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

2021-08-27 00:18:11

581年,北周大丞相隋王杨坚废周静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文帝杨建平陈,结束了东晋永嘉之乱后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一个强大的帝国就此形成。隋炀帝继位后,大运河的开通进一步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巩固国家统一。

618年,江都兵变,隋炀帝被杀,恭帝遭废,李渊称帝建唐,定都长安。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为盛唐的到来铺平了道路;随着玄宗朝开元盛世的出现,中国封建社会步入了最强盛时期;然而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撼动了大唐根基,中唐以后由盛转衰;唐末不断,藩镇割据也愈演愈烈,最终形成五代(907—960)十国(902—979)分治并存的局面。

隋、唐两朝,强盛的国力和繁荣的社会始终吸引着周边友好睦邻的不断来朝。随着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中华文明远播域外,异国胡风也弥漫中土。为适应皇室贵族宴飨音乐的需要,在宫廷中建立起以多民族、多元化为特色的宏大音乐体系,燕乐因之盛极一时。而专业化、系统化的音乐机构,则是宫廷燕乐得以高度发展的必备前提。


音乐机构

隋朝,在礼乐机构太常寺下设有掌管音乐的太乐、清商、鼓吹等署。、燕乐,清商署掌管清商乐,、百戏。各署由令、丞等不同级别的乐官管理,最盛时乐人三万有余。至唐,原清商、鼓吹二署合并为鼓吹一属。于西安、东二京(长安、洛阳)的太常寺内,又各设别教院和梨园新院。另有教坊,梨园等音乐机构,亦与太常寺相关。

隋唐多部乐

隋、唐宫廷燕乐,初以按地区、国别分部设立的多部乐为代表。其始为七部,终于十部。据《隋书·音乐志下》所载,“始开皇出定令,署七部乐: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及隋炀帝改清商、国伎、文康为清乐、西凉、礼毕,另增康国、疏勒,乃定为九部乐。唐高祖时期,“享宴因隋旧治,用九部之乐”。贞观三十年唐伐高昌,遂“尽收其乐”(《旧唐书·音乐志二》)。是年,因“有景云见,河水清”,协律郎张文收又“采《朱雁》、《天马》之意,制《景云河清歌》,名曰燕乐,奏之管弦,为逐乐之首”。(《旧唐书·音乐志一》)同时去礼毕,而成十部乐。

清乐,为南朝旧乐。隋文帝平陈时所得。有歌曲《阳伴》,舞曲《明君》、《并契》;乐器有钟、磬、琴、瑟、击琴、四弦曲项琵琶、箜篌、筑、筝、节鼓、笙、笛、箫、篪、埙15种;乐工25人。至唐,去埙增三弦琴、叶;歌者2人。武后时曾有63曲;后渐佚失,存其辞者尚有《白雪》等37首,有声无辞者仅有《上林》等7首。

西凉乐,为凉人所传中国旧乐,而杂以羌胡之声。隋时,有歌曲《永世乐》,解曲《万事丰》,舞曲《于阗佛曲》;乐器有钟、磬、弹筝、搊筝、卧箜篌、竖箜篌、四弦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笙、箫、大筚篥、长笛、小筚篥、横笛、腰鼓、齐鼓、担鼓、铜钹、贝19种;乐工27人。唐时,编钟渐废。

龟兹乐,为西戎之乐。隋时,有歌曲《善善摩尼》,解曲《婆伽儿》,舞曲《小天》、《疏勒盐》;乐器有竖箜篌、四弦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笙、箫、笛、筚篥、毛员鼓、都昙鼓、答腊鼓、腰鼓、羯鼓、鸡娄鼓、铜钹、贝15种;乐工20人。唐时,毛员鼓渐废。

天竺乐,为南蛮之乐。隋时,有歌曲《沙石疆》,舞曲《天曲》;乐器有凤首箜篌、四弦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笛、铜鼓、毛员鼓、都昙鼓、铜钹、贝9种;乐工12人。至唐,去五弦琵琶,增羯鼓、筚篥;以后,毛员鼓、都昙鼓渐废。

康国乐,亦西戎之乐。隋时,有歌曲《戢殿农和正》;舞曲有《贺兰钵鼻始》、《末奚波地》、《农惠钵鼻始》、《前拔地惠地》等四曲。乐器有笛、正鼓、加鼓、铜钹4种,乐工7人。至唐,其舞表演时“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旧唐书·音乐志二》)。

疏勒乐,亦西戎之乐。隋时,有歌曲《亢力死让乐》,舞曲《远服》,解曲《盐曲》;乐器有竖箜篌、四弦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笛、箫、筚篥、答腊鼓、腰鼓、鸡娄鼓、羯鼓10种;乐工12人。唐时,乐队情形基本不变。

安国乐,亦西戎之乐。隋时,有歌曲《附萨单时》,舞曲《末奚》,解曲《居和祗》;乐器有箜篌、四弦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笛、箫、筚篥、双筚篥、正鼓、和鼓、铜钹10种;乐工12人。唐时,去双筚篥增竖箜篌;唐后,五弦琵琶渐废。

高丽乐,为东夷之乐。隋时,有歌曲《芝栖》,舞曲《歌芝栖》;乐器有弹筝、卧箜篌、竖箜篌、四弦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笙、箫、笛、小筚篥、桃皮筚篥、腰鼓、齐鼓、担鼓、贝14种;乐工18人。至唐,去五弦琵琶,增搊筝、大筚篥。

礼毕,亦为隋文帝平陈时所得。晋太尉庾亮家伎为追思其去世的主人,“因假为其面,执翳以舞,象其容,取其谥号之,谓之文康乐。每奏九部乐终则陈之,故以礼毕为名”(《隋书·音乐志下》)。有行曲《单交路》,舞曲《散花》;乐器有笛、笙、箫、篪、铃槃、鞞、腰鼓7种,乐工22人。唐太宗时,削其不用。

高昌乐,亦西戎之乐。乐器有答腊鼓、腰鼓、鸡娄鼓、羯鼓、箫、横笛、筚篥、四弦曲项琵琶、五弦琵琶、铜角、箜篌14种;乐工16人,舞者2人。

燕乐,张文收所作,有乐舞4部、舞者20人,包括《景云乐》8人、《庆善乐》4人、《破阵乐》4人、《承天乐》4人;乐器有玉磬、大方响、搊筝、卧箜篌、小箜篌、大四弦曲项琵琶、大五弦琵琶、小五弦琵琶、大笙、小笙、大筚篥、小筚篥、大箫、小箫、正铜钹、和铜钹、长笛、短笛、楷鼓、连鼓、鼗、羯鼓22种,乐工22人,歌者2人。

隋唐多部乐均各有特色,如清乐所用皆为钟、磬、琴、瑟等汉族乐器,西凉乐明显为中西合璧,而大部分则是受到龟兹乐的影响。其中燕乐规模最大,西凉次之,康国乐最小。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