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西方音乐历史脉络,为大家依次介绍,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吧!!!
2022-01-23 20:38:25
总编辑:罗宏毅
责任编辑:阮红玉 赵小俊
我们以西方音乐历史脉络,为大家依次介绍,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吧!!!
巴洛克音乐——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
他谱写了许多充满戏剧性因素的大型声乐作品,其中《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是最有影响的作品。巴赫的声乐作品中以康塔塔最为丰富多彩。例如《农民康塔塔》。巴赫在他的宗教康塔塔中所用的形式也很多民他的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都有他自己独创的特点。康塔塔是器乐和声乐综合的体氯器乐部分不是伴奏器乐部分用小合奏、大合奏或其他不同的乐器组织。
巴赫的器乐以羽管键琴音乐为最重要。他吸取了法国羽管键琴家的经验,写丁舞曲组成的组曲;学习了意大利小提琴音乐风格和多·斯卡拉蒂的羽管键琴音乐风格,这种影响在他的变奏曲和《c小调幻想EQ》中最为显著。《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在“纯音乐”领域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另外,巴赫的《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和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乐队作品,也都表达了作曲家对和平和美好生活的祈求与渴望。这些作品在德意志民族人民的内心深处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亨德尔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英文名:George Friedrich Handel,1685.2.23-1759.4.6),男,英籍德国作曲家。
他生于德国哈雷哈勒,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因爱世俗音乐,于1703年迁居汉堡,开始从事歌剧的创作。1706年后,在汉堡威尔及伦敦两地进行创作,不久成为英国的音乐权威人士。被人们称为巴赫齐名的巴洛克音乐最伟大的作曲家.
主要作品
亨德尔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大约41部歌剧,5首颂歌,5首加冕赞美歌,37支奏鸣曲,20支管风琴曲,还有许多教廷音乐及音乐小品。他还担任音乐指挥和艺术总监,亲自参加剧院的管理、技术协调等事务工作。后来他转向创作神剧,将声部的独立地位用和声代替。
1743年,《弥赛亚》在伦敦上演,英王乔治二世亲临剧院。当听到第二部分终曲《哈利路亚大合唱》时,国王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站立起来听完了全曲,将它称为“天国的国歌”。现今音乐会演奏此曲时全体观众均会起立聆听,成为一个非常特别的惯例。
《水上音乐》又称《水乐》、《船乐》、清唱剧《弥赛亚》、《降B大调竖琴协奏曲》又称《竖琴协奏曲 Harp Concerto Op.4 No.6》等。
维瓦尔第
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意大利语:Antonio Lucio Vivaldi,1678年3月4日-1741年7月28日),男,是一位意大利神父,也是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同时还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主要作品有《四季》等。
主要作品
维瓦尔第为许多乐器都写过协奏曲和奏鸣曲,其中《和谐的灵感》是经常被演奏的著名曲目。他的作品中最著名最受欢迎的是OP.8,其中头四首是众所周知的《四季》,这四首协奏曲经常被单独演奏。OP.8中的第五首《海上风暴》、第六首《愉悦》以及第十首《狩猎》非常有意境,充满了巴洛克的一贯风格。
维瓦尔第近500部协奏曲中有超过241部是为小提琴独奏而写的。他其次最喜欢巴松管,写有39部协奏曲。其他则是为不同的木管乐器,少部分为大提琴而写的。其中还有为抒情维奥尔琴或曼陀林而写的作品。与传统相符的是,他协奏曲很多要求一把或多把小提琴独奏。约70部协奏曲是为两把或多把小提琴独奏而写的,组合多样,甚至在协奏曲RV 555中独奏组扩展至16人。其他还有55部的伴奏协奏曲(“无独奏协奏曲”)和近21部室内协奏曲(“无乐队协奏曲”),可看出作曲家对协奏曲这种形式的多番尝试。后人也有称他为“协奏曲之王”。
其次是宗教音乐以及世俗康塔塔。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三首《荣耀经》中D大调的那首(RV589),这首作品开始时由乐队齐奏的大幅度跳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维瓦尔第式音乐的典型例子。在宗教音乐方面,他还创作了为双合唱队的《慈悲经》、《上帝如是说》、《赞美圣婴》、《圣母经》、《圣母颂歌》、《圣母悼歌》以及一些经文歌和少量清唱剧,使用器乐合奏或通奏低音作为伴奏,上面曾提到的《没有真正的和平》以及《爱情,你胜利了》,是其中最著名的两首。再次是歌剧。《真理出于考验》和《奥林匹克竞技》最值得一听。
在巴洛克时期还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巨匠,他们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对后世的音乐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列如: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 (1685-1757),意大利作曲家,他的作品当中包括十二首歌剧和一首穿插剧,五十首室内清唱剧,和其他圣乐等作品及他最著名的作品-奏鸣曲,他称之为练习曲(esercizi),他共写了五百五十五首奏鸣曲,都是表现艰深,快速的乐句,分割的和弦等技巧。
阿尔比诺尼.托马索.乔万尼尼(1671—1715)意大利作曲家,代表作有《G小调柔板》等。
约翰·巴哈贝尔(1653年9月1日-1706年3月)(又译约翰·帕海贝尔、帕赫贝尔、帕卡贝尔等),德国音乐家,代表作有《D大调卡农》等。
泰勒曼(G.Philipp Telemann,1681~1767)德国作曲家﹑风琴家。代表作有歌剧《坚忍的苏格拉底》等。
吕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年),原名乔万尼·巴蒂斯塔·吕利(GiovanniBattista Lulli),法籍意大利作曲家。代表作有《阿尔西斯特》、《爱神与酒神的节日》等。
库普兰(Francois couperin,1668~1733)法国作曲家。法国键盘音乐古钢琴乐派的中心人物。他是库普兰音乐家族中最著名的一人。也称“大库普兰”。代表作有《古钢琴曲集》、《古钢琴弹奏法》等。
拉莫(Jean-Philippe Rameau,1683~1764)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家,音乐理论家。拉莫50岁才走上戏剧音乐创作的道路,他的戏剧音乐包括法国这一时期的各种体裁样式;他于1722年发表和声学教程,奠定了近代和声学理论。
亨利·普赛尔 (Henry Purcell,1659-1695),是巴洛克早期的英国作曲家,曾历任查理二世国王弦乐队的作曲师,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管风琴师,皇家教堂的三名管风琴师之一,毕生差不多都是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度过的。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里小编就不一 一例举了,接下来请与小编一起欣赏巴洛克时期的几段经典的音乐吧!!
巴赫 《勃兰登堡协奏曲》全集
亨德尔清唱剧 《弥赛亚》
维瓦尔第协奏曲《和谐的灵感》
今天的内容小编就介绍到这儿。下一节我们将继续为大家介绍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相关内容,敬请期待。
更多音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