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3 04:28:24
今天是十一月十四号,距离最近那个本人非常激动的时刻已经过去十天了,可又恍惚觉得如昨日一般,留下了珍贵的回忆。一切都源自于音乐这个奇妙的东西所带来的缘结。
平时没事很喜欢在网上看别人的乐器演奏视频,既是享受,又能学习。四五年前还在国内学吉他之前,就天天在优酷,土豆上欣赏国内玩音乐的人上传的音乐视频,想象着自己也有一天能熟练地演奏电吉他,弹奏自己最喜爱的曲子,发到网上与人分享,那一份愉快的心情。后来,凭着这份热爱,还有少年时学习二胡的三四年经验,拿到电吉他的第一个月我就拙劣地做到了。
不过,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谦虚才能进步。看了太多视频,听了太多音乐,当时所拥有的乐感,技术,知识,现在看来只是小儿科。在日本这个音乐教育很普遍的国度来说可能就直接被一个三岁小儿所秒杀。去年冬天去一个圣诞灯盏时,花园里放着一架钢琴,没有人来弹,我正准备上前去摸两下时,有两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径直过来,其中一个坐下来眼都不带眨一下就行云流水地弹了一首古典钢琴曲,节奏之稳,水平之强,把我吓到了。所以,练乐器不能功利,不能心急,扎扎实实,心平气和,持之以恒,才能修成正果。
在网上看别的高手的演奏视频的这个习惯也被我从中国带到了日本继续着,只不过已经全部变为日本人的演奏,日本人的音乐,很受震撼。
日本人演奏乐器,下苦功练,风风雨雨数十载,绝不轻言说放弃。为了买一把心爱的乐器不惜打工大半年,比如很多关于音乐的动漫都是这样的题材故事,喜欢音乐的初高中中二少男少女,为了实现乐团梦想,寻觅同道伙伴,打工攒钱买乐器,花钱租练习室排练,举办活动,不断地扩大队伍,友情的羁绊,最终在大赛上赢得了掌声,获得了成功。这类题材非常热血,打动人心,恰恰能反映日本在这方面的文化,非常正能量。
现在说说两个我很熟悉的演奏者,以及我从他们身上所感受到的。
第一个是我现在的尚美学园大学音乐科的准教授,爵士钢琴讲师,专业负责人,坪口昌恭先生。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是在去年的现在,入学考试的面试考场上,我的对面坐了两个考官,其中一个穿着正装白衬衫,戴着黑框眼镜,一脸严肃地看着我,着实让我徒增了十分的紧张。但说起话来却是另一种很厚道的感觉,他问了我一些问题,比如喜欢什么音乐啦,都学过什么乐器啦,合格的话有什么打算啦。我当时还没有听过他的作品,不知道他的履历,甚至都不知他姓什么叫什么,所以也就没有任何拘束的跟他对话,面试结束,三天后就收到了合格通知书。
后来在网上搜了尚美学园大学,音乐表现学科讲师阵容,留意到了坪口昌恭这个名字,便在网上试着搜了搜,非常厉害的一个人。福井县越前市出生,在大阪成长,从小受作为音乐老师的父母影响学习钢琴,福井大学工学部应用物理学科毕业,八十年代末上京,同时作为好几支爵士乐队的键盘担当。我听了他的给一部动漫的配乐,非常奥妙的一张专辑。所有曲目里,有的很搞怪,听得快要把人给迷幻了,有的很抒情却又不乏高超的技术。我最喜欢的两首到现在还时不时地会哼唱起来。今年四月开学时,一见到他我就凑到他跟前搭话,给他说了我最喜欢的曲目,不知道名字,单是哼唱了旋律,他就一下反应过来了,说原来是那首最可爱的曲子啊......
平日里就是他来负责给我们上电子琴课,因为班里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基础很高,有的却还从来没有摸过,他就从最基础的音阶排列,和弦指法讲起。学了几节课就布置了期中考试的内容,布鲁斯十二小节练习,左手弹低音和弦,右手弹布鲁斯音阶,大家也都兢兢业业地练习,直到考试那天完成。每个学生挨个去讲台前的三角钢琴前当着所有学生还有坪口先生的面弹这首布鲁斯进行曲,会的人自然是悠然自得,闲庭信步。勉强过关的人是如履薄冰,满头大汗,如临大敌。剩下的人则是破罐子破摔,如坐针毡,面如死灰。因为还不是特别难,我练了两天也就没有问题了,因为出现了失误算是勉强过关,他给了c+这个成绩。结束后就进入了期末考试的曲子的学习当中。
那是一首美国著名黑人歌手stevie wonder的作品,叫做《lately》,那是一首舒缓的、经典的、忧伤的慢摇作品,坪口老师先是自己在钢琴前为大家演示了一遍,随着他的琴声,仿佛把我带入到了二十年前的美国街头,上演着时代更替的人生故事......这个作业比期中考试更难了,长度是布鲁斯练习的三倍左右,重复的部分很少,几乎每一小节都是新的和弦和弹法。练习了三个星期,最后也过关了,弹的时候也自己尝试着不注重怎么弹完,而是专注于曲子的感情本身,反倒是没有出一点错。他还一脸惊讶地说,喬君跟上次比进步了呢,打分b+。
他上课的流程就是,引用经典片段作为课题,在音乐大学特有的五线谱黑板上板书,所有的和弦,音符,调号,结构,甚至用哪根手指,全都标了出来。就是短时间内比较难消化,不过经验表明,面对众多的考试,看似复杂多变的曲子,只要脚踏实地按照他说的去做,就一定有规律可循,一定会掌握窍门,一定会完成到最后,两次考试我都是这么过来的。刚开始觉得不可能做到,一旦开始啃他写的谱子,积少成多,攻克难关,反而会很有成就感,考试的时候成竹在胸,表现出来。后天就是秋学期的第一次考试了,我也练了两个星期了,所以也没有什么畏惧之心。
他每节课最后十分钟还会给大家推荐一首名曲,把年代、创作者名称、曲名写在黑板上,然后用功放播放给大家听,一首曲毕,整点下课。这时候会说大家辛苦了,下周我们继续......
十一月一号,那天是我们流行爵士专攻的讲师团体音乐会,所有人都可免费进场,坪口老师作为主力当然上场,身穿一身富有情调的米白色西装,头戴礼帽(就是那种民国时期翻译官特务带的那种,不知道怎么叫)坐在钢琴前,行云流水般的演奏。时而转换风格去弹旁边放置着的键盘合成器,合成器可以演奏出很多夸张的音色。坪口老师头戴耳麦,用效果器调制出机器人般的声音,自己说着很应景的台词,逗得大家连连鼓掌,赞不绝口。
就是这位已经五十四岁的老头,被音乐熏陶得依然年轻少年的老教授,还将继续引领我们继续这四年的钢琴学习。我相信他......
由于篇幅有限,下一篇里我将继续介绍第二位登场的音乐人物,将与我的坪口老师的形象形成强烈对比,嘿嘿。也就是我开头上写的为什么会非常激动的一次经历。(待续)
长按二维码关注灵芝坡乡村图书馆公众微信号
清风明月吟乡愁 耕读切得远方诗
灵芝坡乡村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
hnlbzy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