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 00:22:15
中国印象 闽院风华——美院学子邮票设计作品欣赏(上)
岁月如梭,韶光易逝。
新的一年,新的期待。
闽江学院“中国印象”邮票设计作品展上篇。
快和美小艺一起来看看这些优秀作品吧~
>>>蔡秋玲《京剧王》<<<
作品简介:说起中国风的元素无非会让我想起家乡无比出名的京剧,京剧有“国剧”之美称,它走遍世界各地,也成为了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把它用于设计邮票上面是对中国印象最好的诠释,用颜色来表达性格,采取冷暖强烈的对比来突出它的特点。
>>>陈文发《老君岩邮票》<<<
作品简介:道教老君造像,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造像,该景点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主景区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老子的哲学思想在我国占有重要位置,影响十分深远。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很多学者慕名而来参观考察。现在老君岩已成为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旅游热点。
>>>陈小惠《玉玺》<<<
作品简介:历代皇帝统治是中国的一大特色,而玉玺,是皇帝行使权力的信物,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讲,玉玺比皇本人更重要,因为一旦失去了玉玺,皇帝就失去很都权力,无法下达命令。
>>>陈学臻《脸谱人生》<<<
作品简介: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而我正是受1980年1月25日发行了志号为T45的《京剧脸谱》特种邮票1套8枚的启发。邮票以黑色为主色调,以红色的脸谱构图,红色象征着忠勇正直。我希望像京剧脸谱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得到宣传和弘扬。
>>>陈志凡《邮票》<<<
作品简介:中间部分的图案采用的是青龙瓦当,青龙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神兽之一,寓意东方之神、吉祥之神,与白虎、朱雀、玄武合称四方四神。总体的图案类似于中国结的形状,并且将左右两部分做了颜色互相对调的调整,就像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
>>>程海钰《中国印象》<<<
作品简介:一、纪念乾隆玉玺的回归。二、展示中国古代匠人精神—青花瓷
>>>《漆画》<<<
作品简介:漆画是我们闽江学院美术学院的瑰宝,使我们需要传承下去的宝物。
>>>丁辉虹《金鸡报福》<<<
作品简介:在我国传统节日春节,中国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福字,邮票可以通往各国,剪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剪纸的图式手绘了一张金鸡报福的邮票,剪纸艺术又是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觉上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所以以剪纸的形式手绘了一张金鸡报福的邮票。
>>>黄胜利《印象-泉州-东西塔》<<<
作品简介:泉州东西塔是镇国塔、仁寿塔的合成,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位于泉州市区西街泉州开元寺内。在邮票中,通过泉州旧时景象渲染下的东西塔,正是体现了东西塔历史的悠久,同时也展现了泉州这座文化古城的风采。
>>>缪国庆《印象-自贡-千年盐都》<<<
作品简介:在长江上游的釜溪河畔,矗立着一座拥有13000多口盐井的千年盐都——自贡。正是因为它的开采历史已有近两千年,自贡市才能享有“千年盐都”的美誉。在邮票中的自贡老城景象,画面中那矗立的盐井,正是印证了自贡盐井千年的历史;街道上的自贡商人,更是形象生动的说明,他们,用他们创造的工业文明,推动了如今自贡市这座城市的诞生。
《青衣》
《老净》
《老末》
《小丑》
《设计小生》
>>>兰燕燕《印象中国——中国戏曲》<<<
作品简介:该设计是一个有关中国国粹——戏曲中:生、旦、净、末、丑的邮票套票设计。
>>>李书海《云中狮》<<<
作品简介:该作品以中国传统石狮元素为基础,搭配传统绘画中的祥云图案,以简洁明了的颜色搭配达到邮票设计朴实无华的效果,使中国风元素在邮票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李扬扬《中国印象·墨情》<<<
作品简介:水墨丹青乃中国文化经典,回忆起中国风大概就是飘满墨香的吧,所以本次中国印象邮票设计我用PS手绘一幅水墨画设计了这款邮票。水墨画松清睡眼,云霞仙氅挂吟身。
>>>廖桂梅《中国式邮票》<<<
作品简介:本作品一共两张,邮票1是以玉玺为元素制作的,邮票2是以中国茶具为元素制作的,这两样东西都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物品之一,象征着中国的文化底蕴。
>>>林婕《邮票》<<<
作品简介:中国印象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瓷器,每一个瓷器就是一个艺术品,不需要多加赘述,每一个瓷器就像一幅画。
>>>罗金海《青铜纹饰邮票》<<<
作品简介:中国的青铜器艺术,经历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千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商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商周青铜器纹饰与王权、神权的结合尤为突出,其神秘、独特、璀璨的艺术特征延续了十多个世纪并营造了中国早期文明的极浓厚的神秘氛围。从而使它不仅直接作用并支配了那一时代,而且也对后来的中国文化及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铜器上的纹饰题材丰富,是古人的意识产物。这次我选取了其中的蛇纹,窃曲纹,鱼纹等元素,进行表达。每个纹样都有它的含义,根据它们传递的精神制作了图形,然后发展成系列邮票。
>>>莫凯月《中华器物文明传承邮集》<<<
作品简介:本次设计主要以设计收藏器物为主,体现中国风元素。本次设计我选取瓷器,玉器,青铜器为载体进行邮票的设计了5张作品。
作品一:《饕餮紋青銅鼎》
鼎在商周時被稱作禮器之首,鼎的種類多樣,用途也不同,形體較大、專用於宴餐的稱為盂鼎、盛牲以祭祀的鼎稱為升鼎,而日常生活中一般的實用鼎稱為餁鼎。鼎多為體圓、腹大、三足、兩耳的容器,足有柱足、扁足,也有四足的方鼎。商和周初的鼎,質多厚重,雙耳多直立於口緣,無蓋,體腹較高,西周以後和春秋的鼎質漸薄,不見扁足與四足,足多塑成牛蹄形,兩耳多附於口外。戰國時期的鼎質更薄,多歛口,帶蓋,附耳,腹部呈西瓜狀,蓋上常飾以三犧、三環或圓型抓握,使用時可為蓋亦可為盤。本件青銅鼎,其形式、尺寸、紋飾屬於西周早期盛牲以祭祀的升鼎。牛角饕餮紋或牛首紋流行於商晚期至西周早期。表面土與銅鏽結合的硬塊,不易剝落,綠繡在紅鏽之上,鏽的層位穩定,鏽層較厚又複雜,顯示該鼎銅鏽是在土坑環境中長期埋藏而自然生成的。
作品二:《唐三彩马》
唐三彩陶器中,马是最常见的题材。三彩马一般作为随葬品,在唐代非常盛行,曾出现高度在1米以上的三彩马。唐朝末年,由于国力日衰,三彩陶器生产开始逐步萎缩,包括三彩马在内的器物质量大不如前。宋辽时期各地仍有三彩作坊存在,但工艺和装饰已与唐代三彩器有了明显的不同。
作品三:《玉器一》《玉器二》《玉器三》
玉器,是指用玉石雕刻成的器物。通常被称为玉的矿物主要为硬玉(也称翡翠,主要成分为NaAlSi2O6)和软玉(透闪石、阳起石一类,因化学成分的不同而呈现各种颜色,种类较多,但主要成份均为Ca2(Mg, Fe)5Si8O22(OH)2)。广义上的玉也包括蛇纹石、青金石、玛瑙、珊瑚、大理石及其他意义上的宝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玉器的规格款式不断翻新,单珠串就有平串、宝塔串、花色串、异形串、随形串等等。这些珠宝玉饰通过精心的配带,会给人们的生活、衣饰起到珠联璧合的效果。
>>>倪国清《翠如人生,琢以大成》<<<
作品简介:以碧绿翠玉为主题展现,用荷花元素为衬托,将出淤泥而不然的君子气节运用到表现清凉纯洁无暇的翠玉之上,宛如天成,相得益彰,展现的独具文人高雅的中国印象。
>>>潘翠萍《太极脸谱与剪纸》<<<
作品简介:本作品用中国元素“太极”形式作为背景,再加上中国元素“脸谱”用传统颜色和元素“剪纸”颜色形式组成,充满中国文化和精神。脸谱用蝶为形,意蕴着中国文化和精神不断地蜕变和升华!
>>><<<
作品名称:月琴,起源于中国汉代。于19世纪三十年代达到最盛时期。直至今日,月琴也用于我们的弹奏乐器中。见证了我国从古至今的琴韵文化。
《油纸伞》
《角梳》
《脱胎漆器》
>>>沈永辉《福州三宝》<<<
作品简介:福州三宝是指福建福州地区汉族民间制作脱胎漆器、油纸伞、角梳的传统工艺技术,又称特艺。福州三宝工艺品蕴含了福州文化、地方特色和工艺水平。油纸伞,选料考究,做工精细,品种繁多,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装饰观赏效果。 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艺术珍品。角梳,造型美观,结实耐用,温润而不挂发,去垢而不沾,解痒而不痛,深受海内外宾客的喜爱。福州三宝的继承与发展对于这一个问题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去用心去想,因为保护好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维持它们的可持续发展这并不只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广大人民也应该要具有的责任,只有每一个人都爱护和重视自己国家的文化,传承国家的传统手艺这个目标才能达到。要知道不是每一样东西都能够被取代的,尤其是传统文化手艺这种极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这些文化和手艺那很可能以后我们就没有办法再看到它们,虽然它现在还是存在但如果我们再不加强对它们的宣传和保留我想再过不久可能它就失传了。因此我设计出精美的福州三宝系列邮票,就希望大家能够继承与发展福州三宝,让我们的民间艺术得到延续。
新的一年,新的辉煌。
春华秋实,春风化雨。
追梦以赴,踌躇满志。
我们的奋斗未有穷期。
图文排版:新媒体中心技术部兰彩凤
指导老师:蔡炎辉/王泽轩/汪莹/王鹏飞
文字编辑:新媒体新闻部潘伯丽
图片来源:美术学院团委
投稿邮箱:704986265@qq.com
扫码关注闽院美小艺~
更多有料趣事等你与美小艺分享~
欢迎投稿,期待你笔下趣事~