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的平凡之路

2021-07-12 03:47:41

朴树脸上的棱角软了下来。多年不见,长发不再,取而代之是利落的平头。皱纹有了,不再绷着脸,总是咧嘴腼腆地笑。

 

面对这样的朴树,我有些错愕。但听说又出新歌,总是高兴的。

 

他说:“过了十年,才找回愿意做唱片的状态和外部条件。

 

听完多少有些失望。《平凡之路》的味道太像韩寒了,末尾还来一段RAP,烫得耳朵疼。整首歌一股浓浓鸡汤味,果然稳据排行榜。

 

再之后,是《在木星》《好好地》。木星曲不错,词写太大,大彻大悟不适合朴树。《好》是彻底的暖男之歌,“自然得像植物 / 天真得像动物 / 放在那 / 放在那”,也是魔性词曲——不算难听,却加重我的疑惑。

 

仿佛换了个人,一个暖得发烫的不惑男人取代了曾经那个忧悒孤僻的少年。像火车过隧道,在黑暗中轰隆隆良久,车厢再亮时对面已经换人。

 

我决定动身:去找曾经的朴树,那个忧悒孤僻的少年。

 

关于他的资料真是少得可怜。或者说,除去歌迷们的情怀文,对于朴树精确描述的很少。

 

他像一架在 2000 年左右密集出现的不明飞行物,来历不明,轨道不明,在所有人视线里闪耀了一阵,又在最被看好的时刻骤然消失。灯亮灯暗都太快,还来不及从视网膜传到中枢,讯号戛然而止。

 

唯一留下的、靠谱的证据,只有那两张专辑:《我去2000》《生如夏花》。




《我去》是朴树最纯粹的作品。词曲的创作简单得惊人:他先琢磨出一个旋律,觉得不错,再瞎编一个故事,把词填上。像《白桦林》《火车开往冬天》,都是这么写出来的。

 

而这“瞎编”的词美得惊人:

 

“这是一列 / 开往冬天的火车 / 车上没有诗句 / 只有远去的站牌 ”

 

“哦可别哭我的爱人 / 请快些寄给我一把镰刀 / 让我回来后 / 收割你的眼泪 ”

 

彼时朴树的嗓音,润而呢喃,像木刻一样顿挫着唱。摇滚时,那股不屑可以扬起漫天傲慢,把你从地上卷起又重重砸下去。民谣时,又脆弱得一碰即碎,眼泪绷在喉头,就是不决堤。

 

这个忧郁的少年,披头散发,目光剑一样犀利,看一眼,刺得你发疼。一开口,所有人又都受不了,泪流不止。

 

到了《生如夏花》,在张亚东的调教下,曲风渐趋柔软、动听(上一张的精神更摇滚反叛)。在向市场化摸索的同时,朴树展现了惊人的创作力:保证旋律的好听,以及高度契合的歌词。

 

有些人写了一辈子的歌,可能没一首抓耳。朴树却是歌不多,凡写必动听。这就是质的区别了。

 

在每个领域,都有所谓的天才存在。天才就是:当你还在起点绑鞋带,人家已经生在了终点。你可以多加努力,跑到天才出生前的地方,但他要么已经飞远,要么懒得活了。地才和天才永远没有缘分碰面。

 

朴树无疑属于天才型:写歌如有神助,体内藏着个宇宙,信息量以兆赫计,不需要世事历练,只靠一股纯粹写歌。像山泉自涌,清澈甘甜。

 

不属于音乐世家,从小就喜欢音乐。大学时魔怔一样弹琴唱歌,风雨无阻。毕业待家写了两年歌,觉得缺钱了,找到高晓松想卖几首口水歌。第一张专辑就卖了十万张,还不含盗版。出道至今,只有两张专辑,就足以传世。

 

当纯真遭遇世故,大多数时候我们总是败北。

 

消失的十年,朴树形容自己“病了”。追求纯粹的性格让他反感娱乐业的脏,又被裹挟着前进,边抗拒边享受着它的恩惠。直到老天收走他的所有才华和热情。

 

尽管不愿承认,还是听得出他变了。当朴树不再忧郁,那种人歌合一的灵气就消失了。在与生活达成和解的那一刻,老天不再眷顾这个少年。

 

不知是否出于巧合,在《妈妈,我》这首歌里,朴树就隐约表达了今后的态度:

 

“妈妈我恶心 / 在他们的世界 / 我活得不耐烦 / 可是又不想死 ”

 

在诸多早逝的天才身后,朴树选择了好好活下来,选择了平凡。对此他这么描述:

 

“我的眼睛渐渐失去神采,看起来越来越疲惫,头发越来越白,越来越少。”

 

“后来,不知不觉地,你开始接受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减法,并乐于见到自己变得越来越少。”






这真是一个令人惋惜又宽慰的结论。惋惜他灵气不再,又宽慰他变得健康。

 

老天收走了你的才华,却留下活得好好的你。对于朴树,心疼大过犀利。

 

写到这里,终究还是和他们一样,给不出精确的结论。当朴树不再拧巴,放下他的镰刀,举着向日葵朝你微笑时,我五味杂陈。

 

“自然得像植物 / 天真得像动物 / 放在那 / 放在那”

 

“向前走 / 就这么走 / 就算被给过什么

向前走 / 就这么走 / 就算你会错过什么”

 

我算是懂了。平凡就平凡吧,老天的事我们管不了,至少你还在,还能听你唱下去。这就够了。



评论是为了更好地找自己

 请关注 @張子易 (staymuse)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