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2 18:31:33
张楚:出发去我要去的世界
“究竟什么是摇滚乐?”诸如此类的命题,张楚想了20年。
“摇滚乐是流行音乐的一种,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当年捧出“魔岩三杰”的张培仁如是说。这句话如今已成共识,但在张楚所成长与成名的时代,一个摇滚音乐人说出这句话是可怕和难以想像的。彼时,成熟操纵商业法则的滚石介入毫无商业意识的大陆摇滚乐,说揠苗助长也好,说文化播种、星火燎原也罢,1990年代,“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理想主义的10年”,倘若不经魔岩理想主义的产业之手栽种,将始终处于地下状态。1994年的红磡夜是文艺与产业相遇的电光火石,次年,滚石由于经济压力,将张培仁调回台湾,竟成不告之别。随后,大陆摇滚乐再度陷入混乱,进入“地下”时代。近20年过去了,完备的产业建立起来,曾经的“摇滚乐”定义早已过时,嘶吼的摇滚天王早已找不到自己的敌人。
2000年前,国内摇滚乐进入“地下音乐”阶段,张楚只知道自己本能地不喜欢“地下”,不喜欢对立,不喜欢拿意识形态说事儿,却不知如何去表达。他陷入失语,2000年离开北京,到西安隐居,2005年,又搬到青岛。2006年,他回到北京,与“树音乐”签约,8年后解约。随后,他签约“新翼”演艺公司,2013年12月,在上海举办第一场个人大型演唱会,不久前解约。新专辑中,只有两首歌是在与“树音乐”签约的8年中写出的。解约的官司打了两年,他赢了官司,,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他坑了公司,而张楚则坚持认为问题出在公司的“不靠谱”和“商业上的不成熟”,而他多年来的创作障碍,则出自思想上的矛盾。
“摇滚乐作为表达的一部分和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总是联系到叛逆的社会价值等等,它从开始就会被贴上很多诉求的标签,但很少会被社会承认它的音乐与技术美学。这些宏大价值随着时间和事实的变迁,最后一定会在一个成熟的社会时期得到经验。”张楚这样总结,对一个作品曾因被赋予宏大价值而辉煌的摇滚歌者来说,完全抛弃宏大价值并非易事。“我这张唱片可能会更忠实于我现在的一个感受,可能会尽量摆脱一些社会对摇滚乐一直所具有的一种价值的定义,它一定要批判啊,或者一定要表达一种社会变迁的失落啊,这种主流的人文价值观我尽量在回避。人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安定的社会里头,如果这个社会的精神层面都用于关注那些,我认为这个社会就有点失效,它应该还是去注重人自己精神的一个发展。作为一个当代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精神上有追求,他希望更主动。不像传统的时代,那么压抑,那么想要被关注。我们现代人可能更需要去唤醒自己主动去思考,或能理解自己价值需求的东西。”只关注自我精神价值的新专辑,算是这十几年来他“对社会的一个交代”。
20年文化浪潮汹涌起落,一个公众人物的发声、一个被寄予着反叛与对立的表达期待的歌者总是难免被时代的欲望裹挟,身处其中的他似乎很难在颠簸中想个明白,只能步步后退,直到退回自己创造力的本源,退回自己的内心。“浪潮把人带走,无求会把人带回来。文化变迁最正面的作用就是人们可以不像以前那样理解事物了。不舒服的人是没有找出这种变化,从新认出自己。”他说。而当初那个“丢了的东西”,却“再也捡不回来了”。沉默片刻,他又抬高音调:“这也不是什么沉重的话题。丢了就丢了,人一辈子要丢的东西多了!”
十几年来,张楚想要把自己的命运想明白。如今他想明白了:作为一个独特独立的个体,被捆绑在一个群体概念里,被一个时代左右,这就是他的命运;而这之后,他用了十几年时间学会独立生存与表达,这就是他的经历。
聊天的半途,张楚突然拿出Iphone放了一段吉他弹奏的“音乐动机”,是他一周前写好的,这是他三年来第一次重新用吉他而非键盘作曲。歌词是即兴哼唱出来的:“当风停止背叛,呼吸开始简单,所有的东西在我面前,都会看见。”音乐停止,他快乐地说:“我觉得生活特别愉快的地方就在这里。前面脏脏的,看不清楚的,现在……”“拨云见日?”“对,我现在的快乐就在那个部分。”
“依赖大海,信仰高山,我经过你的时候,你是否也刚好喜欢我这一种简单”(《到达》),“付出的一切归于自然,手心的欢乐来自天涯”(《海边》),“我穿过山水相连的清晨,我回到葵花开放门口的午后”(《向日葵》),“夕阳滑落,繁星饮水,微小的笑声在远处”(《天空角落》)……新专辑里的歌词有着拨云见日的晴朗明媚,显示着一个创作者与社会价值完全撇清后的清洁感,但叙事的冲动,故事和更深邃的思考却消失了。
最近几个月,他开始持续地给《博客天下》写专栏,在《内心的殖民地》中,他感叹,自己一直背负着使命和目的,一直认为自己应该给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一个更好的答案。而这“目的”变成了一种魔咒。“这让人活生生失去了该有的敏感与自我真实的本身,就是失去了故事和情感。”看到本质而非浪潮,“我才刚刚踏出第一步”。说着,他微笑起来。
接下来,张楚打算等唱片收尾后就去意大利和北欧旅行。“想去国外看看,住一段时间,看看在国外能做什么工作。我可以去上学,从新学一些东西,我活着是想给自己动力,而不是给自己压力”。
统筹 _冯晶
文 _drunkdoggy
图 _王嘉菲
场地提供 _几束花
本文节选自《城市画报》新刊353期
/微信购买,立即免快递费/
关注城市画报服务号chengshihuabao,点击下方菜单:订阅杂志-新刊抢购,即可微信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