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对话】“珍惜眼前 活在当下”——访著名笛子演奏家马迪

2023-05-25 17:04:50


《塞上风情》(新加坡笛子节视频)


中国笛子网【笛子.对话】著名笛子演奏家马迪(中国著名竹笛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排箫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会长。


时间:2017年1月6日

采访:CBF记者(以下称“CBF”,即Chinese Bamboo Flute)



《长安古意》曲目由著名笛子演奏家马迪2016年创作,曲子由五部分组成:1、 雁塔晨钟(引子),2、悠悠终南山, 3、踏歌,4、兵变.玉殒,5、盛唐烟云。


CBF:《长安古意》为什么选用大G调笛子演奏?

马迪:低音笛声音醇厚深沉,很符合表达古朴典雅的乐曲意境。


CBF:《长安古意》为什么采用“独白”的形式,而不用钢琴伴奏、民乐队伴奏或管弦乐队伴奏?

马迪:首场演出采取独白是无奈,原本设计是单乐章协奏曲,伴奏未来得及写出,为了配合这次竹笛艺术节演出,只好匆匆上阵。以后会有钢伴版、交响版的。这次演出也是尝试清吹,专家们反应都不错,甚至有人建议不要配乐队了。当然了,问题还是有的,我会不断汲取大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它。


CBF:《长安古意》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您创作《长安古意》的理念和方法是什么?

马迪:陕北民歌,关中戏剧音乐的素材我都运用过,很想尝试一下现代音乐元素的运用,但又不能走的太远,于是就决定以古都长安为创作背景,以盛唐事件来讲故事,结合较新的音乐语言来进行融会贯通。乐曲主题音乐及大部分旋律都是原创的,我力求通过较新的音乐语言来拓宽自己的创作风格。艺术贵在创新,战胜自己很难,突破传统更难,只有破旧才能立新。


CBF:大家对这个新曲的反馈感受如何?

马迪:与以往作品相比,此曲有点像散文与小说之别,外行往往喜欢很具体的表达和传统的东西,内行追求的是创新进步,更高层次的表达和意境。

     一个新作品问世,总归有人说好听,有人说不好听;有人听后有感觉,有人听后无感觉。其实作为作曲家,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去研究怎么写一个让观众喜欢的的作品,只须去努力表达自己内心存在的声音即可,无论有调性,无调性,现代,传统,创作因人而异。一个作品出世,它的命运已不属于作曲家,它会寻找接受和喜欢它的听众。况且,作曲家自己就是那个最忠实的听众。


CBF:您认为《长安古意》好学吗?学好它的方法和要领是什么?

马迪:近十分钟的清吹,单一的乐器音色极易使听众产生听觉疲劳,所以音乐演奏处理很重要。适时的运用轻重缓急、强弱快慢,虚实明暗的强烈对比,以及乐音与噪音的交替变化,是吹好乐曲的关键。如果你的气息运用有问题,演奏不但会很吃力,还会出力不讨好。

      气息的合理运用,细腻的音乐处理,将使你事半功倍。




CBF:您是如何走上笛子之路的?

马迪:我从小就喜欢笛子,但学艺中拜名师很少,主要靠自己钻研。可能拜师少的缘故,无论吹奏方法还是创作路子都显得与众不同,天马横空,独来独往。很多人遍访名师,最后却一事无成,追了别人,没了自己。我一直认为演奏家不是教出来的,绝对是自己悟出来的。当然,开始最好有名师的指点,但师傅引进门,修行靠自己,对此我深信不疑。


CBF:你认为吹好笛子的关键是什么?

马迪:气息的科学运用最重要。笛圈里,真正把气息搞明白的人很少很少,自以为是的人很多很多。有人吹了一辈子笛子,到最后也没搞明白气息是咋回事,不但误人还害己。气通百通,气不通,音色绝对不会好;气不通,音准绝对不会好;气不通,啥都不会好!所以,我认为气息的合理运用是最重要的基本功。


CBF:请谈谈您在创作《秦川抒怀》的故事。

马迪:《秦川抒怀》是我24岁时的习作,也是我的处女作。对于这首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不曾想它的出现受到广大笛友的追捧,并在笛界广为流传,在此,感谢它使我一曲成名。


   《秦川抒怀》


CBF:有人说,《看秧歌》的创作者应是另一位演奏家,您怎么认为?

马迪:笛子独奏曲《看秧歌》曲谱确实有两个版本,一个是闫宗佰根据山西同名民歌改编的版本(改编署名:闫宗佰 樊银海),另一个是我在他们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的改编版本(改编署名:马迪  闫宗佰)。两个曲子各有各的特色,无论曲谱和演奏风格都有很大差异,根本就不存在谁剽窃谁。所以,这个问题是一个伪命题。


《看秧歌》(琴园国乐团视频)




CBF:对“”西北笛王“的称呼,有不少人认为您当之无愧,您怎么看?

马迪:这个称谓太高了,受之有愧啊!我深深地感谢笛界同仁对我的厚爱与鼓励,希望自己不忘初心,继续脚踏这片土地,踏踏实实做普通的“草根演奏家”!


CBF:60岁生日,学生们给您一惊喜,共同筹划了一场热闹温馨的生日宴会,您当时的心情如何?您对学生们有着怎样的期盼?

马迪:当时真是情真意切泪满襟!看到学生们从五湖四海赶来筹备、参加我的生日宴会,既意外又惊喜,既感动又感恩,我想这是我做老师最大的幸福!在此,我期盼他们秉承师风,刻苦钻研,为中国竹笛事业的发展增光添彩!


CBF:2016年您的活动很多,北京、天津、广州、云南、晋江、上海等各地都去进行过笛艺活动,请问您近两年复出后状态越来越好,是什么推动着您呢?

马迪:以前总是瞻前顾后,现在则是珍惜眼前,活在当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生命的意义不在长度在宽度。




CBF:业余爱好者应该怎样科学学笛?

马迪:业余吹笛,贵在娱己。不必刻意追求高难技巧,那是专业人士的专利。应好好把气息调整到位,享受音乐带给自己的快乐,即便吹不出名堂,至少对身心有利。


CBF:您认为,一支好笛子的标准应该是怎样的?

马迪:音准!音准的笛子太少了,演奏家的笛子几乎都是自己重新调音的。所以,最好请“好的”演奏家帮你选笛调音。音准的笛子才是乐器,音不准的笛子就是玩具。

       



CBF:请谈谈您对当前笛界流派的认识。

马迪:流派的形成必须有以下的前提条件:1,拥有一批经典的、有特色的作品。2,拥有一群有实力、有影响的演奏家。浙派之后,新的流派已经形成,那就是长安笛派。


CBF:笛子传承,您觉得怎样才算是成功的传承?

马迪:继承发展,破旧立新。




CBF:请说说您和林谷珍先生友谊故事

马迪:林谷珍先生是我事业上的贵人,没有他的帮助,我可能至今还处于低谷。事业是我人生的全部,林谷珍给了我全部。我和他的故事太多了,以后慢慢讲……


CBF:请留下您对后辈学笛人的忠告。

马迪:笛子很简单,把简单吹成不简单,需要一辈子去钻研,一辈子探索。


CBF:请说说您现在的心情。

马迪:百感交集。


CBF:请用两句话总结您的2016。

马迪: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BF:未来您想做些什么?

马迪:边写边吹……


感谢马迪先生百忙中接受中国笛子网的【笛子.对话】专访。



将开通网络国乐独家代理平台—华夏国乐商城

中国笛子网公众号: dizi 欢迎添加关注并指导

常年投稿、合作、邀约邮箱:36954413@qq.com 微信号:diziwenwen

接受中国竹笛名家名曲音乐会系列DVD邮件预订

中国笛子网网址 www.BambooFlute.cn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宣传音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