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胡琴音乐人才培养》项目专家授课——第七天(三)

2021-07-31 20:54:42

国家艺术基金《胡琴音乐人才培养》项目专家授课——第七天(三)

侗族牛腿琴专业训练

2018年3月26日,经过前一天对牛腿琴的理论学习以及简单的练习,学员们对牛腿琴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学员们跟随蒋步先老师进一步接受牛腿琴的专业训练。

由于乐器数量有限,学员们分几组先后进行练习,蒋步先老师对每一位学员都进行了细致的教导,从右手握弓、拉弦的角度和位置,到左手的持琴、角度以及握琴姿势,手指触弦的手型,再到侗族大歌的风格特点,拉琴韵味的处理,不尽其详。学员们对牛腿琴的学习兴趣持续高涨,在训练中,仍以《心心相印》和《天星明月》两首乐曲为例,积极为《胡琴音乐人才培养》项目成果展示音乐会做准备。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民族音乐学家Mantle·Hood提出了“双重音乐能力(bimusicablity)”的概念,对于这一概念的提出,是针对民族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进行音乐的双语训练。双重音乐能力一经推出,影响学界至今,并对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在训练方法上有着突出的贡献。

2018年3月26日至27日,蒋步先老师就是以美国民族音乐学家Mantle·Hood提出了“双重音乐能力”的理念对项目组学员们进行训练,以求在有限的双语空间内获得较为丰富的“地方感”,而这也是国家艺术基金《胡琴人才培养项目》有别于以往有关音乐人才训练项目不同之处。通过对侗族大歌以及文化背景的学习后,项目组成员更好的掌握了牛腿琴这件乐器,并通过本件乐器获得了丰富的文化体验。经过这一天的练习,学员们明显对牛腿琴操控熟练了很多,这也让我们期盼学员们在项目成果展演中的精彩表演。

文案:张姣梦

图片:张姣梦、李岩

责编:阿拉腾珠拉、杨扬

更多信息,关注胡琴音乐人才培养微信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