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1 01:09:17
人民网成都9月26日电 “清晨的阳光,伴随着阵阵书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法治校园文明每天。”连日来,每一天放学时段、课间休息时间,宜宾市屏山县锦屏镇初级中学校的校园广播里,都循环播放着学校教师自创、学生演唱的普法歌曲《书香校园》。学生们欢快的歌声,回荡在校园和山间,让这座位于国家级贫困县内半山腰上的学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书香校园》这首歌曲的创作者是该校一名年轻的教师郑万灏,作词、作曲、录音都由他一个人完成。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音乐系的郑万灏在2016年毕业后便以特岗教师的身份来到这所乡村学校任教。
“每一天的早晚自习之时,听到校园里朗朗读书声,清脆嘹亮,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我想那就是一首描写校园的歌曲。”前段时间,早就想为学校和学生们做点事情的郑万灏,便在这时写下了歌词初稿。“刚好又赶上即将召开的十九大,。”郑万灏说,,学生在歌唱自己学习生活的同时,,有两全其美的效果。
在准备编曲时,如何把歌曲编的既符合学生青春阳光的气息,,是郑万灏思考的问题。经过多次尝试,他最后决定用流行摇滚风格。“这种风格速度偏快,比较能表现出青春的活力,学生也容易记住。”
从作词到作曲,他总共用了10几天的时间。
歌曲创作好了,录音和普及便成了关键。
学校总共有10个班,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郑万灏首先逐班教唱。等学生们会唱时,他便在每个班选举几名唱得比较好的学生,总共20多人组成了《书香校园》的合唱队,并着手录音。由于乡村学校条件有限, 郑万灏便从家里把自己的话筒、耳机等录音工具拿来用。
对于乡下的孩子来说,录音是个新鲜玩意。“孩子们最开始连戴耳机都害怕。”郑万灏说,学校把音乐室和广播室拿出来当录音棚,这些乡村孩子从来没有接触录音棚,起初很是好奇。由于他们从来没有戴着耳机唱过歌,那些平时不走调的学生,一戴上耳机就跑调。“我挨着一句句教,一句句录,孩子们才能流利唱出来。9年级2班的学生原原更是通过这次录制,在唱歌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
如今,歌曲已录制成功并在校园播放。合唱队的孩子们,个个都成了“摇滚歌手”,学校里,学生和老师都会唱这首歌。
“这首歌围绕学校的法制教育常态化,,在这种乡村学校很少见。”该校校长邓世培介绍,学校已经通过了市级法制示范校评估验收,目前,正在推动人才培养和模师计划,教师们都在积极投入工作中,创新创作。“这种形式对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乡村学校来说,很不容易,在鞭策教师成长、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的同时,也激发学生创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