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6 23:08:16
图片丨《海上钢琴师》
上映时间:1998年
类型:爱情、音乐
推荐指数:★★★★★
1900年, 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因为船上的烧炉工比尔发现并抚养长大,后来取名1900。然而好人不得好报,烧炉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只有几岁大的1900又再度成为了孤儿,从而发现了自己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从不敢离船上岸去,只因纽约无际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没有安全感。从此,1900展开了在海上弹奏钢琴的旅程,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来的旅客......
初次看到这部影片的名字时,以为就是单纯的一部文艺片,所以迟迟没有认真的去完整看过。直到最近无意间听到了影片中的歌曲,小编得知出处于这部影片中,所以决定好好认真的观看一遍。看完影片之后,我的唯一感觉就是孤独,真孤独。可是1900就是真的孤独吗?观影之后我都觉得他并不孤独,他有满满的用之不尽的音乐的灵感,有无数的才华和无数的流动的音符。他其实不孤独,他让我们感到孤独,没有天才的华丽没有天生的不俗没有特立独行的资本,没有充盈的内在没有在这个世界得到认可和满足,所以我们孤独。我们从1900身上看到了自我的卑微自我的缺乏,所以我们孤独。 作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被冠以各种各样的称号和身份。出生时父母给我们取了一生受用的名字,让我们上户口再等到十八岁去办理身份证;我们在学校是学生,工作了又要评职称,我们被别人介绍时说的不是某人的子女父母朋友同事,就是哪个企业的哪位同事领导,那么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呢?当这些抬头都被去除的时候,我们还是真正的自己吗?影片中1900是一个没有出生证明的孩子,他不属于谁也不属于哪个国家,也没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名字,如果他死了你在任何资料中都找不到他存在的痕迹,死后也不会有一座属于自己存放遗体的墓穴,可能也不会有人记得他的存在。但是他却实真真实实的存在过,真真实实地活过,你能说他是孤独的吗?那他用什么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呢?
有的观看者认为1900的一生是存在主义思想的体现,他藐视规则、藐视这个社会认可的规则。看似他害怕上岸的举动,其实是在拒绝、藐视。他看重自身的存在大于外界对自身的认可,从他轻易打败爵士乐的鼻祖并对他表示鄙夷的举动就可以看出,其实他是可以靠自己的才华赚取无数的名利,但是他根本上拒绝音乐与自身的分离。他可以用音乐去探究所有人的心灵,可以在音乐里去旅行,可以寻觅到自己的爱情,但是他没有常人那样去要去追,而是轻轻地将这些丢进了大海,将迈向陆地的脚收了回来。
我特别喜欢反反复复地听1900帮助好友克服晕船时弹奏的那段钢琴曲,我会想象着自己也正坐在那艘船上,随着海浪起伏摇摆。那段音乐是可以将人吞噬的,让你忘却一切烦恼让你自由自在,有时让你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有时也让你无比清晰的感受到存在的快感。你能能感受到旋转,感受到跳跃。这里只有美好,只有存在的美好,我以为这就是生活,有活生生的美好存在。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的大多数时候其实都是孤独的,不被这个世界所认可的孤独。就像1900是孤独的,所以他选择一辈子不上岸,和那座海上的浮城共生共死,而我们呢?我们没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让我们来安放自己的孤独,让我们来逃避自己不喜欢的一切......
影片最后的这个镜头我静静的看了很久,没有停歇的音乐声久久不能忘却。这个影片每次看完的感受都不太一样,每次对人物的理解也都不太一样,但是对于人物对于音乐的热爱,执着每次的感受都是一样的。《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经典的电影,电影的画面、台词、音乐与思想几乎结合到了完美无缺的地步。对于这样的电影或许做任何的解构分析都将破坏它原本诠释的意境,唯有自己亲自去体味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吧!
点击观看地址:
• end •
地址 Address:
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西里2号楼9号院底商
(国美家园小学对面) 星童汇儿童韵动成长空间 二楼
联系方式 Tel:
010-52873830
18612438726 马老师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鼓咚”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