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3 00:51:10
“ 摇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自己。”
1
初次接触摇滚是在初中。那会儿我不过十四五岁,按理说不过是个纯真的孩子,可那时的我却接受着不纯真的压迫。那种压迫来于周围环境也来自于自身,或是老师或是父母亦或无尽的疑惑与茫然。所有的一切像一张网,它圈住了我。闷闷不乐是常态,如果你见着我笑那么去买彩票吧。
在那种苦闷中,我对周围一切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就像有了第三只眼睛。那只眼睛教我看透了很多假象。我看到了人们的虚伪,往往醉翁之意不在酒。当时我很疑惑,你们怎么能这样活着?
摇滚一词对于我总有种似是而非之感,总与我的生活保持着距离。或许是命运,偶然间我听到了AC/DC的歌,强劲的节奏立刻吸引了我,音乐居然能这样!歌曲居然能这样唱!顷刻间浑身起了鸡皮疙瘩,大脑如有电流经过。
那之后接触了很多国外乐队,虽风格各异但多已功成名就。从最初的AC/DC、滚石到后来的冲撞、雷蒙斯等等。
记得有次和父亲一起看电视,换台时见一国内乐队表演。父亲说看一看这个,我不假思索的说国内这个不行,说完按下了遥控按钮。现在想想那是不应该的,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不该妄下论断。很多人对中国摇滚都有这样的误解,对于舶来品有一种天然的自卑感。
2
我对中国摇滚最初的认识来源于崔健,作为开拓者崔健对中国摇滚发展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说到崔健便想起一件有趣的事情,关于刘欢还有。这事儿是在看痛仰上电视节目时发觉的,那档节目中崔健、刘欢同为评委。痛仰唱的是早期的一首歌,刘欢偏头听着表情严肃眉头紧锁,显然几个简易和旋加上高虎独树一帜的嗓子没能打动刘欢。
崔健则与刘欢截然相反,面露笑容十分欣赏。最终痛仰的表演没能在电视上播出,这事儿说明领导们和刘欢一样不甚喜欢这首歌。还可以表明崔健和领导们不一样,他站在另一个范围内。另外需要提出的是刘欢和领导们不一样的地方。领导们着重于歌曲所承载思想内容,,而刘欢则着重于音乐本身。三种人,三种观点,两张脸。
,它能影响人们思想从而达到变革社会的作用。我想变革社会不是摇滚的主要目的,至于它发挥多大变革作用我也不敢断言。如果有人断言摇滚一定怎样,我想要么纯粹是扯淡要么别有目的,原因很简单摇滚本身就是多种思想的冲突。在摇滚里没有一种思想占主导地位,每个人都可以表达所思所想。它所呈现的是真正的百花齐放,真正的百家争鸣。摇滚里没有一定,无中生有是可怕的。
,大致是说盘古毁了中国摇滚。这位乐手的观点惊世骇俗可惜不太讲理,不讲理是义和团的特色之一。我想盘古之所以不讨人喜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说出事实,而事实往往是人们不爱听的,特别是某些与之相关的人。你可以不喜欢盘古,可以反驳观点但不能不讲理扣帽子。
谁能说自己掌握了真理?或许某些人坚持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可掌握了真理就是压制“错误”的理由?真理不止一个,真理可以和而不同。某人说喝了他的药水可以让人变得聪明,社会中大多数人喝了并且觉得自己聪明了,但也不能强制每个人喝。尊重某些人追求愚蠢的权利,至少在这群人没有主动损害大多数聪明人的利益之前。有人比你傻何乐不为呢?每个人都聪明无比,谁来当傻子呢?
我想所谓真理就是人类暂且无法反驳的谬误。没有永恒的真理,只有不断追求真理的人。摇滚里如此,生活中也如此。那名乐手在文章结尾放了一张自己年轻时候的照片,除了炫耀之外我找不出别的动机,什么人能无聊到给别人扣帽子时不忘炫耀自己呢?义和团不会干这事。
3
直到今天,人们谈论起中国摇滚时总离不开魔岩三杰。很多人认为魔岩三杰在红磡的演出是中国摇滚的顶峰。窦唯后来接受采访说,那是个阴谋!有一段时间我总在网上找有关窦唯的视频看,接受采访时他反复说各种。有人说窦唯成仙了,我想说他成了皮浪,一个极致的怀疑主义者。窦唯在那种困境中选择了做梦。何勇选择了面对,可他的问题总与答案相差甚远。
窦唯说那是个阴谋,最初我会一笑而过。现在觉得所谓阴谋是有道理的。张培仁不过是揠苗助长,即使没有他,好的苗也无法成长。原因很简单,那是个阴谋,最需要阳光时,盯着你的人会急着把月亮也挡着。他们需要绿色但不能让你成长为参天大树。
高中时我不再那么厌恶他人,因为我发觉自己也很虚伪,也给别人带去了苦恼。我学会反抗周围一切给予我的压力,用的方法是逃课与欺骗。最终我在无所事事中陷入万分苦闷。那时我问自己,这样的生活有价值吗?我告诉自己说就这么坚持下去,不要妥协。我问自己,将来会后悔吗?不会,既然选择了就没什么后悔可言,即使再来一次不还是这样?
当教学楼灯火通明时,我独自一人坐在黑暗的操场上。我陷入了一个怪圈,顺着环境而活我必须面对厌恶的一切,反抗它时却总感觉无能为力从而导致怀疑自我。那时头脑里犹有一团雾,有重量的雾,有两种力控制着它,一种在挤压另外一种在拉扯。
我怎么能这样活着?
4
那时突然对朋克很感兴趣。鸡冠头和花花绿绿的纹身,这是很长时间我对朋克的认知。那时我自以为是在反抗,其实我当时是不懂得反抗的。如果不知道如何反抗那么就沉默,保持沉默也是一种反抗。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想当时我是在虚妄的反抗中走向灭亡。朋克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三和弦,只要掌握一些和弦套路就能说我是玩朋克的!用看似入门的技术创作音乐,似乎简单其实很难。音乐和很多东西一样是一个过程,积淀必不可少。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这是蜕变。好的朋克乐队总是在蜕变。
那时还发生一件意外的事,我喜欢上了我的同桌。她简单漂亮就像一首最好的朋克。说这件事意外是因为我喜欢她可她不喜欢我。为了增加她对我的好感,让她领略我独特的魅力。我用朋克感化她,为此还发明了朋克辩证法。此法精髓在于扯淡并且说脏话。同桌说,今天作业真多啊!我说,他妈的不做!同桌说,你又要逃课吗?我说,他妈的难道要我上课?同桌说,你能不能别说脏话?我说,他妈的以后不说就是了!
最后她用文明感化了我,我没说脏话了,她也没喜欢上我。后来我对着镜子反思,似乎找到了原因。不是因为我不好看,而是因为我和她没夫妻相,长得比较像的两个人比较容易产生好感。现在想想不是因为没夫妻相,是因为我太傻的缘故。
最终我选择了复读,那一年里我沉浸于教科书里,最终结果也还算满意。
吴吞说,摇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我想对很多人来说当然包括曾经的我,摇滚极为重要因为它是遮羞布,它成了一些人守住小脚的阵地,成为别有用心者的幌子。
该怎样活着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不能这样活着。
陌生人博物馆
-上下滑动可看全文-
今天的文章作者是‘so如何诡辩’,原文发在落网专栏。
在落网,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偶尔来这里听歌,又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落网不只是一个平台,它也是一张网。网住所有的爱恨情仇,再把他们全部摊开,呈现。
因为,身处在各地的每一个人,透过落网,会看到你,认识你,了解你。
所以,若你有相关的故事(包括音乐故事),欢迎分享给我们。
虽然,不一定每个故事都会刊登在这里。
投递邮箱:luowangfm@126.com
本文作者:so如何诡辩 / 编辑:李卤味
图片来源网络
/ 或许你还想看 /
点击图片可查看▼
落 网
网站:落网丨微博:@落网
回复“社群”进入落网交流群
投稿及合作:luowangfm@126.com
↙ 戳“阅读原文”试听落网最新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