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1 20:53:14
他 怀揣着音乐教育梦想而来,用近十载的耕耘,打开了农村孩子的艺术大门。
他 以风趣轻松的艺术人文教育,领着农村娃娃走向全国舞台,改变塑造着他们的自信。
他 是杨和中心小学和平鸽童声合唱团指挥 张伟彬 ,一个以合唱,托起孩子敢于做梦的人生导师。
从乡村学校
到 全 国 舞 台
“第六届中国童声合唱节A组银奖——杨和中心小学。”
2017年7月26日,在肇庆艺术中心璀璨的灯光里,主办方掷地有声地宣读颁奖词,让杨和中心小学和平鸽合唱团指导老师张伟彬,激动不已。他清楚地知道,从杨和到肇庆不过60余公里,但从乡村学校,到全国舞台,他和孩子们用了整整7年。
十年前,刚从肇庆学院音乐学院毕业的张伟彬,坐上了前往高明的大巴车,当他踏上杨和这片热土时,就被青山绿水般的城乡环境吸引。
而张伟彬初次就职的学校杨梅小学,则河水环绕环境优美。相对城市,这里的办学条件、学生基础略微逊色,但也因为这样,从那时起,以艺术改变农村孩子的人生轨迹,成了他肩上神圣的使命。
由于工作需要,张伟彬被调任杨和中心小学。那一年,他着手创建学校和平鸽童声合唱团,并梦想着以合唱艺术引领孩子们的未来。
不过,现实的骨感很快给张伟彬来了当头一棒,杨和中心小学大多数是外来工子女,农村娃娃音乐基础几乎为零,就连何为合唱都难以理解,第一节合唱课,让张伟彬很失落。
“从最基础的do、re、mi音符开始,慢慢地接触起声训练、合唱呼吸、合唱发声等最基础的合唱素养。”张伟彬回忆,为了让农村娃更好理解,他常常结合视频、图片、故事,以合唱打开孩子们的视野。
从艺术教育
到 心 灵 导 师
张伟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合唱团分为高声部、中声部、低声部,每天把见缝插针地安排不同时间,进行不同的声部练习。“上好音乐课外,把每天时间分割训练,最大程度地让每个声部发挥到极致。”张伟彬介绍,合唱团已形成系统化训练,并设置了预备班,培训储备合唱人才。同时形成“用爱心互相包容,忘记背后、努力向前”合唱团的团训。
然而,细致入微的工作背后,亦有些许反对声音。在大多数家长看来,唱唱跳跳耽误了孩子的学习,更应把心思放在语数英等功课上。面对小部分家长要求孩子退出合唱团的诉求,张伟彬却用行动和成果改变了家长的看法。
在他看来,艺术教育需融合人文的熏陶,每个合唱作品的选择,要带给孩子不一样的精神力量。比如排练《希望之光》时,就好像孩子们出游时被一场不及时的雨打断了,却意外地遇见了雨后彩虹。此时,张老师适时引导孩子,在困难面前紧咬牙关,方能迎来成功。“合唱,需要多声部和而不同,进而发出唯美的天籁之音,就像做人的道理,要互助互爱。”张老师说,在音乐艺术的学习中,渗透人文教育,一点一滴地改变和塑造孩子的性格,让他们在融洽的环境中成长。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日积月累的训练,让和平鸽童声合唱团踏上了蜕变之路。为了参加7月份,在肇庆端州举行的第六届中国童声合唱节,张伟彬舍弃暑假休息时间,与孩子们开展了长达十余天的密集培训。他回忆,当时天气炎热,有个别孩子患上了感冒,却没有一个人轻言放弃。更有孩子看完医生后,执意回到合唱团坚持训练。张伟彬说,农村的孩子也可以站在全国大舞台上,这样弥足珍贵的经历,将树立起他们的人生自信和信念。
作 为 一 名 新 杨 和 人
张伟彬仍坚守在杨和中心小学一线教学,他还有一个梦想,要带着杨和更多的孩子们走向更大的舞台,让他们拥有昂扬向上的人生姿态。
----END----
世界是冰冷的,生活却是温暖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小小的栏目,带给生活中每一个匍匐前行的人,一点温暖和感动。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如果你乐意将TA的故事
分享出来
或许会影响更多的人。
(具体要求请点击以下链接)
编辑:皂幕凌云
小编推荐
杨和村村有段古
家有电动车的一定要看
杨和一周招聘
了解更多咨询,请关注“皂幕凌云”
小编这么辛苦!期待你能给个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