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平用音乐讲述的故事 (第039期)《二十四桥》龚莉莉演唱

2021-12-07 00:06:58

作词:刘鹏春

作曲:吴小平

编曲:崔安强

演唱:龚莉莉


吴小平,曲作者。江苏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音协、剧协会员、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原江苏省文化厅艺术总监。曾获第十届文华音乐创作奖、第十七届群星奖、第七届音乐金钟奖、中国第十届电视剧单项音乐奖,多次获中国戏剧节优秀音乐设计奖。代表作有:歌曲《梅兰芳》、《青衣》、《俏花旦》、《问江南》、《美丽的中国梦》、管弦乐曲《垓下随想》,舞剧《格桑花与茉莉花》、《王羲之》,京剧《西施归越》、《飘逸的红纱巾》、《青衣》,越剧《陆游与唐婉》、《春琴传》、《李清照》、《柳毅传书》、《丁香》、苏剧《红豆祭》、锡剧《江南雨》,晋剧《红高粱》,话剧《韩信》、《此心光明》,木偶剧《嫦娥奔月》,歌剧《青春之歌》等。


刘鹏春,词作者。1949年生于泰兴县(今泰兴市)黄桥镇,剧作家,作家,一级编剧,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扬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演艺集团创作中心主任。

长期致力于戏剧、文学创作,发表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数百万字。其中,大型戏剧《皮九辣子》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剧本奖,《刽子手世家》获1994年曹禺戏剧文学奖,歌曲《梅兰芳》(作词)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史可法》、《代代乡长》、《孟姜女》等戏剧作品,《瞎子阿炳》、《乡路上的青春》、《芍药花》、《洪泽湖晚霞》等歌曲(作词)作品,先后获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早期戏剧作品结集为《皮九辣子——刘鹏春剧作选》出版发行,电视戏曲片《史可法》、。戏剧、文学创作之外,还长期从事大型电视晚会、电视专题片的策划、撰稿和节目创作。


龚莉莉,演唱者。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2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主角奖得主;师从扬州文化艺术学校任惠萍,后拜扬剧表演艺术家、高派传人、梅花奖得主徐秀芳为师。近年来相继主演了《花旦当家》、《完节堂1937》、《红船》、《白蛇传》、《五女拜寿》、《打神告庙》、《狸猫换太子》、《李慧娘》、《真假廿四小时》、《县长与老板》、《青春树》等大型扬剧。先后荣获江苏省文华表演奖;江苏省第二届小戏小品大赛优秀表演奖;江苏省第五届、第六届戏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首届“中国·江苏文化艺术节舞台艺术新人奖”;第二届“中国·江苏文化艺术节舞台艺术新人奖”;第三届江苏省文化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等。被授予江苏省优秀青年文化培养人才,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人才,江苏省青年人才,镇江市十大杰出青年,镇江市特殊贡献中青年专家,镇江市“五个一批”人才,镇江市“169工程”培养对象,“全国地方戏优秀中青年演员”等称号。


二十四桥

文/刘鹏春


写二十四桥,绕不开杜牧的“玉人何处教吹箫”。借他的玉箫,如何吹奏出今人的声音?颇费心思。可以赞美春宵无价,可以感叹“冷月无声”。我想唯美一点,纯粹一点,以一个文化人的浪漫情怀享受明月的诗味酒意。

于是,我把杜牧和玉人都请到歌里来了。一个住在箫声里的唐代诗人,一个住在唐诗里的吹箫玉人,这两个形象其实正是文人雅士们的心灵向往。坐花载月的欧阳修早已实践过,踏月醉归的郑板桥也曾吟唱过。他们陶醉于二十四桥的明月箫声,享受着本应属于千古江山的诗情画意。他们是“大写意”画卷的一叠彩墨,“小夜曲”里的一段旋律。

小平的曲子出来以后,颇出乎我的意外。原始的音乐素材太熟悉了,不就是《沙趟子撩在外》么?乡村少女的一曲情歌。外婆们永恒的青春记忆。好象不够典雅了。仔细听了几遍,不对,这民歌原素材被他淘洗过了,我感受到瘦西湖涟漪的清亮本色,二十四桥月光的宁静和皎洁。正如听到《太湖美》,人们会联想到《九连环》的原生态音乐的演变和升华。里下河民歌在《二十四桥》里的香影婆娑是一种美学品位的提高,民间诗味的丰润。

家园之恋,可以是回到故园,扑上草堆时“大堰河,我的母亲”的呼喊;也可以是凭栏远眺,拍遍栏杆时的长啸浩叹。这首歌只是画舫载酒时的浅酌低吟。唱得风也有些软,水也有些酥,云也有些缱绻缠绵。


词人曲人皆“玉人” 

——歌曲《二十四桥》赏析

文/赵震方


“有一个扬州美女,住在唐诗里……有一个唐代才子,住在箫声里……”从两段歌词的开头,不难看出,词作者是由唐代诗人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意境而引发的创作冲动。

所不同的是:杜牧抒发的是个人情感,而刘鹏春先生的歌词,其诗情画意,正如歌词本身所言,“他把扬州的风情,彩绘成大写意”:“幽亮成一种相思”,“丰盛为一种筵席”,“美丽涉水而来,寂寞涉水而去”,“家园浅醉成画,心灵浓醉成诗”。幽远深遂,婉约旖旎,穿越今古,沁人心脾。吟天下文人所吟,唱天下游客所唱。这种诗人的情怀实在令人由衷赞叹!

吴小平先生为这首词作曲,素材用的是扬州卲伯一带的民歌《撒趟子撩在外》。这是一首民歌,也是一首情歌,选材准确而绝妙。开头的合唱背景,运用了同主音宫羽调式交替的连接,朦胧的诗意美,让听众溶入了扬州二十四桥的月色之中。

歌曲主体部分为女声独唱,作曲手法简洁老到,旋律发展流水行云。民歌风,五声性调式旋律,后部分移宫下属调再回原调。加之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衬词的编排运用。无不显示作曲家深厚的底缊和卓越的才情。

《二十四桥》由著名演员龚莉莉演唱,她的嗓音质朴清新,甜美味浓,尤以演唱民歌见长,更增添了该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词作者和曲作者是老搭档了,珠联壁合,相映生辉。如果有人把“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的“玉人”理解为杜牧笔下的才子,听着这首《二十四桥》,我会浮想联翩:词人曲人皆“玉人”!


赵震方,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音乐学会理事。曾为一百多部大小剧目作曲。音乐创作涉及淮剧、扬剧、锡剧、越剧、淮海戏、歌剧、音乐剧等。主要戏曲音乐作品 :淮剧《祥林嫂》《千古韩非》《吴承恩》《鸡毛蒜皮》《李斯》《诺言》《郑板桥》,扬剧 《县长与老板》《不破之城》《衣冠风流》,淮海戏《皮秀英告状》,音乐剧 《金色太阳》《一路同行》以及戏曲电视《买官传奇》《双玉蝉》《十把穿金扇》等。淮剧《祥林嫂》核心唱段《天问》享誉全国及海内外。省级以上杂志发表文章和曲谱十数篇(首)。曾编著出版《陈派唱腔选》一书。、省、市级各类汇演作曲金奖,是江苏省三届文华音乐奖获得者。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