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8 00:52:17
红色经典儿童剧《小兵张嘎》,"抄现实"荒诞肢体剧《零零零》,改编自经典名著的欢乐之作《认真的重要性》......三部作品看似毫不相关,背后却都隐藏着同一个“神秘”男子的身影
音乐制作人章澍
钢琴专业出身
喜爱摇滚乐
后来一头扎进了配乐的“大坑”
纵横多种不同风格的戏剧
这就是我们的“御用”作曲章澍
最近澍哥更是完成了鲸鱼创艺全新儿童剧《毛线管子大逃亡》的音乐创作,目前作品和配乐还在调整磨合中。厉害了wuli澍哥,快来分享你的“御用”戏剧音乐制作人修炼史吧!
?!
﹀
﹀
﹀
《毛线管子大逃亡》的配乐制作,澍哥只花了大概10天的时间。
哈?十天的时间是不是有点短呀?
这个主要是因为晓邑导演在创作这个戏的时候是没有剧本的,所以我只能等到他排练了一段时间、作品相对成型之后,看过了他们的排练之后,才能根据我看到的和他们的要求作出音乐来。
澍哥说,诶这音乐蛮好听的,谁做的曲呀?
其实这并不是澍哥和晓邑导演的第一次合作,对于晓邑导演这种“零剧本”的排练模式,澍哥表示“我已经习惯了
(晓邑)排练的随机性很强,排练进度时快时慢,难以捉摸;又因为他的作品现在都是没有剧本的,所以和他合作我只能是跟着他的节奏。
金曾在《毛线管子大逃亡》排练中
十天的时间创作一个戏剧作品的音乐,会不会显得太仓促呢?澍哥在其他作品里制作配乐,花费的时间又是多久呢?
其实在这次《毛线管子大逃亡》里,十天只是集中创作的时间,但在这之前还会做一些准备工作,满打满算下来制作周期应该是一个月左右。一般来说,像《毛线管子大逃亡》这种规模的作品制作周期一个月是完全足够的。
当然还有一些作品在排练之前已经有剧本了,那么准备工作和集中创作时间就可以几乎同步进行,但总体时间来看也是一个月左右。
在制作出音乐之后,晓邑导演和澍哥还会对作品进行更加细致的打磨、调整,以期能让画面与音乐更好地结合。
虽然说《毛线管子大逃亡》的音乐已经制作出来了,但是调整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一直到演出之前音乐还会不断地完善。
给戏剧配乐≈给电影配乐?
﹀
﹀
﹀
一般来说,戏剧作品在排练之前都会有个剧本,作曲家在作曲之前可以先看一下剧本,自己有一个大概的设定。而晓邑导演的“不走寻常路”,让澍哥觉得,给晓邑导演的作品做音乐,有点像“给电影配乐”:
给晓邑的作品做音乐,很多时候有点像电影配乐,所有的情绪、音乐都是配合着故事来走的,点对点非常明确的。但是他又和电影不一样,因为每次舞台演出都是现场直播,具有不可复制性,也无法剪辑,不可能每一次演员说完台词花的时间一秒不差,所以我只能把作品里一些特别的点记下来设计一段音乐,其他部分就用相对自由随意的音乐,给演员更多发挥的空间。
《毛线管子大逃亡》排练中
那么,澍哥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这样的创作模式呢?
不同的模式各有利弊,就看怎么处理和磨合,对我来说都不是问题。
“有剧本创作”的模式里,导演需要靠音乐启发演员的表演,最后呈现出一个音乐、画面、故事、台词、歌舞融合的作品;而“零剧本”模式就更加机动一些,音乐可以随时改动,表演更加灵活;同时画面可以启发作曲,对作曲家来说创作就变得更加直观明确。
但是,“直观的创作”也是一把双刃剑,过于直观和明确的画面可能会锁住作曲家的想象力和灵感。
想象力受限怎么办
﹀
﹀
﹀
澍哥的创作也曾遇到过困难,不过这个困难,呃...是我们可爱的导演刘晓邑带来的。
我的创作困难都是导演带给我的
导演在排练的时候会先用一些代用音乐来排练,这在一方面会限制我的创作,因为他们会要求我做出的音乐和代用音乐很相似,那么我的创作自由、想象力就受限了;另一方面代入音乐一定是先入为主的,他们排练的时候已经习惯这个音乐了,我做得再好他们也会觉得“哎呀还是原来那个舒服”。这个是我需要克服的难题。
《毛线管子大逃亡》排练图
尽管如此,每一次作曲,澍哥还是会尽可能地在满足导演和演员需求的前提之下,更多地融入自己的灵感,甚至是不断尝试新元素。在导演、演员的需求、“超越”代用音乐以及发挥自我三方取得平衡,需要的是多次制作戏剧配乐的经验和更多的精力、心血。
古典乐+摇滚乐的“基因”
﹀
﹀
﹀
澍哥是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出身,喜爱古典音乐;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位摇滚乐爱好者,最开始来北京工作是“想来玩乐队的”。
作为一个“学院派”,我最喜欢的古典音乐作曲家是莫扎特,古典音乐的那种旋律、框架对我的创作有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我最喜欢的摇滚乐队是Bon Jovi,对我最大影响是音乐性要有,旋律要好听,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歌。这个乐队特别积极、正面,所以也让我在创作音乐的时候非常有力量。力量、旋律上的满足感、精神上的满足感…这些都对我有特别大的作用。
阴差阳错之下,澍哥乐队没玩成,开始做起了音乐编辑,后来又阴差阳错之下开始作曲,从小作品到大作品,一步一步在戏剧作曲上有了经验和名气。
澍哥分享一次印象深刻的创作经历
从弹钢琴,到玩摇滚乐队,到“跨界”作曲,每一步的跨越都离不开扎根于灵魂深处的音乐“基因”。也正是依靠这些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音乐“基因”,澍哥才能信手拈来创作出各式朗朗上口的音乐来。
想要永葆灵感?学学“海绵吸水”
﹀
﹀
﹀
从“雄赳赳气昂昂”的儿童剧《小兵张嘎》,到融合了阿卡贝拉、“约翰列侬穿越时空”、摇滚乐、王尔德经典剧本的《认真的重要性》,再到看似荒诞实则饱含焦虑无奈的“抄现实”肢体剧《零零零》,再到暖心、可爱、欢乐无限的《毛线管子大逃亡》,澍哥创作的音乐风格各异,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喜欢。不知道这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澍哥从何得到的呢?
人的知识储备是有限的,所以面对不同的创作需求,我需要不断地寻找新的素材。比如说我在做《小兵张嘎》的时候,我的素材来源就是听那个时代的乐曲,找找在那个时代有什么音乐、歌谣、素材是可以代表河北白洋淀的。最后我在当地找到了一首民谣,将其中的一小段主题用在了戏的主题曲上。这样时代色彩、地域色彩有了,这个歌就带有了那个时代的味道。
一切为了“大局”
﹀
﹀
﹀
我在创作音乐的时候,音乐都是跟着戏走,确切来说所有的元素,包括道具、服装等等,都是跟着戏走,无论是儿童剧,肢体剧,成人喜剧还是其他任何风格。只有当每一个部门都服务于一个戏的整体,这个戏才能完整。
《毛线管子大逃亡》排练中
一部作品的创作,绝不仅仅是各个部门之间“1+1”式简单的拼接,更重要的是各部门间亲密无间地配合与合作,共同为整体的完美而努力。
大人也能看“儿童剧”
﹀
﹀
﹀
不管是我,还是晓邑,我们在创作任何作品的时候都不是特意做给孩子们看的,更不觉得给孩子看的所以可以设计得很低龄、幼稚的。
儿童剧在国外甚至都不是一个专门的分类,他们叫家庭剧,大人孩子可以一起看。5岁的孩子可能看到了很有趣的东西特别开心,大人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层次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也许是有了什么启发和感悟,也觉得很满足,这才是一个好的作品应该有的样子。
大人孩子一起凝神关注舞台上
演出的《小兵张嘎幻想曲》
澍哥曾经在国内某剧场门口见过一个家长带着好几家的小孩,到了检票口让孩子自己进去看,家长在检票口用对讲机叫孩子“坐下”。似乎在很多家长看来,“儿童剧”只是给孩子看的,家长看了就是浪费时间金钱,所以作为家长宁可拿对讲机遥控孩子也不愿意进剧场陪孩子看。
这是戏剧的悲哀啊!我觉得一个儿童剧,最起码应该做到的就是让家长和孩子产生共鸣。结果家长不愿意看,把孩子轰进去看,哪里有共鸣?
儿童剧绝不仅仅是“儿童看的剧”,更应该是能让大人和孩子一起看的作品。让成人与儿童都能从作品里有所收获,这也是鲸鱼创艺从始至终坚持的理念之一。
澍哥的自我评价
﹀
﹀
﹀
澍哥的自我评价
其实上文的两个小视频使用的正是澍哥写就的《毛线管子大逃亡》众多配乐之一。简简单单的旋律,充满幽默与欢乐,几乎一听就能让人记住旋律
可以脑内单曲循环100遍!
更多好听好玩,积极向上的“澍哥出品”配乐,将会随着《毛线管子大逃亡》明年一月在石家庄的试演与大家一一见面。对了,透露一个小秘密,澍哥说《毛线管子大逃亡》里有一些曲子他尝试了新的风格哦。让我们相约剧场,期待届时《毛线管子大逃亡》的精彩与欢乐吧!
《毛线管子大逃亡》
石家庄“尝鲜”版试演
演出时间:2018年1月6日(首演),7日;
13日,14日;20日,21日;27日,28日
演出地点:石家庄小鲸鱼·海悦儿童剧场
(地址:石家庄市海悦天地东邻,香港街1122号)
演出时长:约60分钟
推荐年龄:4+儿童
更多购票和演出信息
请大家持续期待哟~
出品人:翟志海
制作人:郭琰
编剧/导演:刘晓邑
创意/演员:金曾、小雄
演员:陈岩、张世鑫
原创团队:触感实验室
视觉设计:梁子扶
作曲:章澍
灯光设计:槐瑞彪
项目经理:张继超
宣传:谢佩潼、李菡
国际合作:王秋芸
舞台监督:马龙
助理舞台监督:晖晖
2017年 精英娱乐
最新演出信息
12月15日-16日 | 昆明·2017年云南省小剧场话剧全国邀请演出季 |
12月18日-19日 | 天津·天津小剧场戏剧嘉年华 |
2018年1月10日-14日 | 北京 |
排练与采访拍摄:谢佩潼
责任编辑:Evgenia, Svetlana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所发布所有内容版权均归本文作者及
“鲸鱼创艺”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络,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