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4 02:18:09
1月17日,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宏大的交响乐演奏大厅,上演了一场新年音乐会。
这个地方,可能每天都在进行各种高大上的音乐表演。但这一场音乐会,表演者并非享誉国际的演奏家,而是百余名来自南沙英东NCPA美式中学10-12年级的普通学生。
他们不是层层选拔出来的音乐天才,也不是自小练琴的音乐特长生(事实上以特长生组建一个学校乐队在现在的中学很寻常,但这种乐队通常没有普通学生什么事),他们中的大多数,一年前还是音乐零基础。
这所华南区首家美式中学采用的“全民”音乐教育,让学生得以登上专业的音乐舞台,以汇报演出的方式完成期末考试。
★ “全民”演出:
每一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乐器和位置
小新对这所学校非常熟悉,曾不止一次到其位于广州南沙的校园逛逛走走,听听课,和老师聊聊天。很享受仿佛置身国外校园的感觉,很容易勾起自己留学时的回忆。
小新曾深度参与过NCPA的音乐课,在各种音乐课堂之间穿梭,旁听,“打扰”。所以,再次见到聊过天的音乐老师们,感觉非常亲切。
在这场音乐会中,学生们表演的曲目都是中外原汁原味的音乐经典,包括民俗、摇滚、古典和音乐剧等。而乐器种类之丰富,分类之详细,绝非普通中学能比。
长笛、短笛、双簧管、单簧管、中音/次音/低音萨克斯、小号、圆号、长号、次中音号、大号、打击乐器,以及女高音、男高音、中音、低音……
每一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乐器和位置。
从衣着到仪态,从落座到起范儿,举手投足俨然专业级的音乐表演者。▼
颜值很高有没有?!。。。我说的是乐器!
五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
女生吹萨克斯很拉风的哇!
NCPA总校长,总是看起来特别正襟危坐,很爱起范儿的Charles R. Moore说,NCPA是拥有中国国内最好的音乐项目的学校。
看,白发的校长是不是很严肃?
★ 全民学音乐:
音乐课是必修,9年级起所有学生都要学习合唱和乐队演奏
小新最喜欢的音乐老师,NCPA的音乐导师John D. Salminen说,这场音乐会,既是学生的汇报演出,也是他们期末考试的一部分。
NCPA的音乐教育,最大的特色便是音乐课与人文、科学等主课一样,属于必修课。
每一个9年级入学的学生,都要首先学习入门的乐队和合唱课程。学校的乐团和合唱团,都是他们音乐课堂的一部分,而不是只针对有天赋、有基础的学生开设的课外兴趣班。
NCPA的音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课上,老师会教基础的乐理知识,欣赏各种风格的音乐,例如讲解《土耳其进行曲》的流派、诞生背景和最合适的演奏方式。此外,还会做节拍训练,学习演奏时的呼气吐气等。
在基础阶段过后,准备上乐器时,老师会先让每个学生尝试各种乐器,再结合个人兴趣和生理条件,帮学生确定自己专攻的乐器种类。
小新曾在NCPA的校园里看到,同一时间段,不同年级和选修不同音乐类别的学生上音乐课是细分开来的:
这边的教室里在练习腿上打节拍,那边的教室里学生站成一圈训练合唱,还有的教室老师在指导学生演奏乐器,而隔壁的教室可能正在进行电脑软件编曲。
不信,你看 ▼
静待学生的音乐教室
长得超像<Friends>里面的Ross的老师Ross(没错,他就叫Ross!!)在教学生用电脑软件编曲
美女老师教大家合唱,她的声音像玉珠一样圆润。小新当时真的满脑子都在想一句话:大珠小珠落玉盘
在腿上拍打节奏
练习乐器演奏
这就是NCPA学生的日常。课堂照片都是小新亲手拍下的。请点赞。
在重在参与的“全民”音乐教育氛围中,即使是当初自认为毫无乐感的学生,也能在专业音乐导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领域,迅速成长。
本次新年音乐会中,大部分学生就是从零音乐基础开始,经过一年左右的音乐课程学习,加之平日正常课堂的训练,最终达到集体演出的专业水平。
NCPA学生会主席、12年级的学生Marco已经是第二次登上星海音乐厅的舞台。他告诉记者,能够上台表演的秘诀,主要是兴趣加坚持。
“在NCPA,每两天会有一节音乐课,课上老师会教大家如何演奏自己的乐器,也会让大家共同协作演奏。课后,我们可以自由预约音乐教室和琴房练习。同学们都很喜欢上音乐课,音乐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有意思的是,尽管从11年级开始,音乐课已从必修课变为选修课,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修了音乐课。Marco认为,这是因为音乐课上非常快乐,很放松心情,“越临近升学,越需要音乐这样轻松的课程让我们舒缓情绪。”
而第一次登台参演的10年级学生Jimmy,除了紧张,更多的是兴奋。
其实,Jimmy从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有一定音乐基础,不过在他的印象里,以往的乐器学习更多是为了考级,总是被老师和大人逼着学习。但NCPA的音乐课堂,让他觉得乐器练习再也不枯燥。“老师总是让我们玩音乐、玩乐器,激发了大家学习的兴趣。所以我进步特别快,是因为自己特别想学。”
★ 专业导师:
“学生在2-3年内,已达到大部分美国高中生的音乐水平”
NCPA的音乐教育“灵魂人物”John D. Salminen老师,是小新最喜欢的老师。他对音乐,是真正的热爱。据说他什么乐器都会。看他上一节课,小新就完全爱上了音乐。
音乐组老师们的证件照 ^_^ 猜猜哪个是John?
John老师总说,学校的音乐教育,应该是培养a whole musician(一个拥有完整音乐素养的人),让学生对音乐从理解到欣赏再到热爱,从而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理解,更能超越文化知识去开阔眼界,而非从表演手段和指法技巧上去训练一个演奏者。
“学音乐不是为了成为专家”,John说,“它是教育的一部分,是一辈子的事。研究表明,具备音乐素养的人在其他科目上的表现也更为平衡,音乐对自己的人生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作为学校的音乐教学组组长,John认为,9年级的孩子开始接受全面的音乐教育,如何从单一的音乐形式过渡到乐团的合奏,学会与他人协作,与不同的乐器协作,都是学生会面对的挑战。
本届新年音乐会,John也欣慰地看到,演出整体比上一年有很大的进步,无论从演奏技巧的成熟度、同学们的表演经验,还是服装造型搭配,都更加完整成熟。
“我很高兴地看到,学校的音乐教育达到了预期,让同学们爱上音乐、享受音乐,有能力把音乐作为终身的兴趣爱好,并在音乐学习中贯通外语、历史、文学、文化。”
最让John开心的是,自己的学生从零基础开始学习2-3年的音乐后,现在已基本能与美国大部分高中生的音乐水平相媲美。“要知道,美国孩子普遍从小学就开始接受学校专业的音乐教育,我们的学生能在两三年内达到他们多年积累的水平,非常难得。”
◆ 小新声明:
没有收NCPA一分钱广告费,只是因为亲自去了几次学校,做了几次探访,用眼睛和耳朵感觉到这所学校对音乐,艺术,人文,科学,与“体制内”学校完全不一样的系统和方法。
它还给学生一颗自由的灵魂,老师像老师,课程像课程,教育像教育。
只可惜,它是一所美式高中,始终处于中国教育的大纲之外。每一次回来,小新都想,哪怕“体制内”的学校能借鉴一点点也好。教育,它的结果总是最慢呈现,恐怕要30年后才能评判今天的教育是否有成效。
羡慕NCPA的孩子。用有价的东西,买到了无价的东西。
文字:小新
编辑:木子
有态度的教育,有深度的信息新快报新学堂
微信号:xkbxxt(←长按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