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吧3年估值40多亿 创始人陈华:打造音乐社交生态圈

2022-03-06 22:43:28


本期思享者——唱吧创始人、CEO陈华

   他是坚定的连续创业者,在酷讯之后选择在音乐社交领域持续创新,致力为用户打造更好的音乐舞台,3年时间就做出了一家估值超过40亿的公司。

   他说他从未满足于只做优秀的工具化产品,而是要围绕亿万用户,打造音乐社交生态圈。

   他根据唱吧的多年打法总结,要做好互联网产品,基本服务免费、追求极致的产品体验,以及自我传播机制,以这三点为核心的模式具有突出的效果。而唱吧模式也将这种模式,延续到了线下KTV。

在120年120人北大校友百人会沙龙上,北京大学1996级计算机系毕业的唱吧创始人、CEO陈华与莅临会场的北大校友分享了《顺应时代的创业机会》。即便成功也是云淡风轻自然的事,他的分享给人这样的感觉。而实际上他掌舵的唱吧已打造了几个亿个行走的KTV,同时拓展出唱吧直播间、火星直播、唱吧麦颂线下KTV,唱吧硬件等不同业务。生态圈已成规模。


我在北大本硕读完,都是计算机系。大概在1999年左右的时候,找实习单位,有一个实验室招人,叫做北大网络实验室。当时就是五六个人,有哪些人呢?有百度的CTO刘建国,有百度的架构师雷鸣,有百度的架构师周立敏,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屋子里面。

这样一个屋子,我进去之后首先的感觉是我找到了一个平台性的东西。计算机这个领域实际上是很大的,你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什么样的事情比较有意思?我到了网络实验室之后我发现,做一件产品,能够让几十,上百万人使用,你来决定这个产品长什么样,如果你做的不好,用户就离开了,如果你做的好,用户就留下了。这就是今天所谓的2C的产品。

2003年的时候,美国最早的社交网站刚刚上线,它的理论叫做六度空间理论。2003年的时候有一个人从美国回来了,是刘健,现在人人网的CFO,他创建的网站叫做UUME,我是第一个员工,负责整个系统架构。所以我在2003年的时候就接触到了社交网络。

2004年毕业的时候,我就投了两家公司简历,一个微软、一个IBM,最后我选择了微软。可以说整个Microsoft lives在中国的第一个集群是我搭出来的,中文模块是我自己装进去的, 后面还参与了MSN的购物搜索的开发。

在微软一年半,就被迫创业了。在2006年的时候,我跟一个朋友吴世春,为了自己回家买火车票,做了一个网站,叫做酷讯网,2006年1月1号上线,刚好赶在春节前,成为一个巨火爆的产品。

那时候我还在微软上班。所有的人都劝,别上班了,赶紧创业去吧。我在2006年的3月份就从微软辞职了,正式开始了我的第一次正式创业,酷讯网。从2006年开始,在2008年年底离开,两年多的时间,可以说是一个对我的人生改变非常大的事情。

酷讯2006年3月份一融到资,我就开始组建团队,第一,不可能让我干那些杂活儿,我招一个行政助理,这个行政助理现在在创新工场做人力资源经理。招的第二个人叫产品经理,负责这个产品。这个产品经理现在在去哪儿,负责酒店业务。招的第三个人是一个工程师,我们的第一个工程师,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张一鸣,就是今天今日头条的CEO。他能在早期的酷讯的创业过程中一起奋斗,我觉得是非常兴奋、激动的一个过程。

2006年流量增长很快,2007年我们开始尝试,去寻找一些商业模式。到了2008年初,经济危机来了,我们转型,做酷讯旅游搜索。本来酷讯是创造了一个实时搜索引擎的概念的大方向,但最后我们的选择跟“去哪儿”一模一样,而去哪儿是2005年底就有的产品。

我觉得这是第一次创业,可能从各方面来说,从精力、能力,还有我们对商业的判断上的失误,导致我们最后做了这样一个选择。

非常可惜,2009年把这个公司非常廉价的卖掉了。

而曾经在2006年底,阿里巴巴出了一个offer,一亿美金收购,被我们拒掉了。

所以我觉得有些时候创业,不要老想着我一定能挣几十亿,有些时候差不多也还挺好的。


唱吧这个产品,从2012年的2月决定做,4月份开发出来,一直拖到2012年的5月底才正式上线。8天的时间,一百万用户。80天的时间,一千万用户,它的增长非常非常吓人。

当时很多人抄唱吧,所以我们做了两个决定。

第一、摆脱竞争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持续的创造新的,好玩儿的唱歌的玩儿法,虽然我们当时一直在唱歌这个方面持续做,包括伴奏的上传,各种各样的音效,一些好玩的功能,不停的往里面加。


另外一件事情是什么呢?巨大的市场投入。唱吧创造APP store第一名一分钱没花,这是真实的。但是冲到APP store第一名之后,每个月花好几百万拼命砸,快速圈地。2012年的时候,唱吧到处都是,很多人装这个产品,一方面是它的口碑传播的效果,另外一方面市场投放也是非常给力的。

湖南卫视在2012年的12月份主动找到我们录天天向上,播出是2013年1月11号。播出的第二天,我们就拿到了一百万的用户,就是一天的时间。

我得出一个结论,已经把我的竞争对手甩掉了。之前我觉得match还有风险,但是到了天天向上播出之后,我觉得我已经不用担心他们了。

2013年我们花了很多精力,把我们产品自己的问题解决掉,稳定性、功能的完善、可能本来就应该做的功能,原来一直不愿意做的功能把它做进去。

还有一点,2013年开始把我们的商业模式做进来,把虚拟物品,送花送礼做进去了,9月份做了会员体系。2013年年底,大概12月份做了我们的在线KTV功能。到了2013年年底,就实现了单月的盈亏平衡。所以从那天开始,唱吧就进入了一个至少我能养活自己的状态。

2014年我们投了一家公司,叫做唱吧麦颂KTV。现在全国接近一百家已开业门店。签约接近两百家,北京城里面30多家KTV,是中国最大的KTV。

5月底的时候,唱吧麦颂三周年,我们正式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三年后,唱吧麦颂要实现1500家门店,北京城至少有100多家到200家。达到这个水平,我觉得不能叫中国第一名了,可能是一个更大范围的第一名了,KTV连锁企业。

唱吧未来也会持续围绕唱吧APP这个产品,去打造我的唱歌生态,线上线下的,软件硬件的,各种各样的唱歌场景我们都会覆盖进去。我们在大胆地尝试一些,在别人看来觉得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




我现在越来越现实,不像以前那样子,一定会怎么样,而是说我们努力就好了,有些时候不要太自信,也不要太自卑。


第一,不要太自信。不要觉得自己天下无敌,我技术能力强,我什么都能干,实际上每个人得有缺陷,很多事情你是做不好的,你一定要相信这一点,你真的做的不是最好的。甚至你觉得你最擅长的领域,这个世界上仍然有人比你干的更好,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第二,不要太自卑。即使业务很差,也许坚持下去也挺好的。2008年的时候,酷讯大概每个月的收入是一百多万,我们觉得很烂。当年的58也是一百多万收入,赶集也是一百多万收入,一样的。大家都亏钱,大家都活的很惨,只是我们酷讯放弃了,人家没放弃。2009年2010年,58赶集一下就起来了。从流量的角度说,酷讯的流量还大一点。当年的酷讯的流量比去哪儿还大,但是只是我们没有坚持下来,所以很可惜。



120年120人— 为庆祝2018年北京大学120周年双甲子华诞,北大校友创业联合会推出“北大校友百人会”沙龙,定位校友 “社交+学习+合作”,只有干货,绝无冗谈!希望在这里大家能找到项目、找到资金、找到合作伙伴!


2017年计划组织40期沙龙。将从灿若星辰的北大校友中精选出120位各细分领域排名靠前的行业领军人物代表,有实力有干货爱分享,每周五下午开坛论道分享真知灼见。


                                

                                                                                                  编辑自/ 杨众筹启示录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