弦乐团中从无名小卒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乐手,这么多年的历练让我对音乐也有了更深的感受……


但是诶,你看,屏幕前的你就问了,“我怎么知道你bulabula说这么一大堆到底有个什么鬼感受啊?!”


其实很简单,无论是二次元还是三次元(当然我要说的是二次元),都有作品将我们的故事展现在荧幕上。

从《吹响吧!上低音号》

到《交响情人梦》,

画师用更加平易近人的方法将大众带入这看似是属于我们,其实也属于你,更属于咱们全人类的世界。


不过这篇推送不太一样的是,咱们一起从音乐家和他的作品入手,然后在看看二次元世界中,它是怎么向世人展示的。


脑子里突然就蹦出来好多人名: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贝多芬、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想来想去,还是决定给大家介绍一下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这个人。

巴赫这个人吧,挺厉害的。他怎么厉害呢?你看,他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这等头衔谁能有?!“他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这就像是说现在突然出现一个人,把说唱摇滚电子乐等等等等集为一体,然后弄出来的居然不是社会摇而是《G弦上的咏叹调》这种级别的旷世之作,是不是有点厉害?


但是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人,一定是吃尽苦中苦的人。尽管巴赫家里存放着大量音乐资料,可兄长就是不允许他翻阅学习,因为乐谱很珍贵,抄写的纸张也价格不菲。巴赫只得趁哥哥离家外出与深夜熟睡之际,在月光下偷偷地把心爱的曲谱一笔一划地抄下来,历时长达半年之久,因而大大损坏了他的视力。他的晚年在双目失明中痛苦地度过,直至去世。


我想,正是有着如此之精神,加上无敌的天赋,巴赫的各式曲目才能在如今依然熠熠生辉,在各类艺术作品中发光发热。就像选用在在动漫作品《新世纪福音战士》(原名: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中的《G大调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号之序曲》、《E大调无伴奏小提琴组曲第三号之嘉禾舞曲》、《G弦上的咏叹调》等等。


视频第一首曲子就是巴赫的BMV.1007,也就是《G大调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号之序曲》


我想,鹭巣诗郎在这里选用巴赫的作品一定是有他的深意的。例如《无伴奏组曲第一号》中,以大提琴为主角,这样的乐曲本来十分少见。大提琴的确可以有着十分的表现张力和表现效果,但是其低沉的音域在人耳的识别中,并不如小提琴等等高音域乐器灵敏。所以大段的大提琴solo十分少见。但是巴赫却写了这样的一首曲子,并被鹭巣诗郎所用,我个人认为是在剧情上起了推进的作用。大提琴的低沉象征着成熟男性的沉稳,而新世纪福音战士整个作品的线索之一就是主角碇真嗣的不断成长,所以我觉得,在这个地方选用了巴赫的曲子,既是对其曲风优美的展示,又是对剧情推进的神来之笔。


巴赫的风格,我是十分喜欢的。他的曲风十分稳健,很像教堂唱诗班那般的平稳,带着一丝神圣。但在十分的平稳下,又仿佛有暗流涌动,那种情感仿佛要喷薄而出,却只在安静的氛围中被徐徐道出。歌德曾经说:“G弦上的咏叹调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思想在心中的流动。就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因为我的内心这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我觉得,这样的形容,应该是最为准确的了。


关于巴赫,这短短的一篇显然不足以描述出他人生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关于《新世纪福音战士》,这部日本历史中最伟大的动画之一,寥寥几句话亦是十分苍白(墙裂安利EVA这部对宗教、神学、心理学、哲学均有深刻解读的作品ヾ(≧▽≦*)o)。


四分钟了解一下EVA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音乐不分国界”,我想,这背后还有更深的一层意义——音乐在你和我之间,也没有界限。尽管我们的理解可能会不一样,尽管我们的喜好可能会不一样,但是当我们意识到这种差异,却依然在坚持音乐、享受音乐的时候,“心之壁(A.T. Field.)”就已经被打破了,“我们就是我们了”~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