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音乐作品中的土耳其元素知多少?

2021-09-23 04:42:34

跨欧亚的土耳其历史上曾经强盛一时,尤其是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在欧洲乃至全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勇猛的近卫军东征西战,军乐梅赫特也随之传遍了大半个欧洲,它不但推动了欧洲各国军乐团的建立和发展,而且它新奇的“异国情调”也为欧洲古典时期的音乐家提供了新的创作灵感。其实,在欧洲文化历史上,这股席卷欧洲的“土耳其风潮”发端于戏剧舞台,当时的欧洲音乐领域还未明显受到土耳其风的影响。许多大作曲家纷纷创作出一些对后世有影响的土耳其风格的音乐作品。但18世纪之前出现在欧洲舞台上的这种对于“异国情调”的追求还只是处于一种萌芽阶段,直到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创作和发挥才将这一潮流推向了顶峰。在海顿的《军队交响曲》、莫扎特的歌剧《后宫诱逃》和《A大调钢琴奏鸣曲》、贝多芬的管弦乐曲《雅典的废墟》和伟大的《第九交响曲》中,都能看到受到“土耳其风”影响而留下的印记。 



一、歌剧《后宫诱逃》中的土耳其因素 

作为古典主义杰出代表人物的莫扎特,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在众多创作领域中都留下了大量经典性作品。其中最能体现莫扎特音乐创作精神、最重要的领域当属歌剧,并且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中(1781—1791)达到了顶峰。《后宫诱逃》(Die Entfuhrung aus dem Serail)是一部在莫扎特歌剧创作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作品——不仅从这部歌剧开始标志着莫扎特歌剧创作中新的、质的转变,而且这也是一部具有典型“土耳其风格”的作品。由于《后宫诱逃》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土耳其世界的故事,因而莫扎特从音乐素材、舞台场景、人物角色等方面生动地向观众们展示出一个他想象的、充满东方异国情调的土耳其后宫。 


二、《土耳其进行曲》

       中的土耳其因素 

《A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K331)是莫扎特在另外一个重要的创作领域——钢琴奏鸣曲领域中一首具有典型土耳其军乐特征的作品。它与歌剧《后宫诱逃》几乎是同一时期创作的,可见这个时期“土耳其风”对莫扎特创作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与海顿的《军队交响曲》非常相似,莫扎特这首《A大调钢琴奏鸣曲》得以著名,也因为有了具有土耳其军乐风格的第三乐章。在这个作品中,莫扎特打破了18世纪下半叶的奏鸣曲末乐章一般是采用法国式轮舞曲体裁的传统模式,有意以钢琴模仿土耳其军乐的军鼓效果,创作了一首挺拔、积极、富有活力的进行曲。为此莫扎特还特意在乐谱上标明这是一个“alla turca”(土耳其风格)的乐章。直到今天这首短小精悍的“土耳其进行曲”仍是深受大家喜爱的一首作品。 

结 语 

莫扎特在歌剧《后宫诱逃》和《A大调钢琴奏鸣曲》中对于“土耳其因素”的运用不只是模仿“土耳其因素”的表面效果,而是在他的作品中蕴涵了一种更加具有尖锐对比和戏剧力量的宏大精神。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莫扎特作品中更多体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感受和对光明、欢乐始终不渝的追求和向往。这也正是莫扎特通过“土耳其军乐因素”所感悟到的一种强大力量之所在。 

而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欧洲音乐中的“土耳其风”是一个有趣而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具有时代的特殊性,同时也反映出独特的文化内涵。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土耳其文化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以吸收阿拉伯、波斯,特别是拜占庭帝国的文化成就为主。因此,在西方人眼中土耳其是一个极具东方特色的文化,甚至将其作为东方文化的模式,进而产生了追求异国情调的“土耳其风”现象;

从时间上看,以军乐为代表的“土耳其风”在欧洲的盛行不是在奥斯曼帝国国力和军事力量最强盛之时,而是在帝国大势已去、国力衰微之后。、经济状况的不同步性,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发展的独立性,也为我们认识、解读其他文化现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土耳其风”在18世纪的欧洲乐坛风靡一时的内在因素是由于欧洲音乐的发展需要注入具有“阳刚之气”和“英雄气质”的需要。

因此,欧洲人对符合他们审美需求的土耳其军乐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来接受的,更加促成了“土耳其风”现象在欧洲的流行。通过对“土耳其风”文化特征的讨论,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客观、公正地来看待这个曾经让欧洲人痴迷的文化现象。 

土耳其观止,一个可文艺可逗比的神奇公众号。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