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上音人 | 他们用音乐和爱,感恩世界,温暖上音

2022-03-05 04:38:31

上音人是什么样的?

◆  ◆  ◆  ◆  ◆  


他们——

秀外慧中

气韵非凡

上得舞台下得食堂



他们——

深耕专业

苦练技艺

审慎严谨精研学术



他们还——

很热心。坚持为社会、为他人做好事,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助困济难;


不高冷。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自发组织开展志愿服务、送温暖献爱心、文化艺术普及等;


重情义。临危不惧、见义勇为,在抢险救灾中铁肩担道义,积极参与保护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关爱灾区儿童。


在日前开展的“最美上音人”

暨2016年度上音好人好事评选活动中,

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杰出的我音师生代表,

快来看看他们是谁!



张文禄老师致力于自闭症、脑瘫儿童的音乐干预治疗,默默帮助这些“星星的孩子”,至今已有14个年头。


张老师多年来坚持深入特殊教育学校、上海市阳光之家等单位对特殊儿童音乐课现状、音乐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后,运用奥尔夫、达尔克罗兹、柯达伊等国外音乐教育理念,结合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编创游戏化音乐活动课例,这些游戏可以在老师的组织下集体开展,也可由家长带领孩子在家中作为康复训练的辅助手段。


在十多年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张老师编著的《音乐元素与特殊儿童教育干预》出版,用长期试验数据证明:对自闭症、智力落后、视觉障碍等特殊孩子,音乐教育干预可在不同程度激发他们的潜能。





2014年9月,西藏盲童德庆玉珍被玉佛寺接收来到上海学习,为了圆她的音乐梦,玉佛寺找到上音,希望给小玉珍找个老师。学校把这个光荣又充满爱心的任务交给了于丽红。


面对双目失明,具有独特天籁般的歌喉,而从来没有学过音乐知识的小玉珍, 于老师精心规划每一节课程的流程和环节。她将每周五下午特定为小玉珍的上课时间。在课堂上,玉珍看不到老师教唱的嘴型,她就让玉珍采用“触摸”的方法,感受歌唱时的声音和气息及身体的外部的相应变化。


玉珍刚来时比较内向,于老师常陪她聊天,动员学生们跟她交流,周末去玉佛寺陪她,现在上音声歌系已形成了一支帮助玉珍成长进步的爱心团队。





4年前,星星第一次组织同学去特殊幼儿园演奏,当时约有20-25个孩子,大多5岁左右,孩子们各自有着不同的障碍,有的根本不理你,有的一分钟都不能坐下,还有的不停在哭。


直到演奏开始。那些极度躁动的孩子开始聆听,那些没有反应的孩子眼睛开始转动,有些甚至靠近想要搞清楚乐器是如何发声的,还有些孩子开始激动地大笑,甚至是鼓起掌来。当星星看到孩子们的反应,便决心将爱心活动继续下去。


从那以后,星星开始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包括去敬老院看望老年人,她给这些活动起名“敞开心扉”,她认为现代人每天都在为自己的事情忙碌,只在乎有关自己的事情,她希望“敞开心扉”能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一直进行下去。





十几年前,邹彦发起向云南省文山县贫困学生捐款,钱仁康先生和钱亦平跟随邹彦捐了款。


此后,受福美专项基金爱心妈妈事迹的感召,考虑到上海华侨基金会下属福美专项基金的管理更为规范,在福美基金四位发起人之一、我院夏楠老师的联络下,钱亦平、王丹丹、邹彦从2011年起,每年向福美专项基金捐款,先后资助云南夹寒菁中心学校、复旦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的寒门子弟。


2013年,福美与上音成功“牵手”成立了“福美·上音研究生助学项目”,每年资助数位才华出众的研究生,帮助他们在求学生涯中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迄今已资助二十多位因各种原因面临窘境的上音贫困研究生。





2014年鲁甸发生地震时,郭羽韬正在新加坡参加比赛。电话里听到家乡地震的消息后,他从新加坡出发,辗转回到昭通。


8月12日,昭通鲁甸“8.03”地震赈灾义演的舞台上,郭羽韬演唱歌曲《生死不离》;第二天,郭羽韬大清早到了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他有一个特殊的任务——照顾一位12岁的地震孤儿;8月14日,郭羽韬和其他志愿者一同加入到龙头山镇中学活动板房材料和帐篷支架等物资搬运的队伍中;8月15日,郭羽韬在搬物资时手受伤了,被医生勒令到医院打破伤风,防止感染,可他早上刚打完针就马上又从医院跑回龙头山去搬运物资。


随后的2015年、2016年的每年假期,郭羽韬都会去看望那位地震孤儿,并发起“情牵乌蒙”志愿服务活动为灾区人民送去爱心与温暖。正因如此郭羽韬同学收获“第十届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2014年上海大学生10佳年度人物”等多项奖项。





2016年12月12日,由上音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贵州盛华学院共同举办的“贵州盛华职业学院盲人音乐学院暨盲人乐团成立音乐会”在贵州省惠水县的贵州盛华学院隆重举行,标志着酝酿和筹备两年左右,国内唯一一家专为盲人音乐教育事业开设的专业音乐院校正式成立。此举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现打系党支部近年来持续开展各类公益活动。2011年12月,与云南丽江民族孤儿学校开展友好共建•帮扶孤儿的主题活动;2011年至今,系支部书记张旭儒与学生王凡祎多年资助偏远山区学生就读;在2016年里还为杨浦区福利院、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遵义市中华小学等基层单位作了公益演出。据不完全统计,现打系几乎所有的师生都曾利用业余课余时间参与过各类公益服务活动。





于清老师将辅导员工作立足于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思考,针对钢琴专业学生的特点,尝试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大家打开心扉,在融洽又上进的氛围中学习生活。


组织全体学生定期动手打扫琴房、策划亲密关系等各类主题心理讲座及道德讲堂,举办旨在拓宽思路、启发观点的自由辩论赛,定期与美院学生通过摄影活动交流学习、带领系团学策划组织本院三系学生的交流沙龙等。,举办一系列的“黑与白”特色团学活动,带领学生在医院、辅读学校、敬老院等地演出,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用专业服务社会,定期举办古典音乐导赏会,开创活动微信预约服务平台。


在日常工作中她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利用自己的资源为学生排忧解难。学生在深夜发生紧急情况,她都第一时间赶到医院,自掏腰包给予帮助,在精神和经济上都给了学生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梁晴老师是音乐学系西方教研室老师,常年利用工作之余,看望音乐学系退休老师,将自己的关爱带给老教授,老教授深深感受到温暖。


黄允箴教授为孤寡老人,身边无人照顾,梁老师常常同老人聊天,倾听老人讲述的过去在上音的回忆,聊音乐上的见解;黄白老师心脏病,身体虚弱,梁老师利用自己工作之余,为黄白教授送去温暖,帮其添置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同老人一起聊天听乐,尤其在黄老师心脏病手术住院期间,经常到医院照顾。


此外,她还经常看望音乐学系的退休老师沈旋教授。沈旋教授独自生活,身边没有亲人,梁晴老师则把自己当做老人的亲人。她还经常同老教授讨论音乐上的问题,畅谈音乐学学科的发展,帮助老人整理一些文献资料等。


向这些有爱的老师同学们致敬!



制图:黄艺

设计:Joanna

责任编辑:彭畅


长按图片关注上海音乐学院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