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4 23:46:54
大部分人对维也纳的认识是是音乐之都,但估计很少人晓得维也纳也是当之无愧的葡萄酒之都。因为全世界所有的国际都市,只有维也纳在市区范围内有着大量的葡萄田。其特色葡萄酒不仅在奥地利国内是餐桌上不可替代的一员,在国际葡萄酒界也倍受好评。
穷游er 大耳酋长自7岁以来生活在奥地利,对于我们对维也纳既知的印象,他给我们展现了维也纳的葡萄酒历史和酒馆文化,带我们去领略一个不一样的维也纳。
(以下图文来自穷游er 大耳酋长)
维也纳葡萄酒的历史和这座城市一样的古老。古罗马人于公元1世纪建立的边防要塞文多波纳,就在今天的维也纳脚下。因为葡萄酒加水是当时最常见的饮料,所以古罗马人已经在这里种植葡萄了。维也纳的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因为特殊的气候使得这片土地非常适合葡萄的种植。
维也纳混合葡萄酒
在历史上混合酒曾经一度被纯种的葡萄酒排挤到了边缘地带。奥地利全国的混合葡萄酒庄园消失殆尽,只剩下维也纳还保留这项传统。2009年欧盟规定“维也纳混合葡萄酒”为奥地利独有品牌。
匹配的食物:清炖牛肉,小牛肉,鸡肉,海鲜,寿司。
奥地利特色半发酵酒 Sturm
半发酵酒是奥地利葡萄酒馆的特色,可分为红葡萄Sturm和白葡萄Sturm。外表看起来稍微浑浊,不像葡萄酒那么清澈。它的名字也是受法律保护的,是奥地利的特色产品。
桃红葡萄酒 Rosé
它的别名是粉红酒,以红葡萄为原料,但因为制作工艺和白葡萄酒相似,所以酒的颜色不会变为深红。
地道的葡萄酒馆只销售由自家葡萄酿造出的酒,一般没有碳酸饮料和啤酒。酒馆内没有菜单,食品都摆放在大玻璃柜后面,客人自己挑选想吃的东西。不吃饭只喝东西也没关系,这在普通餐厅往往是不可能的。
典型的葡萄酒馆不是天天营业,一般下午才开门。应季时会在大门口挂出一束松枝,用维也纳土话“Ausg'steckt”写在黑板上,代表营业期。
玻璃柜台里的特色食物,也是酒馆文化之一。说到葡萄酒馆的食物,其实在历史上并不丰富,农民家能拿出来招待客人的东西比较有限。无非是奶酪,香肠,腌肉,腌菜,熏肉,大油和面包。更简单的则是秋季售卖新酒的同时找点山上的栗子,烤了给客人下酒。所以到上世纪60年代,奥地利人来葡萄酒馆喝酒还有自带食物的习惯。
▼在奥地利酒馆里的凉拼盘,通常内容为火腿,香肠,熏肉,酱料,芥末,辣根,腌菜,腊肠,煮鸡蛋,不同种类的奶酪和面包。传统方式是将所有的食物摆放在一个木质托盘上。
▼维也纳土豆沙拉。奥地利餐桌上,土豆以主食或配菜出现的形式非常多见。家喻户晓的应该就是这道既简单又好吃的维也纳土豆沙拉了。
▼团子是德语国家餐桌上的重要部分。团子种类也很多,可以是里面包了馅料作为正餐来吃。用面包或者土豆做的素团子是主食。甜的团子里面包了水果馅,撒上绵白糖后就是非常有名的甜点。
Zwölf-Apostelkeller酒馆
距离黑山广场大约1.5公里,天气好步行即可。餐厅是个大地窖,感觉非常古朴。
Gigerl - der Stadtheurige酒馆
老维也纳风格的餐厅。典型酒馆的营业风格,下午3点才开门。食物可以单点或者选择玻璃柜台的“自助”模式。
Esterházykeller酒馆
17世纪土耳其军队包围维也纳时就有这个酒窖了,因为紧靠当时的城墙,所以守城将士都在这里休息。据说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海顿也经常来这里喝酒。
位于维也纳环形路附近的黑山广场5号有个大家都会忽略的地方,就是维也纳最小的葡萄田。面积大约在50平米左右。这里的葡萄以白葡萄为主,所有的葡萄将一起酿制成维也纳的特色酒 “维也纳混合葡萄酒”,数量大约为50瓶。这些酒会在每年圣诞节前举行的 “给黑暗带来光明”慈善活动上拍卖。
▼维也纳现任市长Michael Häupl在采葡萄。自1988年以来的10月初维也纳市长会亲自来这里采收葡萄。这个已经成为传统的活动叫“市长采收”。
▼牌子上写着“维也纳最小的葡萄田”和经营者的信息
在文中,穷游er 大耳酋长详细介绍了维也纳葡萄酒的种类、葡萄酒品牌,还有酒馆农家饭的详细介绍,点击阅读原文,领略一下维也纳葡萄酒之都的魅力吧!
点击阅读原文,精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