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超级音乐速递》首播的圆满结束,。戏曲和音乐频道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从想法闪现到首播成功,并收获了1338412次直播互动,276518次点赞量,61523条评论量的成果。
《超级音乐速递》微纪录片
三台融合背景下
专业化频道的融合尝试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HITFM,虽载体不同,使命相通。这都是一群深耕音乐多年的媒体人,借助各自的渠道聚合了诸多音乐领域人才,凝聚着各方的音乐爱好者。三台融合的政策出台后,音乐频道很快意识到,如果三台的人才、资源能够深度融合,一体创作一体传播,那文艺领域的“中国之声”必将爆发更大的能量。
迈开第一步,融合尝试从现有栏目开启。4月14日,音乐频道首次以“三大流行乐榜单融合碰撞”为主题开展三台主播对话的网络直播。节目播出后,网友们热烈的反馈让我们意识到,爱音乐的心是没有媒介和渠道之分的。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更进一步,打造一档真正属于自己的三台融合原创节目呢?
更进一步,将三台融合直播拓展为频道创新栏目。《榜上榜》的融合直播触发了三台融合的新效应。当三台音乐节目的制片人、编导、策划、主持坐在一起探讨业务时,那种投机与默契用一句歌词形容就是——“原来你也在这里”。联合打造一档新栏目的想法随即一拍即合。节目名字很快确定,就叫——《超级音乐速递》。
联合策划
三台融合的音乐节目要怎么做?
从想法闪现到项目落地,突破层层难关。三台联合打造一档音乐直播节目,这个想法足够激动人心。然而三台各自正常工作还在进行,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一档崭新的融合节目?
音乐频道率先启动节目策划,在对两台音乐节目和主持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始着手筹备节目方案。方案的策划并非易事,作为一档三台融合节目,《超级音乐速递》要同时具备电台和电视台属性。我们不能只从电视呈现出发,更要考虑电台主播的话语习惯和沟通方式。
做到不仅能让电视观众喜欢,还要让广播听众满意。那么,我们到底该从哪里切入?在经过了无数次的会议,推翻了几十版的方案之后,节目组最终决定“大道至简”,从音乐本身的“分享”属性出发,借鉴电台点歌方式,以“观众互动”为核心,将“速递音乐”的概念贯穿全程。
“三台音乐速递员”
突破固有模式,创新节目设计。无论是从内容设计还是舞美呈现上,《超级音乐速递》都力求突破传统的节目设计思维,用崭新的方式呈现这档具有三台融合新气象的节目。内容设计上,节目话题充分尊重年轻观众意见;节目环节全程由互动网友决定。三台主播化身“三台音乐速递员”,直播送歌,嗨聊话题。互动网友可以通过手机直播页面实时参与互动点歌,并从三位速递员中选出当期“超级速递员”。
在这60分钟的节目直播过程中,“互动观众”和“网络用户”才是真正“不在场的决定者”。创新同样体现在舞美呈现上。在曹毅总监的亲自指导下,导演团队和舞美团队经过反复的设计和论证后,最终决定采用环绕式的冰屏设计,打造极具科技感和网络感的谈话环境,舞台桌面则借鉴了风靡互联网的“指尖陀螺”造型,流动线条充满“潮流感”,同时也体现出了“急速”的概念。
环绕式的冰屏舞台
跨平台多部门的资源调度,为三台融合打通渠道。音乐频道调集了频道内的年轻骨干团队联合推进《超级音乐速递》。
此外,节目还涉及台内台外诸多部门资源联动。,就涉及到总编室、技术制作中心、技术管理中心、经营管理中心等多个部门。其中技术制作中心调集技术精英为节目定制开发互动页面,打磨技术精品。
同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通力协调内部资源,为新节目开路。音乐频道、央广音乐之声和国际台HITFM的主创人员多次碰面沟通,从节目定位到主持人服装,从大框架到小细节一次次协商论证。
从传统融合到新型融合
腾讯百度助力策划传播
从策划之初,三台主创就统一意见:《超级音乐速递》一定不是一档传统电视节目。在这群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创作团队看来,互联网元素的融入会给节目带来崭新的气质和能量。为此,节目组特别邀请了腾讯微视团队和百度团队共同参与节目策划。
腾讯团队基于产品优势,对中国年轻人喜好有着深入的研究,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为节目提供选题依据。同时,互联网热门短视频也是节目中的重要元素。腾讯微视团队会精选最具创意的互联网音乐短视频,丰富节目内容。百度是互联网关键词搜索领域的权威。
腾讯微视小姐姐现场教学手势舞蹈
百度团队将为节目提供当期节目的热搜话题和曲目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节目内容,能够更贴近互联网用户心理,更接近年轻人生活。腾讯和百度这两大互联网企业的助力,同时也将有效整合资源,推动节目网络传播。
百度大数据分析
现场连线“TG有点甜”MV创作者闫光宇
无论是电台、电视台还是互联网,传播介质存在差异,但音乐是没有界限的。透过“融合”与“跨界”,我们试图将专业的人才聚拢形成合力,把好听的音乐、优秀的艺术,人们内心的感触和祝福传达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