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音乐全才”,被誉为“最具东方色彩和中国风格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涉及多个领域,有影视配乐、有民族管弦乐、有交响音乐、也有歌剧、舞剧,戏曲音乐……
他的音乐风格独树一帜,每一首歌曲,都能让人感受到浓浓民族气质和文化精神力量。从事音乐创作几十年来,他一直扎根生活、深入生活,他的足迹遍布西北各地,他的作品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他就是著名作曲家、中国音协第八届名誉主席、原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
2021-08-31 22:45:22
他是“音乐全才”,被誉为“最具东方色彩和中国风格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涉及多个领域,有影视配乐、有民族管弦乐、有交响音乐、也有歌剧、舞剧,戏曲音乐……
他的音乐风格独树一帜,每一首歌曲,都能让人感受到浓浓民族气质和文化精神力量。从事音乐创作几十年来,他一直扎根生活、深入生活,他的足迹遍布西北各地,他的作品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他就是著名作曲家、中国音协第八届名誉主席、原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三秦大地是赵季平的根。他出生于甘肃平凉,自小生活在陕西西安,父亲是国画大师、长安画派奠基人赵望石先生。“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这种长安画派的艺术品格也深深地影响着赵季平。
在西安上小学的时候,赵季平便开始对秦腔感兴趣,一放学叫跑到易俗社(集教育、戏曲、演出为一体的社团)看表演。在西安音乐学院上附中时,他有机会便到陕北等地学习秧歌、腰鼓等民间艺术。渐渐地,他对西北的民风民俗着了迷。
在西安音乐学院毕业以后,赵季平被分配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在研究院的工作便利,让他能够更深入地到各地采风,挖掘、搜集整理三秦大地上的地方戏曲。这些经验不仅是赵季平日后源源不竭的音乐创作源泉,还启发他要加紧“抢救”这些原生态的民间音乐。后来,这也成为了他在西安音乐学院教育教学时的重要课题。
大众熟悉“赵季平”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刘欢演唱的那首《好汉歌》。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从电影《黄土地》到 《红高梁》,中国大陆挂起了一阵“西北风”,随着这阵观影风潮,赵季平的影视配乐也获得了人们的关注。
视频:《好汉歌》(赵季平指挥)
赵季平的足迹遍布西北各地,对陕西、山西、甘肃、宁夏的山山水水尤为熟悉。在他眼里,那片黄土地“历史悠久,文化特别深沉”,而他创作的音乐也深受西北文化的影响。
多年来,赵季平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他还为电影《秋菊打官司》、《大话西游》、 《霸王别姬》、 《梅兰芳》、《孔子》;电视剧《水浒传》、《大宅门》、 《乔家大院》、新版《三国》、《大秦帝国》等一系列影视作品创作音乐。
其实,比起主题曲,赵季平制作得更多的是剧情配乐。在他眼里,配乐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这份工作没有镁光灯,也没有舞台。“不要凑热闹,要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面起飞”,这是他的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也是给许多年轻后辈的忠告。
赵季平的音乐作品远远不止这些,他不仅创作了《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和平颂》、交响音画《太阳鸟》、大提琴协奏曲《庄周梦》;民族管弦乐《庆典序曲》、《丝绸之路幻想曲》、二胡协奏曲《心香》、《古槐寻根》……
还创作了舞剧《大漠孤烟直》、《花儿》;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交响京剧《杨门女将》、室内乐《关山月》……这些作品都有极高的艺术性,在业内备受认可。
视频:《大秦帝国》主题曲
(与儿子赵麟合作)
赵季平曾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法国南特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优秀音乐奖,“飞天奖”突出贡献奖,四度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音乐奖,中国金唱片“艺术成就奖”等众多奖项,是我国目前电影音乐界获奖最多、奖次最高的音乐家。
如今,虽然已年过七旬,但赵季平仍然奔走在民族音乐的教育、传承路上。赵季平的儿子赵麟更是子承父业,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以后,便开始从事专业的影视音乐创作,曾为《三枪拍案惊奇》、《玉观音》等配乐,而历史剧《大秦帝国》,则是父子二人的联手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