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5 17:04:50
快,关注格非琵琶学馆,一起涨姿势~
中国中原琵琶风诚邀方锦龙、张强、陈音、江洋为艺术顾问
陈贵平
中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祥地。百家争鸣、儒家发祥地、道家、墨家发源地、名家思想发源地。焦作的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望太行山层峦叠,望怀川平原沃野千里、望黄河如玉带环绕。
“中国中原琵琶风”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继承中原传统文化,丰富中原大众的文化内涵,从普及到专业,理论联系实际,真诚合作、虚心学习。
今天,我们万分感激、满怀欣喜地迎来了中国当代最具声望的四大名家:方锦龙 张强 陈音 江洋作为“中原琵琶风”的艺术顾问,可谓神之助也!
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方针,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扩大合作项目,于学术交流、各类专题讲座、系列名家名曲音乐会、举办不同流派展示音乐会。这正是创建“中原琵琶风”真正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共同追求并期待的目标。我们共同见证,携手共创“中国中原琵琶风”的辉煌而努力。
名家简介
mingjiajianjie
鹤发童颜 神彩飞扬
方锦龙:在中国及世界器乐演奏音乐领域里,几十年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以琵琶精华语汇为方舟,融汇中西文化之精髓而独树一帜。既传统又具影响力;集古朴典雅高贵与时尚完美结合,令乐者赏心悦目,令同行为之倾倒,闻其声得其善缘,集大成者锦龙君是也。
他不愧为当今时代让人称奇、惊叹不已的琵琶演奏家、国乐家、多种乐器演奏家、单人玩转上百种乐器,实乃当今世界乐器演奏历史的又一奇迹出现。
他同时也是收藏家、当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礼乐大使。这一切带着无数光环头衔的背后,每一步都付出了多少努力与艰辛。他1963年出生在安徽安庆的一个弹拨乐世家,父亲是黄梅戏艺术的乐师及完美继承者。在方锦龙的身体里同时流淌着中国清代安徽著名散文大家“桐城派”方苞的血液(方苞:清代散文家,安徽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之一)。对传统的自觉继承和苦学勤思,都源于出生于书香门第家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传统铭心刻骨,少小的他心中早早的埋下伏笔,此生必然精彩尽显。
锦龙君在奋斗不息的艺术道路上充满了各种传奇。魅力无限又艰难重重,艺术家追梦路上亦绝非一帆风顺。平日里刻苦钻研,练琴毅力时间惊人。足迹由北向南由东向西,为了寻找创作灵感,四处奔波开展采风活动,深入地方民间艺术。为了掌握好各流派精华遍访各类名师,虔诚请教延伸不断;打开思路触类旁通,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
他常说:国乐不但要走出国门,更主要的是要走出国人。要让西方的人更多的去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精髓,这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责任。他一直坚持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为人处事态度始终保持低调谦逊,并乐善好施助乐于人。
人人说他鹤发童颜、神彩飞扬、如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然而他真实的内心世界毋庸置疑,大善大舍中庸之道,乃人生最高境界。
卓尔不凡 技压群雄
张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琵琶界公认的,以演奏技术精湛超群,音乐表现又让人望尘莫及的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其内心强大,外表儒雅并显谦逊;舞台上具大家风范,既朴实内敛,又魅力十足、气场强大。其音乐的深度和广度、音色与音乐的完美融合,以及张弛有度、淋漓尽致的音乐诠释,时时给听众留下了许多回味的空间,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体现~留白而生的艺术想象。
学术方面,始终保持着对待古典风格及各流派独特曲风的潜心研究,提倡艺术全面的发展方向。将传统及当代琵琶技术、艺术风格、理论研究融于一体,成为极具代表性的一代大家。其绝美的音色、全面而扎实、无懈可击的精湛演奏技术,为琵琶确立了高品质的标杆。
张强教授作为国内最高学府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在教学上提倡全面素质的提升。将发展理念与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相结合,注重挖掘音乐传统性、流派风格多重性、未来发展多样性。树立放眼未来的发展观念,始终致力于立足本民族的传统音乐,将传统音乐的继承与现代意识结合、将民族音乐的创新与西方音乐融合,大量尝试新的演奏形式及多种风格的音乐作品。
“五乐琵琶”是张强教授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帮助的地方产业,他以自己对琵琶事业的深厚感情,始终坚持不懈,积极参与推广琵琶艺术。“五乐琵琶名师微课堂”的推出,所产生的影响有目共睹且意义深远。
双料人才 实难寻觅
陈音:当代最活跃的琵琶演奏家之一,他更为独特的是:一个集演奏及创作为一身的演奏家、作曲家。琵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出现了无数的优秀的琵琶音乐。而陈音对现代琵琶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成就。
大学时期的他,将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移植改编到琵琶这件乐器上,这是一个极有挑战性的事情,事实证明这也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该曲对于提高琵琶高难度技巧的演奏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陈音作为作曲家,几次深入贵州苗岭村寨,实地参观学习,收集了许多有益的创作素材。多年来,他先后创作了琵琶曲《山之舞》、《山之韵》、《秋月吟》。佳作倍受演奏者喜爱,且广为流传。
能否真正懂得琵琶的特性与音乐风格的表达,其根本在于了解琵琶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于传统古典乐曲及民间音乐的全面掌握是重要的前提。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是一块极其肥沃的土壤,认真学好古典的、民间的、少数民族的、各地方的戏曲文化才能打开眼界,音乐才会具有生命力。陈音在这方面的突出贡献,为今后琵琶音乐创作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树立了榜样。
琵琶才俊 技艺超凡
江洋:当今中国最受关注的青年琵琶演奏家,作曲家。1985年生于南京,200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保送本院研究生,2010年留校任教,师从李光华教授,作曲师从李滨扬教授。 现为中央音乐学院琵琶专业讲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琵琶专业委员会理事。
近年来,江洋分别获得了中国音乐最高奖即2011年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琵琶比赛金奖,以及影响力最大的CCTV全国民族乐器大赛琵琶比赛第一名,成为全国首位国家级琵琶比赛的双料冠军。并突破性的在专业创作领域连获大奖,室内乐《舞雩》获第七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室内乐作品比赛一等奖;《谐谑曲》——为六把琵琶而作,;琵琶独奏《弦舞》获“211民乐精品工程作品征集比赛”精品奖。2015年12月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江洋作品音乐会”。同时在演奏和创作领域取得骄人成绩让他成为近年来国内最受关注的青年音乐家。
在音乐创作和理论方面,江洋也有多部作品和音乐评论,作品如民族室内乐《舞雩》;《谐谑曲》——为六把琵琶而作;琵琶独奏《弦舞》,艺术歌曲《忆江南》,琵琶与打击乐《霸王卸甲》,钢琴独奏《画》,室内乐《为单簧管,钢琴与小提琴而作的三重奏》,琵琶与室内乐《陈隋》,民族室内乐《黄鹤冥寻》等。乐评如《论如何演奏琵琶传统乐曲》,《〈雨打芭蕉〉文学内涵之我见》,《论民族音乐与现代乐的结合》等。2007年白凤岩三弦艺术研讨会上整理记谱了民间艺术家白凤岩先生的琵琶曲《开手板》并发表论文《从<开手板>看白凤岩琵琶曲的艺术特色》,论文及乐谱均发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